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部生理变化和形态外貌变化两个方面。细胞分化使多细胞植物中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和效率。因此,分化是进化的表现。
7.染色质和染色体 当细胞固定染色后,核质中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部分,称为染色质。染色质是细胞中遗传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在电子显微镜下染色质显出一些交织成网状的细丝。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而变粗变短,成为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粗线状或棒状体,此即染色体。
8.纹孔 在细胞壁的形成过程中,局部不进行次生增厚,从而形成薄壁的凹陷区域,此区域称为纹孔。
9.传递细胞 传递细胞是一些特化的薄壁细胞,具有胞壁向内生长的特性,行使物质短途运输的生理功能。
10.细胞周期 有丝分裂从一次分裂结束到另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叫做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
11.穿孔 指细胞壁局部溶解消失而形成的直正相通的孔洞。 二、判断与改错
判断: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改错:1.将“组织”改为“细胞”; 7.将“蛋白质”改为“水”。 8.将“一切植物”改为“除细菌、真菌和蓝藻以外的一切植物”。 9.本题可改为“植物细胞壁可分成三层: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但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具次生壁”。 11.本题改为“胞质运动是胞基质在细胞内作有规则的持续的流动,可朝一个方向作循环流动,也可有不同的流动方向”。 13.将“每一纺锤丝都”改为“染色体牵丝”。 15.将“G1”改为“S”。 16.将“核分裂、胞质分裂”改为“无丝分裂、有丝分裂”。或将本题改为“有丝分裂包括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两个步骤”。 17.将“细胞”改为“减数”,同时将“分裂后期”改为“后期Ⅰ”。 19.删去“生活”二字,因所观察的细胞须经固定染色等处理。 20.将“微丝”改为“微管”。 21.将“表皮”改为“周皮”。 22.将“水生植物”改为“旱生的肉质植物”。 23.将“筛管分子”改为“管胞”或“石细胞”等。 28.将“均由??”改为“或因部分细胞解体后而形成,或因细胞中层溶解,细胞相互分开而形成,或这二种方式相结合而形成”。 三、填空
1.选择、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2.细胞壁、原生质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细胞壁、质体、液泡 4.白色体、有色体、叶绿体 5.蛋白质合成 6.造油体,造粉体 7.初生壁、胞间层 8.具中央大液泡 9.纺锤丝 10.前期Ⅰ的偶线、粗线 11.导管、穿、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孔纹 12.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13.形成层、木栓形成层 14.表皮、周皮 15.简单、复合 16.保护组织、薄壁组织(或基本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 17.次、侧生(或次生)、木栓、木栓形成层、栓内层 18.运输水分、支持 19.薄壁(或基本、或贮藏)、机械(或厚壁) 20.保护、分生、薄壁、分泌、输导、同化或薄壁机械,机械 21.1665,虎克 22.旋转、回旋 23.同化薄壁组织、贮藏薄壁组织、贮水薄壁组织、吸收薄壁组织、通气薄壁组织 24.蛋白质、核酸 25.木化、栓化、角化、矿化 26.石细胞团 27.肾形、哑铃形 28.单纹孔,具缘纹孔,半具缘纹孔 四、选择填空
1.C 2.A 3.C、E、F、I、J,A、B、K,D、G、H、L 4.A 5.B 6.C 7.A 8.B 9.C 10.A 11.D 12.B 13.B 14.A 15.A 16.C 17.C 18.B 19.D 20.D 21.B 22.B 23.B 24.D 25.A 26.A 27.A 28.D 29.A 30.B 31.B 32.A 33.B 34.C 35.B 36.A 37.A 五、问答题
5
