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化学真题分项解析 专题05《金属及其化合物》-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5 14:48: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

专题05 金属及其化合物

1.【2015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实 验 项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A. 后滴加KSCN溶液 将铜粉加1.0 mol·LB. 液中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C. 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将0.1mol·LMgSO4溶液滴入NaOH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D.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变为浅蓝色沉淀 0.1mol·LCuSO4溶液 【答案】D

【解析】 A、稀硝酸与过量的Fe分反应,则生成硝酸亚铁和NO气体、水,无铁离子生成,

所以加入KSCN溶液后,不变红色,现象错误;B、Cu与硫酸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无黑色固体出现,现象错误;C、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铝的熔点较高,所以内部熔化的铝不会滴落,现象错误;D、硫酸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硫酸镁足量是关键信息),再加入硫酸铜,则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沉淀的自发转化应该由溶解度小的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所以氢氧化铜的溶度积....比氢氧化镁的溶度积小,正确,答案选D。

【考点定位】中学常见实验、常见反应的定性考查;难度为一般等级

【名师点晴】这种题主要考查考生读题获取的信息是否完整、是否抓住了关键词(A项中的

“过量铁粉”、B项“有黑色固体出现”、C项“液态铝滴落”、D项“不再有沉淀产生”等)。学生的决断力也有考查,如看到B项“有黑色固体出现”,考生要坚信自己

-1-1-1 现 象 结 论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 3+Fe2(SO4)3溶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金属铁比铜活泼 出现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下来 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 .专业.

.

所学的Cu和Fe的反应而判断B项错误。 【注】本题同时分类于专题5、13

2.【2015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六水合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答案】C

3+

【考点定位】考查硅胶、P2O5、氯化钙、新型植物纤维等食品干燥剂中的应用

【名师点晴】本题从知识上考查了常见干燥剂在生活中的应用,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综

合运用能力,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的运用情况,熟悉常见干燥剂的性质是答题的关键。这道高考题为一道中下档题,难度偏低。 【注】本题分类于专题1、5、6

3.【2015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

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 选项 A. B. C. D. 【答案】D .专业.

①中物质 稀盐酸 浓硝酸 氯化铝溶液 草酸溶液 ②中物质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浓氢氧化钠溶液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预测②中的现象 立即产生气泡 产生红棕色气体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溶液逐渐褪色 .

【解析】A、氢氧化钠是强碱,碳酸钠是盐,因此盐酸首先中和氢氧化钠,然后再与碳酸钠

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最后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放出CO2,A错误;B、常温下铝在浓硝酸中钝化,反应很快同志,看不到红棕色NO2气体,B错误;C、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是过量的,滴入氯化铝生成偏铝酸钠,当氢氧化钠完全消耗后,再滴入氯化铝,铝离子与偏铝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铝,C错误;D、草酸具有还原性,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此草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正确,答案选D。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涉及碳酸钠、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铝

及其化合物、钝化、氢氧化铝制备、浓硝酸、草酸、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

【名师点晴】该题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充分体现了金属元素化合

物和非金属元素化合物考查的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能更全面地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答题的关键,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 【注】本题分类与专题5、13

4.【2015浙江理综化学】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

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

固体1 溶液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

B.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l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 C.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

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

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

【答案】D

3+

烧渣 足量酸 NaOH溶液 试剂X 固体2 溶液2 FeSO4·7H2O .专业.

高考化学真题分项解析 专题05《金属及其化合物》-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zbkm63l7638ccg96mxg8n6j4879as00by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