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2011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我们的节日 3.欢欢喜喜庆国庆》教学设计 - 15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7:21: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欢欢喜喜庆国庆》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理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准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奠定基础。《欢欢喜喜庆国庆》一课,将使学生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祖国各地庆祝国庆的信息,感受“开国大典”的隆重、热闹,以激发学生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表达对祖国生日的最美好的祝福。持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水平和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理解和理解。

二、教材分析:

生理解自己生活中节日的历史与文化意义,以文化之光点亮他们的生活世界,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爱国情感,为学生树立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教材由四部分组成:“新中国的生日”“理解国旗国歌国徽”“庆祝我们共同的节日”“调查身边的劳动者”。本课是第一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国庆节是新中国的诞生日,懂得国庆节的由来及含义,了解与新中国诞生相关的革命人物故事。

2.知道国旗、国徽、国歌是国家的象征,懂得尊重国旗、国徽、国歌的基本礼仪,并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和细节处着眼,逐渐做到心中有国家。培养爱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国家意识,懂得国庆节的由来及含义,崇敬革命英雄,并对其深怀敬意;能识别自己国家的象征,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并在实际行动中做到会唱国歌,自觉遵守升国旗时的基本礼仪。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水平,能从日常生活中积累学习资源,主动探索,能用自己的方式,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五、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国庆节的由来,培养他们对革命先烈的尊敬与感激,理解国家象征的神圣性。

2.珍惜今天和平而幸福的生活,热爱和忠诚于自己的国家。

六、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学习一、二部分。第一部分“新中国的生日”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国庆节的由来,明白新中国来之不易,感恩与崇敬先烈,珍惜和热爱当下的生活。第二部分“理解国旗国歌国徽”旨在引导学生懂得国旗、国徽、国歌是国家的象征,并从国家层面理解这些标志的神圣性和崇高性。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邀请学生跟着一起唱。说说歌曲中人们在祝福什么? 生:中国的生日。

2.祖国妈妈的生日,你知道是哪一天?

3.10月1日也叫国庆节。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欢欢喜喜庆国庆(板书)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个环节用学生喜欢的歌曲导入本节课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用心观看之后,老师提问:这是一首歌唱什么的歌曲,歌曲中人们在祝福什么?激发了学生热爱国旗的情感,为活动的展开奠定了良好的情绪基础和情感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交流体验,感悟明理 活动一、新中国的生日我知道 1. 国庆节是怎么来的?

2. 今年的10月1日是第几个国庆节?

小结:新中国的成立经历了千难万险,无数中华儿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走进故事屋,说一说你知道的革命故事。让我们在同学们的故事中,穿越时空,走近英雄,感受英雄。

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革命小故事,同桌交流一下。要求是: [1]. 讲:把你搜集到的革命小故事简要的告诉同桌 [2]. 听:认真倾听不插嘴 [3]. 问:没有听明白的能够问一问

同桌交流后,请学生代表上台讲革命小故事。课件配合出示图片或视频。 预设1:王二小,播放视频歌曲《王二小》 ,谈感受。 预设2:邱少云,出示图片,意志顽强,一动不动,直至牺牲。 预设3:刘胡兰,出示图片,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预设4: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播放电影片段,感受英雄永垂不朽。 ……

【设计意图】:小组交流,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发言,积极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丰富了思想,在交流中了解更多英雄的故事。 师小结:在开创新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民族英雄,有李大钊、杨靖宇、董存瑞、刘胡兰、王二小等等,了解了这么多英雄的故事,你们有没有想过王二小为什么不上学,那时候的小朋友能不能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大人们能不能认认真真上班?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他们每天忙什么?如果没有这些革命先烈的付出,我们现在可能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预设1:吃不好,穿不好,生活特别艰苦。

