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第51中学历史必修一学案
3.2 辛亥革命
【学习目标】 姓名 班级 简述辛亥革命的过程,知道中国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的爆发、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等史实(重点);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难点) 【学习过程】 一、辛亥革命的过程 1、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为总理。 2、武昌起义爆发于1911年10月10日,起义之后,成立了 湖北军 政府。到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清统治统治土崩瓦解。 3、 1912 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采用_五色旗__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 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是:以资产阶级_革命派__为主体的政府.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_《中华民国临时约法》_。 (1)内容: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 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②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 三权分立 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助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 责任内阁制 ;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2、 意义:中国第一部_资产阶级_宪法。从 法律 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_民主共和__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 民主化 进程的一座丰碑。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 完全 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②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 君主专制 政体,沉重打击了 封建 主义和 帝国 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③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提高了人民的参政议政意识,_民主共和__观念深入人心。 ④辛亥革命颁布的一系列法令措施有利于_民族资本主义_的发展。 所以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重难点突破一
材料一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标语字把民国的“国”改写为“囻”。 ——宋军《申报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指出:《申报》庆祝的1912年元旦的重大政治事件是什么?(1分)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
(1)中华民国成立(或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1分)从专制走向民主的发展趋势。
主备:张浙西 审核:吴敏 2014--9--15
温州第51中学历史必修一学案
(2分)
材料二 (民国初年)官府之文告,政党之宣言,报章之言论,街巷之谈说,道及君主,恒必以恶语冠之随之。 ——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袁世凯身败名裂,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人民版) (2)材料二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哪一重要成果?(2分) (2)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2分)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3)上述引文出自哪一部法律文献?该文献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分)从法律上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2分)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4)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2分)
重难点突破四:判断题,错误的请订正。 (× )(1)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 × )(2)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武昌发动武装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中华民国。 (× )(3)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五色旗为国旗,1912年为民国元年。
(x)(4)假如以民国纪年,今年为民国一百零四年。
(×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 )(6)辛亥革命没有彻底完成了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主备:张浙西 审核:吴敏 2014--9--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