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6:21:4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替换,就能造出新的句子。组合的实现依托于聚合,而聚合类的归并又是源于具体的组合。

三、语法单位 1、语素

1)什么是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的单位。 2、词

1)什么是词

词是造句时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2)词的辨析

“独立运用”把词和语素区别开来: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但是,语素并不一定都能够独立运用:自由语素可以独立运用,因此,自由语素是词;黏着语素不能独立运用,必须和其他的语素合在一起,才能运用,因此,黏着语素不是词。 词一定能够自由运用,独立成句。 3、词组

1)什么是词组

词组是词的组合,它是句子里面作用相当于词而本身又大于词的单位。词组由词构成,词组和词组也可以构成新的词组。 4、句子

1)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是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最小单位,是语法分析的最大单位。

句子基本特征有两个:一是表达相对完整的意思,二是有完整的语调。

第二节 组合规则

一、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 1、词的构成

1)词由语素构成,一个语素可以成词,有的需要两个或多个语素组合成词。“火”单语素、“朋友”双语素、“火焰山”三语素。

2)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作用把它们分为词根和词缀

词根: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体现出来的。它可以单独成词,也可以彼此组合成词。汉语绝大多数词都是由词根构成的。

词缀:是只能粘附在词根上的语素,它本身不能单独成词。

3)词缀根据功能分为:派生词缀和屈折词缀 派生词缀和屈折词缀的区别:

(1)派生词缀:粘附在词根语素上构成新词,也即增加了新的词汇义内容或改变了词的类别归属。work---worker read---reader

屈折词缀:粘附在词根语素上只改变了词的形式,不能构成新词,增加的只是表示句法范畴的意义,并不改变词的类别归属。work---works(第三人称单数)/worked/working、book---books

(2)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词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根据组成词的语素的类别,又可分为复合词和派生词两类。

A.复合词:由词根语素按照一定的方式构成的词。构成复合词的规则称复合词构词法。复合词有五种基本构词法:

陈述式:地震 偏正式:鸟瞰 支配式:司令 并列式:朋友 后补式:看清

还有两种特殊形式—承接:报考 兼语隐含式:请教

B.派生词:由派生词缀附加在词根上构成的词。构成派生词的规则叫做派生构词法,或叫附加法。

前缀式:老虎、小王、第一、阿姨、 中缀式:稀里糊涂

后缀式:记者、人员、上家、桌子

汉语从语素到词扩大了五倍的数量。掌握语素和构词法,是以简驭繁,有效扩大词汇量的一种方法。

二、词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汉语构词造句有五种语法形式:主谓、述宾、偏正、联合、述补 每种语法形式都有一定的语法意义: 主谓——陈述; 述宾——支配; 偏正——修饰;

联合——并列或选择; 述补——补足。

三、组合的层次性

组合的层次性指的是语法单位在相互组合时不是简单的线性排列,而是一层一层套合起来的。

四、组合的递归性和开放性 组合的递归性:就是语法的递归性,重复使用同一条规则以便生成无限的新语句和无限长(在理论上可能的)的句子。

第三节 聚合规则 一、词类

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前面我们讲了语法的组合规则,通过组合,数量不多的规则和有限的语素组合成词,词又组合成词组和句子,最终创造出无限多的话语。

语法的聚合规则是语法单位的分类和变化的规则。具有相同语法特征的单位总是聚合成类,供组合选择。 1、什么是词类

词类是按照词在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即句法功能分出来的类。在一种语言中,凡是能在同样的组合位置中出现的词,它们的句法功能相同,就可以归成一类。 3.划分词类的标准

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划分词类主要依据句法功能标准。 1)功能标准:

词的功能:指的是词的句法功能,既词在句子结构组合中表现出来的功能特征,包括组合能力和充当句子成份的能力,是词的语法特征的本质体现。

词的组合能力就是一些词能和哪一些词相结合,不能跟哪些词相结合。(与其他的词的组合)

