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5 11:48: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专业:新闻与传播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一、考查目标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代码440)》(以下简称《专业基础》)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客观地测评考生在新闻与传播学的基本知识素养,以有利于选拔出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传媒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治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主要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 (四)考查内容分数分布:新闻学理论30分,传播学理论30分,中外新闻史55分,网络传播概论35分 三、考查范围 第一部分 新闻学理论 绪论 1.新闻学 2 新闻学和新闻工作 3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 4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 第一章 新闻活动 1 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2 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3 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 4 新闻活动的渠道 第二章 新闻 1 新闻的基本特点 2 两种新闻定义 3 新闻本源 4 新闻要素 5新闻类别 1

第三章 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规定 1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和要求 2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3 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 4维护新闻真实性永远在路上 第四章 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1 新闻与信息 1 新闻与宣传 3新闻与舆论 第五章 新闻事业的产生 1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 2 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 3 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的产生 4近代汉字报纸产生的特殊性 第六章 互联网与新媒体 1 互联网与新媒体 2互联网——一场新的传播革命 3 新老媒体互动构建舆论新格局 4 争夺传播主导权——新传播革命的新课题 第七章 互联网造就传媒业新业态 1 新媒体持续冲击大众传媒 2 新闻生产:从专业化到社会化 3新闻接收:从受众到用户 4 新闻机构:从单一媒体到融合媒体 5新闻体制:从单一国企体制到混合体制 第八章 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新闻体制 2 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 3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 4 受众的多元需要促使媒体多样化 5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体裁的多样化 6 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而产生、发展 第九章 新闻媒介的性质 1 新闻媒介的共性、特性、个性 2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 2

3新闻媒体产品的商品性 4 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第十章 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 1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 2 新闻媒介的正效应与负效应 3 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 4 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 5 我国新闻媒体的作用和任务 第十一章 党性原则是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制度 1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精髓 2 党性原则是中国新闻事业的一项基本制度 3 坚持党性原则的极端重要性 第十二章 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 1舆论监督与舆情引导相辅相成 2 舆论引导 3 舆论监督 4 舆论新格局 第十三章 大众传媒与社会 1 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 2 大众传媒与政治 3 大众传媒与经济 4 大众传媒与文化 5 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 第十四章 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 1 新闻自由的涵义 2 新闻自由是伟大的口号 3 新闻自由属于人民 4 新闻法规 第十五章 新闻媒介的运行体系与管理模式 1 世界新闻媒介的三大运行体系 2 国家对媒介的管理 3新闻媒介的内部管理和运行 4 中央厨房的新闻生产模式 第十六章 传媒业经营 1 传媒业经营的基本原则 3

2 传媒业经营的基本目标 3 传媒业经营的基本路径 4 互联网宣告精准营销的来临 第十七章 新闻媒介的受众 1 受众是谁 2 受众是新闻媒介的参与者 3 受众的特点 4 受众的细分 5 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 6 受众的权利 7 受众和媒体认知 8受众地位的新变化 第十八章 新闻生产和新闻选择 1 决定新闻生产的因素 2 新闻生产的场域 3 新闻选择和新闻选择的标准 4 新闻选择的具体运用 第十九章 新闻工作者修养 1 新闻专业理念 2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3中国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第二十章 中国的新闻改革 1 40年四次跨越 2新闻改革的基本特点 3 学科建设:从“小新闻”走向“大传播” 4中国新闻传媒业的新生态、新业态 第二部分 传播学理论 (一)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1 、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2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二)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1、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2、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3、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4

(三)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1、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2、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3、 象征性社会互动 (四)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1、传播的基本过程 2、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五)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1、人内传播 2、人际传播 (六)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1、群体传播 2、组织传播 (七)大众传播 1、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 2、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3、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八)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1、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2、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九)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1、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 2、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 (十)大众传播的受众 1、“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2、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3、 “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十一) 传播效果研究 1、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 2、传播产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3、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 (十二)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1、 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2、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 3、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 5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z9p533ind3x5if1klmb9gaib47veh009l0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