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面积
教材分析: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教学重点;让学生观察、比较、测量、操作等实践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要重视估测活动的过程,鼓励估测方法的多样化。要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单元学习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单元学习目标:
1.认识面积的含义,体会并认识1厘米2、1分米2 、1米2、1千米2、公顷的含义和实际大小。
2.知道厘米2、分米2 、米2、千米2和公顷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4.能利用已有的对面积、面积单位以及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合理选择不同策略,比较、计算或估计一些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面积。 单元学习重点、难点和关键:
1.重点:(1)认识面积含义,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分米2 、米2、千米2和公顷)。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2.难点:(1)建立1厘米2、1分米2 、1米2、1千米2、1公顷等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
(2)理解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关键: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实例,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测量、操作等实践活动中探索新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时安排:9课时。
主备人:何鑫山
第28页 共 38 页
28
第一课时:什么是面积(新授课)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39——40页。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和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懂得面积有大有小,并学会比较。
3.经历比较两个图形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学习重点】:
认识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面积的含义,体会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学习难点】:
经历比较两个图形大小的过程,懂得面积有大有小,并学会比较,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学习准备】:1元 5角及1角硬币各一个,一把剪刀。
【知识链接】:本节的知识是在我们已经掌握了图形周长的概念,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身边物体表面或图形的观察,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理解面积的概念。在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实践操作中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 【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39--40页,标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学和合作探究任务。2.针对预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大约5分钟)
什么是面积,怎样比较两个不同图形的面积的大小?
动手操作:拿两张纸,一张大纸,一张小纸,大纸给男生,小纸给女生,要求在白纸上用水彩笔涂上颜色,谁涂完谁就是冠军。
二、呈现目标,引导探索(大约13分钟) 1.面积的概念
观察实例,初步感知,什么是面积?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方法
第29页 共 38 页
29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下面两幅图形(阴影部分)哪个面积大?
三、互动探究,合作求解(大约8分钟) 1.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 2.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四、强化训练,当堂达标(大约10分钟)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图形,画3个面积等于7个方格的图形。 (先独立答题,组内交流,生生互评。) 五、课后小结(大约3分钟)
说说通过本节课学习有什么收获?知道了那些知识? 这节课你过得快乐吗?你认为谁表现好?好在哪儿?
六、作业布置(大约1分钟)
“配套练习”——什么是面积第1、2题。 【课后反思】
第30页 共 38 页
30
第二课时:什么是面积练习(练习课)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1页。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究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画图活动的过程,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懂得面积有大有小,并学会比较。
3.理解可以用图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
1.认识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面积的含义。 2.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学习难点】:
理解可以用图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准备】:方格纸、水彩笔。 【学法指导】:
先独立答题,组内交流,最后师生交流。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交流感知(大约5分钟)
什么是面积,怎样比较两个不同图形的面积的大小?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大约10分钟) 1.复习面积的概念
2.复习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方法 3.完成第49页练一练中的1、2、3题 4.课本第49页练一练的4题。
5.在方格纸上画出两个面积相等的都含有10个方格,形状不一样的图形。 6.说一说下面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哪个面积最小
(课本第41页,独立思考或2人组完成任务,小组长总结并反馈。) 三、互动探究,合作求解(大约10分钟)
第31页 共 38 页
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