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22:09: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紫红色厚层状泥质粉砂岩为工程区的下伏基岩。

(6)强风化泥质粉砂岩(K1h):紫红色,岩芯较为破碎,表层30-50cm具粘性土特征,其余岩芯呈风化碎石块状,块度3~7cm,风化裂隙发育,产状紊乱不规则。该层推荐容许承载力400~500KPa。

(7)弱风化泥质粉砂岩(K1h):紫红色,岩芯一般呈碎石状、柱状,节理裂隙较少发育。该层推荐容许承载力1000-1200KPa。

本次主要对(3)粉土、(5)层圆砾层进行取样并统计。 水文地质条件

a、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及运动规律

本次治理河道堤防沿线多为第四系松散冲、洪积层,河床内基岩基本不出露,地下水类型主要为赋存于第四系土层、砂砾(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和贮藏于浅部风化基岩内的基岩裂隙水。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河水的补给,随季节变化明显,往低处排泄于冲沟、河道。

b、土体的渗透性

为了解各土层的渗透性,本次勘察对上下游堤基中的第四系冲、洪积覆盖层,主要为(粉土层、粉细砂、圆砂层)。

根据现场注水试验,依据相关规范,各土层渗透性如下: 1)细砂: k=×10-1cm/s,强透水性土层; 2)粉土层:k=×10-4cm/s,中等透水性土层; 3)圆砾层:k=×10-0cm/s,极强透水性土层。 c、基岩的渗透性

岩石透水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基岩断裂构造发育程度和规模大小及风化深度。强风化基岩,风化裂隙、节理发育,且产状紊乱,一般张开,

岩层透水性强。弱风化基岩,岩体相对完整,裂隙较少发育,岩层透水性差。微风化基岩,岩体完整,裂隙不发育,多短小闭合,延伸不远,基本不透水。

通过基岩两个钻孔的两段压水试验,了解基岩层的透水情况,具体成果见表。

表 基岩压水试验成果表 位置 左岸 右岸

试段深度 ~ ~ 试段高程(m) 段长(km) 试验lu值 ~ ~ 地下水及地表水水化学分析试验成果见表,地表水、地下水矿化度都小于L,Ph值在~之间,地下水类型为HCO3-Ca-Na型水。根据相关规范判定,地下水和地表水对砼均不具侵蚀性。

表地下水及地表水水化学分析试验成果表 阳离子含量 取样 地点 K+ +Na +阴离子含量 2硬度 -气体含量 游离 CO2 侵蚀性CO2 矿化度 水对混凝土侵蚀性评价 Ca+ 2Mg+ Cl -SO4 2-HCO3 总硬度 德国度 PH值 水化学类型 mg/L 率水 mg/L mg/L HCO3-Ca-Mg型水 无 30 d 、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 1) 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根据野外勘察的原位测试以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分析,提出各岩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fk、压缩模量ES、饱和抗剪强度(粘聚力c、内摩擦角Φ)指标建议值见表。

基岩钻孔岩芯取代表性岩样送黄山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做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根据室内物理力学试验成果,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并参照和类比有关工程资料,提出坝址区岩体主要力学性参数建议值见表。

表 各土层fk、ES、C、Φ推荐表 饱和抗剪强度 fk(Kpa) Es(Mpa) c(kpa) φ(°) 140 120 200-350 350-500 1000-1200 - - - 17 - - - - 15 32 41 - - 岩土层名称 (3)粉土 (4)细砂 (5)圆砾层 (6)强风化粉砂质泥岩 (7)弱风化粉砂质泥岩 岩性 泥质粉砂岩 风化 程度 饱和 抗压 Mpa 表 岩石主要力学指标建议值表 变形 抗剪断强度 抗剪断强度 抗剪强度 模量 泊松(砼/基岩) (岩体) (岩体) 比 Gpa f' c'(Mpa) f' c'(Mpa) f 弱风7 化 微风10 化 33泥质粉砂岩:干容重 KN /m;湿容重 KN /m;软化系数:kd=。 2)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与评价 (1)边坡稳定问题

河流沿线地基主要为(3)层砂类土层、(4)层粉细砂层、(5)层砾石层(夹中粗砂),河床两侧边坡抗冲、抗渗性差,经多年的水流冲刷,两岸边坡逐渐变缓,多长有杂草、杂树,对洪水具有较好的防冲刷作用,

右岸5+~0+间有断续浆砌石挡土墙及简易挡墙。如对河流采取清淤或清淤,冲洪积层边坡易产生失稳,同时已有的浆砌石挡土墙基础暴露于地表,易产生垮塌,需采取砌石挡墙等处理措施。

(2)堤基渗透稳定问题

河道沿线土层分布具典型山区河流特点,透水性较强的砂性土及砾卵石分布广泛,且其抗冲刷能力较差,对于右岸已建挡土墙及简易堤防段,洪水期堤基在砂类土及含砾中粗砂夹卵石地质结构段存在流土型和管涌型两种渗透破坏的可能。

率水河段河道整治工程地基地质结构以多层结构以及双层结构为主。(3)层砂类土层、(4)层粉细砂层、(5)层砾石层(夹中粗砂),在河床两侧普遍分布,在两岸阶地及高漫滩有一定厚度,河床段下伏基岩埋藏不深,拟建堤防段基本不存在抗震稳定问题和特殊土引起的问题,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现状及存在问题

项目区现状

1)河道现状

根据黄山市休宁县流口镇人民政府提供的相关资料及现场调研,部分堤防堤顶高程不足,堤身普遍单薄,边坡陡;堤身填筑质量差,砂堤砂基缺乏防渗处理,洪水时极易发生堤基、堤身渗透破坏;外坡基本无防护设施,抗冲刷、抗风浪能力弱;淤积严重,多年未实施清淤,萎缩严重,行洪能力逐步降低;河道基本无护岸设施,岸坡刷脚、河势不稳;生产建设项目随意侵占河道现象严重,采砂乱挖、乱堆,影响行洪。

2)排水现状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zsl70539f8c83h0epna2cg5h8inz6016ad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