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材 交 稿 须 知
一、总体要求
(1)教材内容以讨论好的大纲为依据,字数不超过每学时3000字。
(2)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特点选用教材语言。要求简练易懂,不能晦涩难懂。使用普通话、简体汉字、标准技术语言和术语写作,避免文言化,不得使用繁体字。应仔细推敲语句,切忌出现歧义句、超长句。
(3)教材编写过程中参考他人作品时,要时刻注意不要违反我国的著作权法;只能从他人作品中获得观点、事实或表述方式;应消化别人作品,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达。要求最后有全书的参考文献(主编整理,按先图书后期刊的顺序排列,格式要求见《作译者手册》P4~7)。
(4)要求稿件做到“齐”(内封<要明确参编的排名次序>→内容简介→前言或序→目录→正文(含图、表)→附录→参考文献)、“清”(内容清晰、明确,不存在疑问;插图、插表所示明确;文中前后引用清晰无误)、“定”(指定稿,稿件中的内容均已切实确定,日后不能大面积改动)。
(5)作者交出版社的稿件,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符合《作译者手册》要求的、相互独立的打印文稿(文稿中有图)、图稿各一份;所附光
盘也按教材进度计划表及时交稿,以免影响教材正式出版。
2)对打印稿的要求:
①纸张大小统一(建议统一用16开或A4纸),每页设置应相同。
②字号最小为5号,上下左右页边距推荐统一设为2.5cm,推荐在页角居中位置插入页码。 ③每页必须单面打印。全书应统一编制页码,避免出现各章孤立的情况。 ④行间距采用1.5倍行距(便于主审及编辑标注意见)。
3)如果作者采用计算机绘图(不用出版社描图),应编辑提供相应的CAD源文件电子版。 4)对附光盘的要求:
①要求有光盘整体使用方法说明。
②要求背景、点击链接方法、格式基本一致,且背景不能过于花哨。
③要求文字同一级别字体、字号大小、颜色基本一致,并且字号大小要符合学生上课要求。 ④里面所附照片、录像等要清晰、说明要合理;如果为视频段落要求注意速度,必要处配备
背景音乐和旁白说明,方便学生观看理解。
二、教材编写工作方式及流程
(1)教材编写工作实行主编负责制,同时实行各参加编写的人员文责自负。第一主编为教材的著作权人代表,代表全体编写人员与出版社签定出版合同。
(2)教材编写的工作方式、流程及主编、参编人员在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如下:
1)编写前:主编组织拟定编写提纲,提出统一要求,分配编写任务。正式编写之前,要求主编编写样章给编辑,以确保按出版社要求的格式、体例进行编写,避免全书编写完成后大面积改动格式及体例。
2)编写期间:各参加编写的人员根据主编分配的编写任务、样章、提出的统一要求开展编写工
- 1 -
作,并及时与主编交流情况;主编负责掌握整个编写进程。
3)完成初稿:各参加编写的人员按时、按要求完成书稿初稿,主编初步审读,提出修改意见。参编人员按主编意见修改,直到达到主编要求。
4)主编统稿:按出版社要求,主编要对全书进行统稿,达到“齐、请、定”的要求。 5)审稿:主编统稿后将稿件送交审稿人审阅(根据需要,可采用审稿会、函审等方式)。审稿人提出审稿意见,与主编进行沟通、交流。审稿人须填写机械工业出版社审稿意见书。
6)修改稿件、交稿:主编负责组织各参编人员,根据审稿意见修改稿件。完成稿件修改工作后,按规定时间向出版社交付“齐、清、定”稿件。
7)编辑加工:由出版社负责对已交付的稿件进行编辑加工、描图、录入排版、制版印刷、校对等工作,并印出校样。我社对书稿实行“三审(即加工编辑初审、高级编辑复审、总编室终审)、四校(排版印刷后经过四次校对)”制。编辑在加工书稿过程中如对稿件内容存有疑问,会及时与主编联系解决。
8)定稿、审读校样:校样印出后将由编辑寄送至主编处,由主编负责组织各参编审读、修改校样,最终定稿,并按时将修改过的校样寄回出版社。
9)印刷、出版成书后:出版社按合同约定向主编(著作权人代表)支付稿酬,寄送校正本和样书。主编负责分配稿酬和样书,修改校正本。
10)后期工作:参加教材编写的人员尤其是主编应注意宣传、使用和关注本教材,并为下一次修订作准备。
(3)参加编写的人员要勤查字典、辞典、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其他参考资料,对 自己编写的部分一定要通读多遍,避免出现语句不通、逻辑混乱、使用过时的标准等错误。
(4)注意与编辑的沟通,以将精力用在实处,提高工作效率。 所附光盘的制作工作方式和流程也基本与教材相同。
三、稿件的各组成项的基本要求
(一)内封
内封要有正确、完整的书名及准确的署名方式。
主 编 ××× ××× (主编不超过两人) 副主编 ××× ××× (副主编不宜超过两人)
参 编 ××× ××× ××× (有主编、副主编时,一定要有参编且参编人
数不能少于副主编人数)
(二)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应简要介绍书的主要内容、特点和读者对象(200~300字左右)。
(三) 前言或序
前言或序主要用以说明编写意图、本书特点、适用范围、编写方法、学时分配建议表、编者分 工、审校人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 2 -
(四) 目录
书稿一定要有目录。对联合编写的教材,主编一定要汇总编排目录。目录要包括前言、正文、附录和参考文献,目录与正文中的章、节标题名要完全一致。正文一般只需列出章、节二级目录。如果节下第一级标题较重要或不太多时,也可列出节下第一级标题,即形成三级目录,此时全书各章均统一列三级目录。
(五) 正文的注意事项 1.格式
正文层次格式全书一定要统一。重点概念和公式请突出显示。 2.图号、表号、公式号
正文中的图号、表号、公式号必须按章连续编排。思考题图、习题图按正文图号顺延编号,不另编。
重要的公式或正文中要引用的公式才编号,公式编号还要避免编写和修改过程中造成的断号或重号。公式应居中,公式号位于公式右侧行末顶边线。 3.国家及行业标准