1.答:电子显微镜下显示出的细胞结构称为超微结构。用电镜观察,可看到叶绿体的外表有双层膜包被,内部有由单层膜围成的圆盘状的类囊体,类囊体平行地相叠,形成一个个柱状体单位,称为基粒。在基粒之间,有基粒间膜(基质片层)相联系。除了这些以外的其余部分是没有一定结构的基质。
2.答: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除有持续分裂能力为其主要特点外,一般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相对较大,细胞质浓厚。通常缺少后含物,一般没有液泡和质体的分化,或只有极小的前液泡和前质体存在。分生组织的上述细胞学特征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如形成层细胞原生质体高度液泡化;木栓形成层细胞中可以出现少量叶绿体;某些裸子植物中,其顶端分生组织的局部细胞可能出现厚壁特征。
3.答:有丝分裂是一种最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导致植物的生长,而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核分裂一次,每一子细胞有着和母细胞同样的遗传性。因此有丝分裂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保证了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保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二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同一母细胞分裂成的4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只有母细胞的一半。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在以后发生有性生殖时,二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的染色体重新恢复到亲本的数目。这样周而复始,使每一物种的遗传性具相对的稳定性。此为减数分裂具有的重要生物学意义的第一个方面。其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产生了遗传物质的重组,丰富了植物遗传的变异性。
4.答:植物的输导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二类。裸子植物木质部一般主要由管胞组成,管胞担负了输导与支持双重功能。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导管分子专营输导功能,木纤维专营支持功能,所以被子植物木质部分化程度更高。而且导管分子的管径一般比管胞粗大,因此输水效率更高,被子植物更能适应陆生环境。被子植物韧皮部含筛管分子和伴胞,筛管分子连接成纵行的长管,适于长、短距离运输有机养分,筛管的运输功能与伴胞的代谢密切相关。裸子植物的韧皮部无筛管、伴胞,而具筛胞,筛胞与筛管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筛胞细的胞壁上只有筛域,原生质体中也无P—蛋白体,而且不象筛管那样由许多筛管分子连成纵行的长管,而是由筛胞聚集成群。显然,筛胞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类型。所以裸子植物的输导组织比被子植物的简单、原始,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
“雄蕊和雌蕊的发育与开花、传粉和受精”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花芽分化 2.花粉败育 3.雄性不育 4.丝状器 5.双受精 6.无融合生殖 7.多胚现象 8.传粉 二、判断与改错
1.禾本科植物的幼穗分化就是花芽分化而形成花序的过程。 2.成熟的绒毡层细胞一般具双核或多核。
3.花粉粒是由造孢细胞经花粉母细胞阶段发育而来的,因此它的发育与花粉囊壁层的发育无关。
4.花粉母细胞经过连续两次有丝分裂可产生四个精子。 5.卵细胞具有高度的极性。
6.被子植物成熟胚囊中具七个细胞是普遍规律,尚未发现例外情况。 7.一个胚囊母细胞只能产生一个胚囊。
8.闭花传粉属自花传粉,开花传粉属异花传粉。 9.花单性是实现异花传粉必不可少的条件。
6
10.卵细胞是雌配子,成熟的花粉粒是雄配子。 11.双受精是种子植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12.合点受精是指双受精发生在合点处。
13.花粉管在雌蕊某些组织或细胞产生的化学物质的诱导下定向生长。
14.色、香、蜜是虫媒花对引诱昆虫传粉的适应性特征,虫媒花三者兼有,缺一不可。( ) 15.植物异花传粉依传粉媒介的不同,可分两大类,即风媒传粉和虫媒传粉。 16.无融合生殖产生的后代都是可育的。