充当句子成份的能力指的是一种更大范围内的分布能力。(在句子中的分布)在句子中可以占据什么位置的能力。

2)形态标准:根据词形变化来确定词类。汉语没有形态变化,英语中的时态、体态变化。

3)意义标准:根据词的意义来确定词类。表示实际明确的意义是实词,没有明确意义,只有语法意义的是虚词。

二、形态

1、什么是形态

在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词形变化,或叫形态。汉语没有词形变化。

三、语法范畴

1、什么是语法范畴:词形变化所表现的语法意义的聚合就叫语法范畴。 book-books(语法意义:单数-复数) good-better-best(语法意义:比较级)

2、语法范畴的形式:性、数、格、时、体、态、人称等

1)性范畴:指名词的分类,即在某些语言中表示人或事物有关性属的一组特征。一般分阴性、阳性。俄语、德语名词有阴性、阳性、中性三套变格的方式,法语有阴性和阳性两种。名词具有的性范畴是词在入句前就已经确定了的。语法范畴中的性和生物属性中的性是不同的,如德语中的“妇女”和“少女”都属于中性名词。

2)数范畴:即表示事物数量的一组特征,一般包括单数、复数,如英语、俄语。属于名词、代词的范畴。

我国景颇语、佤语的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和复数三种形式,有的语言还有单数、双数、三数和复数四种形式。

数的范畴多用于名词、代词。现代汉语人称代词加“们”表示复数。俄语的动词、形容词,英语的动词也有数的范畴,为的是与有关的名词或代词在数上取得一致。

3)格:即表示名词、代词与其他词的语法结构关系,格直接体现名词或代词在句中的句法功能。不同语言中格的数量是不同的,英语的名词只有通格和所有格两种,芬兰语有20几种。英语的代词有主格、属格、宾格三种。

4)体: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俄语有完成体和未完成体,英语有普通体、进行体和完成体。

5)时: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以说话的时刻为准,分为过去、现在、未来,是动词的语法范畴。

6)人称: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一致关系的一组特征。如英语动词词尾加“s”表示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

有的语言中第三人称还分近指和远指。 He often comes here.(他常到这里来。)

7)态:也称语态,表示动作和主体的关系。是动词具有的语法范畴,一般分为主动态和被动态两种。主动态表示主体是动作的发出者,被动态表示主体是动作的承受者,谓语动词会

有相应的变化。

John is writing a letter.

A letter is being written by John.

性、数、格是名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时、体、态、人称是动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

第四节 变换 一、变换和句型

2、变换分析采用的手段:移位、删除、添加、替换、改变语调等几种手段。

1)成分移位:我看完了书。——书我看完了。 2)增添成分:今天天气好。——今天天气好吗?

3)删除成分:支持的是党委王书记。——支持党委王书记。 4)替换成分:今天他去上海。——今天谁去上海? 5)改变语调:他今天不高兴。——他今天不高兴?

第五节 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 一、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 2、语言的形态类型

按照语言中的词有无形态或有何种形态,可以把世界上的语言分成若干类型,这种类型叫形态类型。19世纪西方人根据语言的语法结构特点将世界上的语言分成四类:孤立语、屈折语、黏着语、复综语。

(1)孤立语:又叫词根语。汉语属于这种语言类型。 孤立语的特点主要是:

1)很少有词形(形态)变化,复合词(词根与词根组合构词)多,派生词(词根与词缀组合构词)少;

2)词序严格;我吃饭/饭我吃/饭吃我 3)用词序和虚词来作为主要的语法手段。“父亲的书。”父亲和书的领属关系就用虚词“的”来表示。

(2)屈折语:以印欧语系诸语言为代表。英语、俄语。 特点:

1)有比较丰富的词形变化,利用词的屈折(包括内部屈折和外部屈折)作为主要语法手段来表示词的语法意义;

man(单)men(复) foot(单) feet(复)——内部屈折 book(单)books(复)——外部屈折

2)屈折语的词尾必须和词干结合在一块才有意义,脱离词干,词尾就不能独立存在; working -ing worked -ed 3)词尾多义。

He often comes here.(他常到这里来。)

动词词尾加“s”表示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

(3)黏着语:以土耳其语、维吾尔语、日语为代表。 特点:

1)也有丰富的形态变化,但无内部屈折,表示语法意义要通过添加词尾语素实现;

搜索更多关于: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的文档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zpry2q9yk2xc786b4a94zk8m0hvkq00s0y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