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出( 出借包装物取得的租金和逾期未退包装物没收的押金。3):填报纳税人出租、第11行“包装物出租收入”( 4()第12行“其他”: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上述未列举的其他业务收入。 行:填报纳税人会计上不作为销售核算、但按照税收规定视同销售确认的应税收入。第5.13填报纳税人发生非货币性交易行为,会计核算未确认或未全部确认损)第14:行“非货币性交易视同销售收入”(1 益,按照税收规定应视同销售确认应税收入。直接填报非货币性交易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已确认的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已确认的非货币性交易损益的, 非货币交易收益的差额。填报纳税人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152)第行“货物、财产、劳务视同销售收入”
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按照税收规定应视同销售确认应税收入。填报除上述项目外,按照税收规定其他视同销售确认应税收入。:)第(316行“其他视同销售收入” 行。:行“营业外收入”填报纳税人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的金额。本行数据填入主表第11176.第
1()第18行“固定资产盘盈”:填报纳税人在资产清查中发生的固定资产盘盈。 :192()第行“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填报纳税人因处置固定资产而取得的净收益。填报纳税人发生的非货币性交易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认为损益的金额。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收益”)第20:3(填报其换出资产公发生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无形资产的非货币性交易,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纳税人,填报与收到补价相对应的收益额。
:214()第行“出售无形资产收益”填报纳税人处置无形资产而取得净收益的金额。 填报纳税人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取得的罚款收入。:225()第行“罚款净收入” 填报纳税人发生的债务重组行为确认的债务重组利得。:236()第行“债务重组收益”填报纳税人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的金额,包括补贴收入。行“政府补助收入”:247()第 填报纳税人接受的来自其他企业、组织或者个人无偿给予的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258()第行“捐赠收入” 捐赠,确认的收入。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上述项目未列举的其他营业外收入。26)第(9:行“其他”
四、表内、表间关系 (一)表内关系 11.第行。13+2行=本表第 +行=本表第2第2.3行。8 3.7+65+4行=本表第3第+行。 11+10+9行=本表第第4.8行。+12 13第5.+1514行
=本表第+行。16 6.18行=本表第17第26至行合计。 6 :填报纳税人会计上不作为销售核算、但按照税收规定视同销售确认的应税成本。第12行“视同销售成本”4. 17
1.固定资产盘亏 4列。本行数据填入附表三第21行第 :填报纳税人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至24行
“营业外支出”5.第16 12行。本行数据填入主表第 2.18 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填报纳税人在资产清查中发生的固定资产盘亏。)第17行“固定资产盘亏”(1 :填报纳税人因处置固定资产发生的净损失。)第18行“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2 3.19 出售无形资产损失 :填报纳税人因处置无形资产而发生的净损失。)第19行“出售无形资产损失”(3 :填报纳税人发生的债务重组行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认的债务重组损失。)第20行“债务重组损失”(4 20 4.债务重组损失 填报纳税人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发生的罚款支出。:)第21行“罚款支出”(5 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在营业外支出中核算的各项非正常的财产损失。22行“非常损失”:(6)第 填报纳税人实际发生的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捐赠支出。23行“捐赠支出”:(8)第 5.