正文内容选用的标准,必须是最新的相关标准,并注意新旧标准中内容、数据、名词术语的变化。
4.插图
(1)书稿中的插图的绘制要符合相关的国家制图标准。注意线型(粗、中、细线型要区分开,虚线、点划线、折断线等要表示清楚);不可徒手绘图;图形、字符要准确、清晰、简练;图上的名词、符号、单位要统一并与正文一致;图中有编号的,应自左下角起按顺时针方向连续编号,还应与文稿图题下的图注一一对应。如作者自己用计算机绘图,请一定遵循制图相关标准(注意线形比例,图例应选用相关标准上规定的图例,图中文字、数字一般用6号字)。
(2)插图的图号必须在正文中引出,原则是先见文后见图。图号、图名居中书写,图号与图名间空1格。分图名、图注的编写排列方式见下图。
注意: 图2-1 受扭构件截面 a)****** b)***** 1—**** 2—**** 1)安排图位的原则是先见文后见表,且文和图位尽可能靠近。 2)按“图名→分图名→图注”的顺序从至下排,不可颠倒。 3)正文中引用图号时,用“见图2-1a”(注意文中的分图名不加半括号)或如图2-1所示或在正文相应文字后加“(图2-1)”。 (3)为便于主编统稿和编辑加工,请将图稿插入文稿相应位置(与《作译者手册》要求有所不同)。 5.表格
- 3 -
(1)表格两边不画竖线。
(2)表头物理量和单位之间用除的形式(如:弹性模量/MPa)表示,复合单位用负指数表示, 请参看《作译者手册》P22~P24内容。
(3)表格中有插图时,一定要在正文中反映全貌,不能只留表位而无内容,以便于排版。表格 中的插图也要单独提供1份图稿。
(4)表中的文字若有序号,用: 1.***************** 2.*****************
(5)表中没有数字的空格处应画一,表中相同的内容不能用“同上”,应重复写一遍,或把表中隔线去掉。
(6)上页表未画完时,在下页续表上必须重画表头,并在表的右上角写“续”。 (7)安排表位的原则是先见文后见表,文和表尽可能靠近。
6.字母正斜体及半字线、一字线、二字线 字母正斜体及半字线、一字线、二字线的表示方法请遵守《作译者手册》P12~P17的规定。物理量符号要按《作译者手册》P35~P39要求选用。 物理量单位要遵守P40~P46的规定。
7.正文中的公式表示方法
公式的表示方法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公式注释采取《作译者手册》P20~P21中的第三种,全书统一。 (2)公式按章编号。
(3)物理量的计算过程中,进行数值计算时(数值方程)一定要带单位。 例1 A = a × b = 30mm×400mm = 1.2×10mm
4
2
注意:开头均空一格,文字最后不要句号 (正确)
A = a × b = 30×400=1.2×104mm2 (错误)
例2
Mmax =
121ql+Fδ = ×22kN/m×1.52m2+200kN×2.74m×103 = 25.3kN·m(正确)
2211Mmax = ql2+Fδ =(×22×1.52+200×2.74×103)kN·m = 25.3kN·m (正确)
2211Mmax = ql2+Fδ = ×22×1.52+200×2.74×103 = 25.3kN·m (错误)
22对物理量方程,式中无数据(系数除外),式后不能有单位,如速度公式 v = s/t (正确) v = s/t ( m/s ) (错误)
(六) 附录
附录与正文中的章同级。对有1个以上附录时,要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序。例如附录A、附录B??, 附录A、附录B??与节同级。目录中要求单列附录,然后再列附录A、附录B??。
- 4 -
(七)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不能太旧,一般应选近10年以内出版或发表的作品。
(2)参考文献条目项一定要齐全,如作者、作品名、出版地、出版者(杂志名)、出版年等不 能缺项,否则视为无效条目。其基本格式按以下示例(注意按GB/T7714-2005的要求,不按《作译者手册》要求)。
1)专著按以下格式: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普通图书示例:
[1] 邓开明,潘国顺,华文玉.大学物理[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 陈宏钧,方向明,马素敏,等.典型零件机械加工生产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24-350.
论文集、会议录示例:
[1] 杨海成,等.2003年敏捷制造国际会议论文集[C].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学位论文示例:
[1] 张志祥.间断动力系统的随机扰动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学院,
1998.
2)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按以下格式: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
卷(期):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期刊示例:
[1] 李晓东,张庆红,叶瑾琳.气候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35(1):101-106 报纸示例:
[1] 张田勤.罪犯DNA库与生命伦理计划[N].大众科技报,2000-11-12(7).
(八)书稿的总体要求
对书稿的总体要求可概括为“5个连续、6个统一、7个对应”。
5个连续是指章节序号(包括各标题层次的序号)、图号、表号、公式号、页码要连续,不重不 漏;
6个统一是指格式、层次、名词术语、符号、代号、计量单位要全书统一;
7个对应是指目录与正文标题、标题与正文内容、文与图、文与表、呼应注与注释内容、图字代号与图样、书中前后内容要对应。
- 5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