17.由珠心或珠被的细胞直接发育而成的胚称不定胚。 18.无配子生殖指没有配子的参与,而形成胚的过程。 19.花芳香是吸引昆虫传粉的适应特性,花恶臭是驱避昆虫以实现自花传粉的一种适应特性。 20.植物在某些情况下,自花传粉较异花传粉更优越。
21.花粉粒外壁上的蛋白质和内壁上的蛋白质来源不同,前者来自绒毡层细胞的分泌物,后者由花粉细胞本身合成。 三、填空
1.小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前,花粉囊壁一般由 、 、 和 组成。花粉成熟时,药壁只留下 和 。
2.药室内壁(纤维层)细胞的 有助于花药的开裂和花粉的散放。 3.成熟的花粉粒包括二个细胞即 和 或三个细胞,即 和 。
4.在化学成分上风媒植物的花粉主要含 ,虫媒植物的花粉主要含 。 5.一个成熟的胚珠包括 、 、 、 和 等几部分。 6.胚珠中的合点是 、 和 三者相愈合的部分。
7.大孢子发育成胚囊的情况有三种,由一个单核大孢子发育成的胚囊称 ;由二个大孢子核发育成的胚囊称 ;由四个大孢子核共同发育形成的胚囊称 。
8.一般成熟胚囊由7个细胞构成,其中包括 细胞, 细胞, 细胞和 细胞。
9.雌花和雄花着生于同一植株上或同一花序上,称 ,如 ;在一植株上,只有雄花,而另一植株上只有雌花的称 ,如 。
10.花粉管进入胚珠的方式有 、 和 三种类型。 11.油菜花是 花,靠 传粉,而高梁则为 传粉植物。 12.“细胞之中有细胞”现象指的 。 13.已知玉米根尖细胞染色体为20条,请说明玉米下列细胞染色体数目是多少?茎尖原套 造孢细胞 花粉母细胞 单核花粉粒 胚 胚乳细胞 反足细胞 珠心细胞 四、选择填空
1.花药发育过程中,单核花粉(即小孢子)形成的过程是。 A.造孢细胞→孢原细胞→花粉母细胞→小孢子 B.花粉母细胞→孢原细胞→造孢细胞→小孢子 C.孢原细胞→花粉母细胞→造孢细胞→小孢子 D.孢原细胞→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小孢子 2.减数分裂发生在 的过程中。
A.花粉母细胞→小孢子 B.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 C.孢原细胞→造孢细胞 D.造孢细胞→小孢子 3.花药的药室内壁即是 。
A.纤维层 B.中层 C.绒毡层 D.纤维层、中层和绒毡层的总称 4.花粉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 。 A.中层 B.绒毡层 C.纤维层 D.造孢细胞
7
5.与花药开裂有关的结构是 。
A.纤维层 B.中层 C.表皮 D.绒毡层
6.下列何种结构与花粉管由子房进入胚囊有关? A.珠孔 B.珠被 C.反足细胞 D.助细胞
7.珠柄、合点、珠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胚珠叫
A.倒生胚珠 B.横生胚珠 C.直生胚珠 D.弯生胚珠 8.花药绒毡层细胞来自 。
A.表皮细胞 B.初生壁细胞(周缘细胞) C.造孢细胞(造孢组织) D.中层细胞 9.花粉粒的壁分两层,即 。
A.初生壁和次生壁 B.果胶层和初生壁 C.外壁和内壁 D.果胶层和次生壁 10.花粉外壁与内壁差别之一在于外壁含有 。
A.蛋白质 B.纤维素 C.孢粉素 D.蛋白质与孢粉素 11.胚珠在珠柄上的各种着生方式中以 最为习见。
A.直生胚珠 B.倒生胚珠 C.横生胚珠 D.弯生胚珠 E.拳卷胚珠 12.珠被常为 。
A.一层 B.二层 C.三层 D.一层或二层 E.缺如 13.造孢细胞经过 ,形成大孢子母细胞。
A.有丝分裂 B.减数分裂 C.细胞融合 D.生长 14.被子植物胚囊的发育类型中,最普遍的是 。 A.单孢型 B.双孢型 C.四孢型 15.胚囊中的卵器指 。
A.卵细胞 B.1个卵细胞和2个助细胞
C.一个卵细胞和二极核 D.卵细胞和三反足细胞 E.二助细胞 16.成熟胚囊里最大的细胞是 。
A.卵细胞 B.助细胞 C.中央细胞 D.反足细胞 17.胚囊内的次生核是指融合的 。
A.助细胞 B.极核 C.反足细胞 D.精子和卵细胞 18.研究表明, 能产生分泌物,诱导花粉管进入胚囊。 A.助细胞 B.反足细胞 C.极核 D.次生核 19.一个造孢细胞最终可产生 个卵细胞。 A.一 B.二 C.四 D.八
20.一个胚珠通常能产生 个胚囊。 A.一 B.二 C.四 D.多
21.卵细胞和助细胞均有极性,大液泡与核分别位于细胞两端, 。 A.卵细胞和助细胞的核均位于近珠孔的一边 B.卵细胞和助细胞的核均位于近合点的一边
C.卵细胞的核位于近珠孔的一边,助细胞的核近合点 D.助细胞的核位于近珠孔的一边,卵细胞的核近合点 22.开花期是指 。
A.一朵花开放的时间 B.一个花序开放的时间
C.一株植物在一个生长季节内从第一朵花开放到最后一朵花开毕所经历的时间 D.一株植物一生中从第一次开花开始到最后一次开花结束所经历的时间 23.在花药和胚珠中,染色体数为N的细胞或核有 。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