罚款支出 21 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上述项目未列举的其他营业外支出。24行“其他”:(9)
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数额。费用、: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的销售(营业)6.第25至28行“期间费用” 6.非常损失 22
填报纳税人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本行根据“销售费用”科目的数:)第26行“销售(营业)费用”(1 行。额计算填报。本行数据填入主表第4填报纳税人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发生的管理费用。本行根据“管理费用”科目的数额计算填报。本行数:)第27行“管理费用”(2 行。据填入主表第5填报纳税人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发生的筹资费用。本行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数额计算填报。本行数:)第28行“财务费用”(3 行。据填入主表第6 四、表内、表间关系 (一)表内关系 行。+121行=本表第2+71.第 行合计行至62行=本表第32.第 行合计。行至11第7行=本表第83. 行。+15行=本表第13+144.第12 行合计。至24第16行=本表第175. 28行。26+27+第6.25行=本表第 (二)表间关系 2行。2+7行=主表第1.第: 经办人(签
章) : 法定代表人(签章) 4列。12行=附表三第21行第2.第 12行。3.第16行=
主表第
)《成本费用明细表》填报说明1附表二( 4行。第26行=主表第4. 5行。
第27行=主表第5. 一、适用范围 6行。第28行=主表第6.以及分行业会计制度的一般工商企业的居民纳税人填报。企业会计准则,本表适用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一(2
二、填报依据和内容
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
税收政策,以及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分金额单位:
(填报时间:元列至角分) 年 月 日 以及根据税收规定确认的“视同销售成本”“其他业务成
本”和“营业外支出”“主营业务成本” 、,。行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填报
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项目 金额行次 填报纳税人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认的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和按税收规定视同销售确认第1.1:行“销售(营业)成本合计” 35+19+25+1 )一、营业收入(2 的成本。 :
行“主营业务成本”第2.2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的主营业务成本。 10
+182 ) (一)银行业务收入(3+农业生产以及其他商品销售企业发生的主营业务成本。(行“销售货物成本”
3第商品流通、:填报从事工业制造、)1 3 )++56+7+8+9 银行业利息收入(1.4
)存放同业 (4 1填报从事提供旅游饮食服务、交通运输、邮政通信、对外经济合作等劳务、开展其他服务的纳税
人发生(行“提供劳务成本”4)第2: 的主营业务成本。 )存放中央银行(2 5 填报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如商
标权、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版权、专营权等)发生的使用3(行“让渡资产使用权成本”5:)第 )拆出资金6
(3 费成本以及以租赁业务为基本业务的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在主营业务收入中核算发生的租金
成本。填报纳税人建造房屋、道路、桥梁、水坝等建筑物,以及船舶、飞机、大型机械设备等发生的主营业务6)第4(行“建造合同成本”: )发放贷款及垫款7 (4
成本。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8 (5 :行“其他业务成本”7第3.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纳税人按照
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的其他业务成本。 )其他9 (6 填报纳税人销售材料、下脚料、废料、废旧物资等发生的支出。:行“材料销售成本”8)第1( 填报纳税人从事代购代销、受托代销商品发生的支出。:行“代购代销费用”9)第2( 10 112.银行业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1716+1514+1312+++
3(行“包装物出租成本”10)第填报纳税人出租、出借包装物发生的租金支出和逾期未退包装物发生的支出。: 11
1( )结算与清算手续费 (行“其他”11)第4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上述项目未列举的其他
业务成本。: 7
12 13 (2)代理业务手续费3)信用承诺手续费及佣金 ( 14 15 (4)银行卡手续费(5)顾问和咨询费 16 6)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 ( 17 18 )其他(7 3.其他业务收入 19 20 20+24)(二)保险业务收入() 1.已赚保费(21-22-23 保费收入 减:分出保费 21 22 23 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24 25 2.其他业务收入 (三)证券业务收入(26+33+34) 26 27 ) 32281.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7++29+30+31+(1 )证券承销业务收入 28 29 (2)证券经纪业务收入3)受托客户资产管理业务收入 ( 30 31 4()代理兑付证券业务收入(5 )代理保管证券业务收入 32 (6)其他 33 34 2.利息净收入 3.其他业务收入 (四)其他金融业务收入(35 36+37 ) 业务收入 36 1. 37 38 其他业务收入2. 414039二、视同销售收入(++) 39 40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 2.货物、财产、劳务视同销售收入 41 42 3.其他视同销售收入47)+48 +++44+三、营业外收入(434546 43 1. 固定资产盘盈 44 45 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2. 3.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收益 46 47 出售无形资产收益4. 罚款净收入5. 48 其他6. 本表适用于执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的金融行业的居民纳税人,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 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担保公司、财务公司、典当公司等金融企业。 二、填报依据和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税收政策,以及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填报“营业收入” 以及根据税收规定确认的“视同销售收入”。“营业外收入”, 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填报纳税人提供金融商品服务所取得的收入。1.第1行“营业收入” :填报纳税人从事银行业务取得的收入。2.第2行“银行业务收入”填报纳税人存贷款业务等取得的各项利息收入,包括存放同业、存放中央银行、发放贷款及垫款、买入返售行“银行利息收入”:3.第3 金融资产等利息收入。 :填报纳税人存放于境内、境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款项取得的利息收入。4.第4行“存放同业”
:填报纳税人存放于中国人民银行的各种款项利息收入。第5行“存放中央银行”5. :填报纳税人拆借给境内、境外其他金融机构款项的利息收入。第6行“拆出资金”6.填报纳税人按照返售协议约定先买入再按固定价格返售的票据、证券、贷款等金融资产所融出资金的利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7.第8 息收入。 行以外的其他利息收入,包括债券投资利息等收入。4行至第8填报纳税人除本表第8.第9行“其他”:填报纳税人在提供相关金融业务服务时向客户收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