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5章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word教案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标解析
1 结合实例明白得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差不多内涵
2 举例说明某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 3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4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
主干知识的梳理
一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 地理环境由- 、 、 、 、 等地
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相互 、相互 ,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2地理要素通过 、 和 等过程进行着
和 。
3 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 ,又是自然地理环境
的 。生物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 作用。
4 地球早期大气的要紧成分是- 、 、 和氨。一样认
为,大气中的氧要紧来源于植物的 的作用。
二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 如 、 等。 2 生产功能 (1) 概念
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的能力,生产功能要紧依靠
于 。
(2) 光合作用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提供 和 ,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 及 。
光合作用通过 和 的交换,将 、 、 、 、 等地理要素统一在一起,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出 。
(3) 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 功能而非 的功能。 3平稳功能是指个自然地理要素通过 和 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
质 的能力。
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各个要素的进展演化是 ,一个要素的演化 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自然地理要素具有 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 ,是 的重要表现形式。
2 在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中,受人类直截了当阻碍相对较小的是- ,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是 和 。 四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 和 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最差不多的特点.
2 和 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
3 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 位置、 位置互不相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4 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 类型和 类型。相应的
- 、 、和- 共同形成了有一定 呈 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5 受太阳辐射从 向 递减的阻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 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向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 6 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带有- 、 、 。
7 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带自然带组合为- 、 、 。 典题解析
[例1] 图中若a是绿色植物,读图完成(1)――(2)题
CO2 O2
(1) 该图示的含义是 ( ) A呼吸作用 B分解作用 C光合作用 D化合作用
(2) 如a在黄土高原,且植被遭到破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易产生荒漠化 B易使黄土质地变松 C易产生水土流失 D易形成酸雨
解析: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取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呼吸作用是吸取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分解作用是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化合作用是把矿物质合成有机物质。
(2) 土高原土质疏松,且夏季多暴雨,加上植被破坏,易产生水土流失。
答案: (1) C(2)C
[例2 ]据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气候要素 降水 气温日较差 地表水 土壤 地貌 植物
(1) 假若上图表示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间的关联性填出相关内容 (2) 生态系统的变化回阻碍地貌过程。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状市由于 形成
a 的。
(3) 从以上两实例看出,陆地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是
① ②
解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正确明白得其含义,应把握两点:①陆地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进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进展变化的。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尽管不同地区间的环境要素的具体特点不同,但环境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和制约性特点是相同的。
答案:(1)少 较大 戈壁砾漠 有机质含量少 稀少(2)植被多遭破坏,加速了流水腐蚀
(3)见解析 课堂练习 一 选择题
1生物循环过程能够促使自然界的( ) ①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迁移、运动 ②能量不断流淌转化
③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减少 ④二氧化碳和水不断增多
A 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关于生物对地理环境形成和进展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改变了大气圈和水圈成分 B生物促进了环境中物质的迁移运动
C生物的呼吸作用是其改造环境的全然缘故 D生物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3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
①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②陆地环境各要素尽管构成一个整体,然而它们是独立存在与进展的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 ④各要素对环境的阻碍作用是相同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4下列表达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 A我国东南降水多,西北降水少
B冬季海南岛气候温顺,而黑龙江却江河封冻
C西北内陆距海远 降水少 内流河多 气候干燥 风力作用强 多戈壁、沙漠
D赤道地区降水多,气候温润;副热带地区降水少,气候炎热;极地地区降水少,气候严寒。
5每天人类在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却差不多稳固,是因为( )
A大气本身具有减缓二氧化碳增加的功能 B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平稳功能 C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生产功能 D生物要素具有平稳功能
6下列环境问题的形成与森林破坏无关的是(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