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植物学上册复习题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5:40: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称为小叶,小叶的叶柄称小叶柄。由于叶片排列方式不同,复叶可分为羽状复叶,掌状复叶和三出复叶三类。

4.单身复叶 单身复叶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复叶。其复叶中也有一个叶轴,但只有一个叶片,叶轴与小叶之间具有关节。如柑、橙等植物的叶。单身复叶可能是三出复叶中的两个侧生小叶退化,仅留一顶生小叶所形成。

5.叶序 叶在茎上都有一定规律的排列方式,称为叶序。叶序基本上有三种类型,即互生、对生和轮生。 6.叶镶嵌 叶在茎上的排列,不论是哪种叶序,相邻两节的叶,总是不相重叠而成镶嵌状态,这种同一枝上的叶,以镶嵌状态的排列方式而不重叠的现象,称为叶镶嵌。

7.异形叶性 同一株植物上的叶,受不同环境的影响,或同一植株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出现不同形状的叶。这种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形状叶的现象,称为异形叶性。如水毛莨的气生叶扁平广阔;而沉水叶细裂成丝状。 8.泡状细胞 禾本科植物和其它单子叶植物叶的上表皮上具一些特殊的大型含水细胞,有较大的液泡,无叶绿素或有少量的叶绿素,径向细胞壁薄,外壁较厚,称为泡状细胞。泡状细胞通常位于两个维管束之间的部位,在叶上排成若干纵行,在横切面上,泡状细胞排成扇形。 9.离层 在植物落叶前,叶柄基部或靠近基部的部分,有一个区域内的薄壁组织细胞开始分裂,产生一群小形细胞,以后这群细胞的外层细胞壁胶化,细胞成为游离状态,使叶易从茎上脱落,这个区域称为离层。

10.叶隙:叶迹从茎的维管柱上分出向外弯曲后,维管柱在叶迹的上方出现一个空隙,并由薄壁组织填充,该区域称为叶隙。 11.“花环”结构:玉米等植物叶片的维管束鞘发达,内含多数较大叶绿体,外侧紧密毗连着一圈叶肉细胞,组成“花环形”结构。 二、判断与改错

判断: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改错:2.本句应改为:“等面叶是指叶肉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或叶上下面都同样地具有栅栏组织。” 4.本句应改为:“单叶的叶柄基部有腋芽,而复叶小叶柄基部则无腋芽”。 5.“水生植物”改为“旱生植物”。 6.本句应改为:“落叶树是指寒冷或干旱季节到来时,叶同时枯死脱落的树种;常绿树是指春、夏季时,新叶发生后老叶才逐渐脱落,终年常绿的树种。” 8.“叶迹”改为“叶痕”。 9.本句改为:“叶一般正面颜色深,是因为这类叶为异面叶,近上表皮为栅栏组织,近下表皮为海绵组织,和海绵组织相比栅栏组织含叶绿体较多,而且排列紧凑”。 14.稗草无叶舌,叶耳 15.改为:C3植物叶的光合效率低,C4植物叶的光合效率高。 三、填空

1.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2.叶片、叶柄、托叶 3.形状、叶尖、叶基、叶缘 4.叶脉、输导、支持、脉序、平行脉、网状脉、叉状脉 5.羽状复叶、掌状复叶、三出复叶 6.二 7.互生叶序、对生叶序、轮生叶序 8.交互 9.顶端、边缘、居间 10.表皮、叶肉、叶脉 11.副卫细胞、无规则型、不等型、平列型、横切型 12.气孔、保卫、叶尖、叶缘 13.C3,高 14.离区、离层、保护层 15.阳地、阴地、耐荫 四、选择填空

1.C 2.B 3.C 4.B 5.D 6.C 7.C 8.A 9.C 10.C 11.B 12.A 13.D 14.E 15.A 16.C 17.C 18.D 19.E 20.B 21.C 22.A 23.D 24.A 25.B 26.A 27.D 28.C 29.D 五、问答题 1.答:叶的形态构造不仅与它的生理机能相适应,而且也与它所处的外界条件(即生态条件)相适应。(1分)旱生植物的叶片对旱生条件的适应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1)叶面积缩小,

25

叶片小而厚;(2)机械组织发达;(3)栅栏组织多层,分布在叶的两面;(4)海绵组织和胞间隙不发达;(5)叶肉细胞壁内褶;(6)叶脉分布密;另一种是:(1)叶片肥厚,有发达的贮水薄壁组织;(2)细胞液浓度高,保水能力强。

