A.c代表氧气 B.t2时刻,O2开始产生
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 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根据高锰酸钾加热生成二氧化锰可以做催化剂,同时生成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气判断图中a:氯酸钾,b:高锰酸钾,c:氯化钾;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产生氧气;起催化作用物质是高锰酸钾,随着加热反应进行其质量先减小,直至完全反应后保持不变。故选C。
10. (2019·南充市)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的是( )
A.向盐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B.将形状相同质量相等的铁和锌分别加入到足量的质量和浓度都相等的稀硫酸中 C.加热KClO3(加入少量MnO2)固体混合物制取O2 D.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答案】D
【解析】向盐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生成少量氯化银沉淀,溶液的pH值几乎不变;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且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铁,将形状相同质量相等的铁和锌分别加入到足量的质量和浓度都相等的稀硫酸中,锌产生的氢气比铁少,反应比铁快,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的比铁快;加热KClO3(加入少量MnO2)固体混合物中制取氧气,反应前后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逐渐减小,直到反应完全后保持不变;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饱和石灰水析出氢氧化钙,即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溶液中溶质质量不断减小,直至完全反应后保持不变。故选D。
12. (2019·重庆市)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应烧杯内的某些物理量变化趋势的是( )
A. ①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先发生HCl和NaOH溶液的中和反应,后CuCl2和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①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反应前后氯元素的质量不变,②正确;根据HCl+NaOH=NaCl+H2O,CuCl2+2NaOH= Cu(OH)2↓+2 NaCl判断反应后溶质质量不断增加,③正确;随着NaOH溶液滴加和反应发生判断反应后溶剂不断增加,④错误。故选D。
2.(2019 枣庄 17 题)向盛有 50mL 稀硫酸的烧杯中, 缓慢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随着氢氧化钡溶液的滴加,某些量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
D【解析】刚开始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当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时,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
故溶质质量逐渐减小,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质量为 0,当氢氧化钡溶液过量后,溶液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钡,溶质质量增加,A 错误;刚开始时溶液为稀硫酸,pH<7,随着氢氧化钡溶液的不断滴加,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故 pH 变大,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pH=7,继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溶液显碱性,pH>7,但不可能无限增大,B 错误;刚开始时烧杯中物质为稀硫酸,随着氢氧化钡溶液的加入,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逐渐增加,C 错误;未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时,烧杯中没有沉淀,随着氢氧化钡溶液的滴加,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有沉淀生成,且随着氢氧化钡溶液的不断滴加,沉淀量不断增加,直至稀硫酸完全反应,沉淀质量不再改变,D 正确。
15.(2019·自贡市)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到盛有氧化铜的容器中
B.m点表示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m点和n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不相等
D.m点和n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30.(2019·乐山市)将10g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微热到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ag铁粉,使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低温下烘干,得到干燥固体质量仍然为ag,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2.25% B. 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
C. 加入铁粉后有红色固体产生,还有少量气泡产生 D. a的取值范围:a≥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