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白话”,称知识分子说的为“字儿话”,这实际上也是对社会方言的一种通俗的说法。 27.地域方言
由一种语言分化而来的地域变体称为地域方言,简称方言。“方言”是一个总的概念,在它下面还可以分出各种“次方言”,在“次方言”下面又可以分出各种“土语”。 28.亲属方言
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我们称它们为亲属语言。例如汉语和藏语来自史前的原始汉藏语,它们同出一源,是亲属语言。 29.谱系分类
根据语言是否来自同一语言的分化及分化的辈分等级而对语言做出的分类。 30.借词
借词也叫音义外来词,它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如英语中的telephone借子到汉语中是“德律风”,其音义都来自英语。借词是民族关系的一种见证,是研究民族发展史的一项重要材料。借词在语言历史的研究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1.语言联盟
语言联盟即“语言的区域分类”。是指一片地理区域内的不同语言不仅在词汇上相互有大量的借代,而且在语音、语法系统的结构格局、结构规则方面也十分相似,但各语言仍有相当数量的核心词跟彼此不同。 32.语言替换
语言换用也称“语言替代”或“语言融合”,是不同民族在长期接触或融合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的是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转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 33.语言底层
在语言替换的过程中,换用的强势语言会留下被替换语言的痕迹,这类痕迹通常称为语言底层。 34.共同语
共同语是社会打破地域隔阂、走向统一时出现的一种语言形式,是在一种方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通用的语言。 35.洋泾浜
“洋泾浜”是当地人在和外来的商人、水手、传教士等打交道的过程中学来的一种变了形的外语。“洋泾浜”的共同特点是:语音经过当地语言音系的适当改造,语法规则减少到最低限度,词汇的项目比较少,往往要借助于迂回曲折的说法指称事物。 36.克里奥耳语
混合语是由洋泾浜发展而来的一种有声交际工具,是一种建立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系统基础上形成的并被特定的言语社团作为母语学习使用一种语言。洋泾浜的特点之一在于它是一定场合下使用的特殊语言,没有人把它当作母语来学习使用。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它也可能被社会采用为主要的交际工具,由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洋泾浜就变成了混合语,又叫克里奥耳语(Creole,是混血儿的意思)。 37. 历史比较法
历史比较语言学就是比较方言和亲属语言的共时差异重建语言史的一门学科。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语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拟测原始“祖语”的方法,叫作历史比较法。 38.语法化
语法化是指这样一类变化:词汇性成分逐渐变为语法性成分,非语法范畴变为语法范畴,语法性较低的成分变为语法性更高的成分。例如,动词变为介词,话题变为主语,介词变为连词等等。 39.重新分析
结构的重新分析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两个结构,从表层看,所出现的语词与词序完全一致,但语词之间的结构层次或/和关系却变化了。也可以说,结构的重新分析,是指语法结构在外部形式不变的情况下被赋予与原先不同的理解。重新分析改变了一个语言形式的底层结构,但不改变其表层显示。比如古代汉语的指示代词“是”被重新分析为系动词,汉语的“被”从动词被重新分析为表示被动的助动词,等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