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时间:40分钟 分值: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7·宜昌期中)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读图并结合材料完成1~3题。
1.地—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使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2.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 A.1月 B.4月 C.8月 D.12月
3.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大洋环流 B.大洋环流、海陆分布 C.地形起伏、海陆分布 D.大气环流、地形起伏
解析:第1题,温室效应是指地面辐射的热量被大气吸收,再被大气以大气逆辐射形式返还给地面,从而使大气热量增加的过程。故B正确。第2题,辐射差额大于0,说明热量不断积累,则气温升高;而当辐射差额小于0时,热量不断散失,气温逐渐下降。图中辐射差额从8月开始至次年3月,都为负值,4月为0,故4月气温最低;同理8月气温最高。第3题,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说明总体上热量处于散失状态,气温应不断降低;现在没有降低,只能是有其他地区的热量传递到此地;而自然界大气环流(风)、大洋环流(洋流)具有热量传递功能,故A正确。
答案:1.B 2.B 3.A
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剖面及1月气温、7月气温、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甲、乙两地( ) A.降水均集中于夏季 B.植被均为落叶阔叶林
1
C.甲地太阳能、风能丰富 D.乙地适宜发展畜牧业 5.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 A.30°S~40°S欧洲西岸 B.25°N~35°N亚洲东岸 C.40°N~60°N美洲西岸 D.35°S~55°S美洲东岸
解析:第4题,从气温、年降水量线看,甲、乙两地全年温和,甲位于山脉西侧迎风坡而降水多,乙位于山脉东侧背风坡而降水少;据此可推断该地盛行西风,甲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甲地终年降水均匀,A错误;甲地多阴雨天气而光照弱,C错误;乙地年降水量少于400 mm,为草原景观,适宜发展畜牧业,故D正确、B错误。第5题,7月气温高于1月气温,则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地降水明显多于乙地,可确定甲地位于迎风坡,则西坡为迎风坡,可推断该区域位于大陆西岸。故C正确。
答案:4.D 5.C
(2017·石家庄一模)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通过多年冻土区约552 km,对多年冻土区路基的防护成为青藏铁路建设施工的重点,片石通风路基是冻土区常用的路基防护措施。下图示意青藏铁路片石通风路基横断面。据此完成6~7题。
6.片石通风路基散热效果最显著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专家建议青藏铁路东西走向路段路基两侧增加片石护坡层,且南坡厚度要大于北坡,其目的是( )
A.进一步降低路基的温度 B.保持路基两侧降温一致 C.降低南坡风力侵蚀强度 D.增加北坡路基散热效率
解析:第6题,片石由较大的砾石组成,砾石间孔隙较大,孔隙中充满空气。冬季外部气温低于路基孔隙气温,则外部较冷重的空气进入片石通风路基孔隙中,置换孔隙中原来的较热空气,形成热对流,从而使路基温度降低;夏季相反,外部气温高于片石通风路基孔隙气温,则外部热空气不易进入路基。故散热效果最显著的季节是冬季。第7题,东西走向的铁路,南侧路基处于向阳坡而温度高于北坡,故为了保持路基两侧降温一致,应使南坡片石护坡层厚度大于北坡。
答案:6.D 7.B
(2017·南阳期中)读某地区等压线示意图,回答8~9题。
2
8.雾霾多出现在水平方向静风的地方,则最容易出现雾霾的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9.下列关于图示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可能为晴朗天气 B.乙地为上升气流 C.丙地风力大于丁地 D.甲地气压低于丙地
解析:第8题,图中乙地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而基本无风,故最容易出现雾霾。第9题,等压线越稠密表明单位距离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则风力越强,图中丙地等压线较丁地稠密,故风力大于丁地。甲地位于低压槽部位,多阴雨天气。
答案:8.B 9.C
下表为世界某大洲A、B两城市的气温(℃)和降水(mm)资料,读表回答10~11题。
城市 位置 37°47′N 122°25′W 33°39′N 84°25′W 海拔/m 月份 气温 16 降水 气温 308 降水 113 114 120 62 111 1 197 116 7.1 114 16.1 0 26 23 17.1 108 6.7 529 16.4 1月 10.4 4月 13.2 7月 14.9 10月 16.3 12月 11.4 年平均 13.8 A城 B城 10.关于A城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夏季凉爽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湿润 C.全年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低温多雨
11.造成A、B两城市气候特征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地势 B.大气环流 C.洋流 D.纬度位置
解析:第10题,表中数据显示A城市冬季多雨、夏季干燥;而气温呈现出冬不冷、夏不热的特点。结合位置可判断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过渡地带,即受副高与西风带影响。第11题,表中数据显示B城市降水量远多于A城市,月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结合位置可判断该城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即受季风影响所致;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两地气候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不同。
答案:10.A 11.B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