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打包下载(含16份)高中地理必修2【全册】同步练习 期末试卷题库 人教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12:29:1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该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集中区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 ) A.商业及公共服务、住宅、工业 B.住宅、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 C.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住宅 D.住宅、工业、商业及公共服务

2距市中心4千米附近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政策、劳动力 B.市场、劳动力 C.地价、市场 D.政策、地价

解析:第1题,从三种功能用地面积在不同距离上比重看(分布面积最大处),从市中心向外依次是商业及公共服务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 第2题,距市中心4千米附近主要为住宅区,工业在此发展的主要优势是靠近市场和劳动力充足. 答案:1.A 2.B

读右侧“城市楼层高度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在P区域形成的城市地域功能区是( ) A.工业区 C.中心商务区

B.住宅区 D.高科技区

4上题中的功能区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A.交通便利 B.地租较高 C.常住人口多 D.科技发达

解析:P区域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流动人口多,多形成商业区. 市中心的常住人口较少,人口昼夜差别大,主要是交通便利,流动人口多,吸引了商业布局. 答案:3.C 4.A

5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主要原因是( )

A.降低生产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B.方便工人的上下班 C.寻找交通方便的地区

D.加强城市经济实力,拓宽城市地域范围

解析:工业区占地面积广且易造成环境污染,而市区外缘的地价低,故其向市区外缘移动的原因可从地价及环保两方面考虑.

答案:A 下图是我国西南地区中等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6~7题.

6图中 E 工业区与 F 工业区相比,显著的区位优势是( ) A.交通的便捷程度高 B.冬季无污染 C.地价低廉 D.工人素质高

7随着城市发展,Y 住宅区较 X 住宅区更有利于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理由是( ) ①依山傍水,风景优美 ②远离铁路,噪音污染轻 ③交通便利,方便职工上下班 ④远离工业区,环境清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E工业区位于铁路与城市主要干道交会处,交通便捷程度比F工业区高. 第7题,读图可知,Y住宅区远离工业区与铁路,环境清洁,噪音污染较轻,因此较X住宅区更有利于居民的居住和生活. 答案:6.A 7.D

下图表示某城市土地利用情况,城市布局比较合理. 读图,完成第8~9题.

8该城市盛行风为(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

9该城市要建设一所中学,最佳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图示工业区位于住宅区的东北方向,故该城市的盛行风应为西南风. 图中甲地邻近住宅区,位于沙滩上、工业区的上风向,在此建设学校方便学生上学,少占好地且环境较好. 乙、丙远离住宅区,环境较差;丁地属于稻田,在此建学校占用耕地多. 答案:8.B 9.A

10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距离市中心远近

影响地租示意图 城市中心区不同区 位租金变化示意图

(1)甲图反映的是 对城市土地租金、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乙图反映的是城市土地租金的变化受城市内 的影响. (2)甲、乙两图中位于市中心的是 区,原因是

.

(3)乙图显示,在市中心附近会出现住宅区,这是因为

.

解析:由甲图和乙图地租变化情况可知,两图分别反映了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对城市地租的影响. 无论是甲还是乙在城市中心均形成商业区,因为这里交通便捷,流动人口多,消费人口密集;在乙图中心区有的地方地租不高,形成住宅区. 答案:(1)距离市中心远近 交通便捷程度

(2)商业 交通便利,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

(3)虽然位于城市中心,但由于远离交通便捷的公路,交通便捷程度低,因而地租低,可能出现住宅区

能力提升

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 读图,完成第1~2题.

1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 ) A.行政区

B.商务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

2根据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该城市位于( )

A.丘陵地区 B.平原地区 C.山地地区 D.沟谷地区

解析:第1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 在工作日中0:00时为绝大多数人休息的时间,10:00时为工作时间. 通过两幅图的比较可以看出,甲地带在0:00时人口分布较为密集,而在10:00时变得较为稀疏,说明甲地带的功能以居民休息为主,应该为住宅区,故C项正确. 第2题,考查地形对

城市地域结构的影响. 由图中可以看出,城市交通线的疏密程度向各个方向大致相同,城市向各方向的伸展也大致均一,城市各功能区大致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说明该城市的形态受地形制约较小,应位于平原地区,故B项正确. 答案:1.C 2.B

3下图示意某城市地租分布的先后转变,请问其转变的关键与下列哪些因素关系最密切?( )

①大量人口涌入市中心 ②重要交通干线兴起及交会 ③市中心交通拥挤,环境恶化 ④电信业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由图可知,该城市中心地租升高明显,而离市中心较近的地带地租明显下降,重要交通干线两侧地租明显升高,说明重要交通干线兴起,市中心区环境恶化,人口外迁至距市中心较远的交通便捷地带. 电信业与地租变化关系不大. 答案:B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完成第4~5题.

4图中等值线a、b、c的大小关系是( ) A.a>b>c C.a=b>c

B.ab=c

5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条件 B.交通条件

C.人口分布状况 D.早期商业活动

解析:第4题,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是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据图可知中心城区交通通达度最高,a→b→c离市区越来越远,所以大小关系是a>b>c. 第5题,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说明向外凸出处地租高于附近地区,而图中向外凸出处是沿公路或河流,说明沿公路线或河流处地租比其他地区高,即交通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答案:4.A 5.B (2016·北京高考,11)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即出行能耗. 下图示意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 读图,完成第6题.

打包下载(含16份)高中地理必修2【全册】同步练习 期末试卷题库 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zfpb02r582xc786b4a94zk8m0hvru00rvh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