预设2:怕遇见鬼子,怕鬼子来扫荡,怕被鬼子抓住、杀死。 预设3:每天躲躲藏藏,也不能上学了。

3. 你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怎么样?我们为什么能过上今天这样幸福的生活?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学生通过了解革命英雄的故事,通过新旧中国人们生活的对比,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内心震撼,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4.小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的牺牲和奉献才使一个新中国诞生,我们要学习英雄,铭记英雄,感恩他们的付出。人们是如何表达崇敬和怀念之情的? (献花、致辞、敬礼、入队、入党、发誓等等)

5.为了纪念烈士,鼓舞生者,各地建立烈士陵园,纪念馆,并把每年9月30日定为中国烈士纪念日。

6.我们的习主席多次为烈士敬献花篮,也多次在会议上表达自己对英雄的崇敬之情,用自己的言行为全国人民作出表率,看会议视频,感受习主席的英雄情怀。 【设计意图】:“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是否能激励、唤醒、鼓舞学生。”这个环节教师充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引进课外学习资源,充实和完善课堂学习内容,使品德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同时教师顺着学情,因势利导,适时点拨,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想象飞起来,语言活起来,并能够从情感深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活动二:国家象征我能认

新中国来之不易,英雄的事迹和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动力,我们爱祖国还要牢记祖国的象征,看到它们心中就涌起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一)我会认国旗

1.教师出示一面国旗。提问:这是什么?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国旗的样子吗?看谁介绍得最全面、最具体?(课件随机放大国旗各部分)

2.互动:你知道我们的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吗?国旗上为什么有一颗大的五角

星,还有四颗小五角星呢?你认为它们代表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即时补充讲解。

(二)我会唱国歌

1. 你了解国歌吗? 谁来说说

2.小结,国歌也是国家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尊严。我们要尊重国歌。 (三)我会认国徽

1.国徽的图案,各组成部分的代表意义。 贴板书: 国旗、国徽、国歌

提问:我们在哪里见过国旗、国徽,什么时候我们要唱国歌呢?

预设1:学校操场见到国旗 预设2:升国旗时要唱国歌。 预设3:警察叔叔的服装上有国徽 预设4:天安门城楼上悬挂国徽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图片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图片。

【设计意图】:如奥运会上升起的国旗,通过进一步提问你当时的心情,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小结:国旗、国歌、国徽,它们是国家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尊严。我们要尊敬和爱护国旗、国歌、国徽,是热爱祖国的表现。贴板书:尊敬、爱护、热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们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国歌是义勇军实行曲;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四)升旗仪式怎么做?学生畅所欲言。 活动三:尊重国家象征我会做

1.请同学们看课件上的4幅小插图,碰到这些情况,我们该怎么做呢?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

① 下雨前,要把国旗收起来 ②看到升国旗,要原地立正 ③活动结束了,要把小国旗收好

④不能用人民币折工艺品,因为人民币上有国徽

【设计意图】:本环节由学生的生活入手,使教学服务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将课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精神的成长联系起来,实现了从课堂到生活到心灵的深化。并增强了学生合作水平,探究水平,共同解决问题水平的培养。

3.希沃课堂活动,知识配对、判断对错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希沃白板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很好的检验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有针对性的强化指导。 三、深入感悟、总结升华

1.听歌曲《我爱你中国》全体齐唱,挥动小国旗。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结合板书来讲) 3.今后,你打算怎么做?

总结:70年峥嵘岁月,70年拼搏努力,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与日俱增,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要秉承先烈遗志,勤奋好学,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做爱国文明守纪的好少年!

【设计意图】:道德存有于生活,它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最后让学生高唱《我爱你中国》,使学生心情激动、热血沸腾,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神圣和庄严。为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逐渐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板书设计:

欢欢喜喜庆国庆

国旗 国徽 国歌 尊敬 爱护 热爱

人教2011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我们的节日 3.欢欢喜喜庆国庆》教学设计 - 15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zb9h9vr5i0n19a8hrgx9da6a52gje00h3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