2.答:叶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是进行光合作用。叶的光合作用是在叶表皮以下的叶肉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能。叶表皮细胞无色透明,利于日光透过。日光为叶肉细胞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3.答:气孔与叶的功能密切相关。气孔既是叶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又是水分蒸腾的通道。叶下表面避开日光直射,温度较上表面为低,因而气孔多位于下表皮,以利于减少水分的蒸腾。其次当光线很强时,叶上表面气孔关闭,叶下表面气孔仍开张,以进行气体交换,促进光合作用,使植物能更充分利用光能。所以气孔多分布于叶下表皮上。 由于气孔的功能是控制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沉水植物叶在水中无法进行蒸腾作用,溶于水中的气体也不适应于通过气孔进行气体交换,若沉水叶具有气孔,叶中通气组织内的气体还可能通过气孔而散失,所以一般来说气孔对于沉水植物的叶无生物学意义。

4.答:松针叶小,表皮壁厚,气孔内陷,叶肉细胞壁向内褶叠,具树脂道,内皮层显著,维管束排列于叶的中心部分等,都是松属针叶的特点,也表明了它是具有能适应低温和干旱的形态结构。

5.被子植物叶较大,因而具有较大的受光面积,有利于光合作用,同时也使蒸腾作用加强。通过叶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由根部吸收,并通过根、茎木质部运输至叶。叶片具很强的蒸腾作用,木质部的运输能力也相应很强,因为被子植物木质部中运输水分的结构主要是导管。导管由导管分子组成。管胞是大多数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输水分子,管胞之间通过纹孔传递水分,且管径较小,输水效率较低。而导管分子之间靠穿孔直接沟通,管径一般较管胞粗大,所以具较高的输水效率。导管高效率的输导能力与叶片很强的蒸腾作用相适应,所以被子植物茎内有导管与其具较大的叶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七、论述题(共题,答案要点附后)

1.质膜的组成和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 质膜由类脂和蛋白质组成。主要生理功能是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具有选择透性,主动运输,接受和传递外界传导,抵御病菌感染,参与细胞的相互识别。 2.侧根的发生是否有固定的位置,它是怎样产生的 ?

侧根的发生有固定位置。侧根产生时,首先是中柱鞘细胞开始平周分裂,向外产生突起,形成侧根原基;其后进行各个方向的分裂,并进行细胞分化,形成根尖的各个部分;由于根冠细胞能分泌溶解皮层与表皮细胞的物质,所以可穿越皮层、表皮而伸入土壤之中,从而形成侧根。

3. 液泡膜结构与生理功能是什么

液泡膜的为单层膜结构;液泡膜具有特殊的选择透性,能使许多物质大量积聚在液泡中,成为各种代谢产物的存储处,从而维持细胞的渗透性和膨压;大的液泡把细胞质挤成一薄层,有利于原生质体与外界发生气体和养料交换,参与细胞物质的生化循环。 4. 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怎样打破休眠?

种子休眠的原因,主要是种皮厚而坚硬,阻碍了对水分和空气的吸收;另外有的种子内部含有酚类化合物等,使水分不易透过;还有的种子内部胚没有完全成熟,或者是种子内部存在某些抑制性物质如:有机酸,植物碱、植物激素,抑制了种子的萌发。打破种子休眠的办法有:①对种皮坚硬的种子,可以机械方法给予打破;②对含有抑制物的种子,可利用水浸种或化学的方法给予打破;③对胚没有完全成熟的种子,可利用低温处理,或者日晒等方法,

26

提供种子后熟的条件,都可打破休眠。 5. 种子萌发时为什么需要足够的水分? 因为水可以使种皮变软,有利于氧气透过种皮进入种子内部,促使二氧化碳透过种皮排出种子之外,从而加强细胞的呼吸和新陈代谢;只有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种子内部贮藏的有机物质才会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溶解状态向胚输送,使胚的细胞开始分裂,不断长大,胚根、胚芽才能突破种皮,形成幼苗。所以种子萌发时,必须有充足的水分。 6. 双受精的过程和生物学定义是什么?

