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28页“试一试”。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练习课
【学习目标】
1. 能正确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3. 通过问题解决,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计算。 【学习难点】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计算。 【学具准备】口算卡片。 【课型】练习课 【学习过程】
一、基础练习(5分钟) (一)口算。
20×50= 30×20= 30×40= 400×30= 24×40= 12×40= 18×40= 120×40= (二)计算。
32×23= 26×42= 二、专项练习(15分钟) (一)幻灯出示计算题:54×36. 要求:
1.学生独立完成。
第12页 共 38 页
12
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检查。
3.提问学生,说一说计算中遇到什么问题,要注意什么。 4.抽选部分学生的计算过程进行评奖。 5.强调连续进位时的处理方法。
(二)课本第29页“练一练”的5、6题。
1.第5题是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计算,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伴之间互相检查、交流。最后全班学生交流订正。
2.第6题,这是一道探究的数字模式规律的探究题。先独立计算,再从中发现规律。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一)我会填。
1.被乘数是45,乘数是30,积是( );25×11的积是( ). 2.乘数不变,被乘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上( ). 3.24与40相乘的积是( ),23的30倍是( ). 4.一个数乘6得216,这个数是( ). 5.24的50倍是( ). (二)解决问题
1.商店卖出25盒圆珠笔,每盒12枝,每枝2元.一共卖了多少元? 2.东仁小学组织375名学生前往乡镇小学开展“手拉手”活动,他们租借汽车运输公司36座的大客车,租10辆够吗?
四、自我小结(5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表现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我会注意的是 。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30页的第1、2题。 【课后反思】
第13页 共 38 页
13
第七课时 练习课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活动,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3.能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学习重点】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学习难点】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学具准备】口算卡片。 【课型】练习课 【学习过程】
一、温故互查(5分钟) (一)口算。
20×7= 25×30= 13×40= 18×20= 15×20= 30×60= 40×70= 25×60= (学生口述口算技巧。) (二)竖式计算。
18×23= 52×41= 65×24=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二、指导练习(15分钟) (一)课本第30页的第2题。
“选数填空”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其目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第14页 共 38 页
14
1.先让学生填一填。 ( )× ( )=800 ( )× ( )=3500 ( )× ( )=2800 2.说一说解决策略。
3.让学生利用这样的策略完成余下的题目。 (二)课本第30页的第6题。
1.首先,让学生明白题目的具体情境,懂得要解决什么问题。 2.要求找到能打开锁的钥匙,用线与万宝箱连接。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4.汇报结果。
(三)课本第31页的第7题。
这是一道判断题,同样引导学生不必计算,运用估算进行判断,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拓展应用(15分钟) (一)想一想,填一填。
1.50×90得( )个十,积是( )。 2.15个20相加的和是( )。 3.35×18的积的个位上的数是( )。
4.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和是( )。 5.一个两位数乘6所得的积,等于12乘25的积,这个两位数是( )。 6.在○里填上“>”“<”“=”。
15×6 16×5 280×4 28×40 78 17×3 28×19 30×19 5×6 50×60 96+127 100×2
(二 )逛商场。
第15页 共 38 页
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