被子植物受精过程中,一枚精子与卵结合,另一枚精子与两个极核融合,这一过程就是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被子植物双受精的意义在于:第一精子与卵的结合,使受精卵形成的胚恢复了亲本原有的染色体数目;第二精子与卵的结合,结合了亲本的遗传物质,有可能形成一些新的变异,加强了后代个体的生活力和适应性;第三受精后的极核发育成的胚乳是三倍体的,作为新生代胚的养料,营养更加丰富,为胚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所以,被子植物的双受精是植物界有性生殖过程中最进化的形式。 7. 双子叶多年生植物的根是怎样进行加粗生长的? 双子叶多年生植物的根在进行加粗生长时,首先是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并与其他中柱鞘细胞相接,形成一环状维管形成层;维管形成层细胞先进行切向分裂,增加细胞层数;其后开始各向分裂,向内分化产生次生木质部,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在维管形成层不断进行分裂活动的同时,原有的表皮细胞脱落,失去初生保护作用;此时,部分初生韧皮部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木栓形成层,木栓形成层细胞分裂,向内分化产生次生韧皮部,向外产生木栓层,从而构成周皮,代替表皮行使保护作用。双子叶多年生植物的根就是这样进行加粗生长的。 8. 典型花的组成与经济利用?

典型的花由花柄、花托、花被(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组成。花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提取芳香油、食用或药用,某些植物的花还可以提取染料,制作饮料等,有多方面的经济利用。

9. 旱生植物叶有哪些适应旱生环境的结构?为什么?

旱生植物的叶大都叶片小而厚;有厚的复表皮、角质层、蜡质或表皮毛、气孔下陷在气孔窝里;叶肉栅栏组织细胞层数多,细胞壁内折增大表面积,内部叶绿体丰富,光合作用能力强;叶肉细胞贮水多等特点。因为,叶片小而厚,可减少水分蒸发;复表皮、角质层、蜡质或表皮毛、气孔下陷在气孔窝里均有减少水分蒸腾,增强保持水分能力的作用。叶肉细胞壁内折,可增大光合作用面积,所以才能适应干旱的环境。 10. 为什么说合轴分枝是进化的分枝方式?

因为,合轴分枝的植物上部树冠开展,使枝叶茂盛,且有利于通风透光,有效地提高了光合作用效率;大多数被子植物有这种分枝方式,所以说这种分枝方式是进化的。 11. 从花各部分的演化论述植物的进化趋势?

在花的组成方面,从多而无定数向少而有定数演化;在花各部分的排列上,从螺旋状排列到轮状排列演化;在花托的形状方面,从突起到凹陷演化;在花的对称性方面,从辐射对称向两侧对称演化;在子房位置方面,从上位子房向下位子房演化。由此可见,具有花各部少而有定数、轮状排列、两侧对称、下位子房等性状的植物是进化的。 12. 何谓雄花不育,生产上怎样利用这一特性? 所谓雄花不育,表现为花药或花粉不能正常发育,畸形或完全退化,花药干瘪,花粉粒败育。这一特征在杂交育种工作当中可以利用,免去了人工去雄的复杂操作,在作物育种工作中具有特定的意义。

13.写出地钱的生活史:

27

孢子→雄配子体→雄器托→精子器→精子 ↑ ↘ ↓

↑雌配子体→雌器托→颈卵器→卵子→合子→胚→孢蒴 ↑ ↓ ←-------------------------------------------- 14.写出葫芦藓的生活史:

配子体→雄枝→雄器苞→精子器→精子 ↑ ↘ ↘ ↓

雌枝→雌器苞→颈卵器→卵子→合子→胚→孢蒴

↑ ↓ ←------------------------------------------- 15.写出海带的生活史:

孢子体→单室游动孢子囊→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游动孢子(同型,具侧生双鞭毛) (海带) ↘ ↓ ↑ 雄配子体 雌配子体

↑ (十至几十个细胞) (二至四个细胞)

↑ ↓ ↓

↑ 精子囊(单细胞) 卵囊(单细胞) ↑ ↓ ↓ ↑ 精子--------→ 卵

↑ ↓ ←--------------------------------------------------------------合子 16.写出石莼的生活史:

孢子体→孢子囊→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游动孢子(同型,具顶生四鞭毛) (石莼,双层细胞) ↓ ↑ 配子体 ↑ ↓

↑ 配子(同型,具顶生双鞭毛) ↑ ↓ ←----------------------------------合子(异宗同配) 17.写出紫菜的生活史:

配子体----------→精子囊-------→精子(无鞭毛) (紫菜,单或双层细胞) ↓ ↑ ↘ ↓

↑ 果胞-------------------→卵----→ 合子(减数分裂)→果孢子(8个) ↑ ↓

↑ 壳斑藻(丝状) ↑ ↓ ↑ 壳孢子

↑ (秋天)↙ ↓ (夏天) ←--------------------------------------------------- 小紫菜←=→单孢子 18.写出蕨的生活史:

孢子体→孢子囊→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孢子→配子体→精子囊→精子

28

搜索更多关于: 植物学上册复习题及答案 的文档
植物学上册复习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zoxr3e3i25ap1d1l9h8_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