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1年五年制病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3:44: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瘀血:器官或局部组织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

心力衰竭细胞:巨噬细胞吞噬了红细胞并将其分解,包浆内形成含铁血黄素,此种细胞称为心衰细胞。

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因严重淤血呈暗红色,两个或多个肝小叶中央淤血区可相连,而肝小叶周边肝细胞因脂变而呈黄色,致肝切面出现红黄相间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称槟榔肝。

肺褐色硬化:慢性肺淤血时,肺质地变硬,肉眼呈棕褐色,称为肺褐色硬化。

血栓形成/血栓:活体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白色血栓:常位于血流较快的心瓣膜、心腔内、动脉内,静脉血栓中白色血栓位于延续性血栓的起始部,表面粗糙质实,镜下主要由血小板及少量纤维蛋白构成。

红色血栓:主要见于静脉内,当混合血栓逐渐增大并阻塞血管腔时血栓下游局部血流停止,血液发生凝固成为延续性血栓的尾部。镜下见在纤维蛋白网眼内充满血细胞,其细胞比例与正常血液相似。新鲜时湿润有一定弹性,与血管壁无粘连,与死后血凝块形似。经过一定时间后由于血栓内的水分被吸收而变得干燥无弹性,质脆易碎易脱落形成栓塞。

透明血栓(微血栓):发生于微循环的血管内,主要在毛细血管,由嗜酸同质性纤维蛋白构成,最常见于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混合血栓:静脉血栓形成血栓头部后,导致连续血小板小梁状凝集堆形成,小梁间血液凝固,构成肉眼观察时呈灰白色和红褐色层状交替结构,称为~,为静脉内延续血栓的体部。镜下主要为淡红色无结构的分枝状或不规则珊瑚状的血小板小梁和充满小梁间纤维蛋白网的红细胞所构成,血小板小梁边缘可见有中性粒附着。

再通:在血栓机化过程中,由于水分被吸收,血栓干燥收缩或部分溶解而出现裂隙,周围新生的血管内皮细胞长入并被覆于裂隙表面形成新的血管,并相互吻合沟通,使被阻塞的血管部分地重建血流,这一过程称为~。

血栓机化:由肉芽组织逐渐取代血栓的过程,称为~。

栓塞: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 栓子: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

梗死: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

贫血性梗死:当梗死灶形成时,从临近侧支血管进入坏死组织的血量很少,故称为~。 出血性梗死:肺肠等组织结构疏松且侧支血循丰富的脏器,单纯动脉栓塞一般不引起梗死,往往因静脉淤血而有效侧支循环不能建立时才发生梗死,此时梗死有明显出血呈红色,故称为~。

败血性梗死:由含有细菌的栓子阻塞血管引起。常见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含bac的栓子从心内膜脱落,顺血流运行而引起相应组织器官A.栓塞所致。梗死灶内可见有细菌团及大量炎细胞浸润。

1. 何谓淤血?简述引起淤血的原因。

2. 试述慢性肺淤血和慢性肝淤血的原因和病理形态改变。 3. 试述血栓形成的过程和结局。

4. 以大手术后卧床不起的病人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为例,分析血栓形成的可能条件,及

5. 6. 7. 8. 9.

其发生的后果。

什么是栓塞?试述栓塞的类型及其后果。 栓子的运行途径有哪些?

何谓梗死?试述引起梗死的原因和形成条件。

以肾(脾)梗死和肺(肠)梗死为例,比较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的异同。 讨论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四种病理变化的相互关系。

炎症

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 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纤维蛋白原等蛋白质和各种炎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体表和粘膜表面的过程。

趋化作用:指白细胞沿浓度梯度向着化学刺激物做定向移动。 趋化因子:具有吸引白细胞定向移动的化学刺激物。 调理素:一类能增强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蛋白质。

菌血症: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但全身无中毒症状,可从血液中检查到细菌。

毒血症:细菌的毒性产物或毒素被吸收入血,临床上出现高热和寒战等中毒症状。 败血症: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后,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和病理变化。 脓毒败血症:化脓菌引起的败血症可进一步发展为脓毒败血症,除败血症表现外,可在全身一些脏器产生多发性栓塞性脓肿。

浆液性炎:以浆液渗出为其特征,浆液性渗出物以血浆成分为主,同时混有少量中性粒和纤维素,常发生于粘膜、浆膜和疏松结缔组织。

假膜性炎:发生于粘膜的纤维素性炎,渗出的纤维蛋白、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共同形成假膜,覆盖于黏膜表面,称之~。

化脓性炎;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点的炎症,多由化脓菌感染所致。

脓肿:为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特征是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浓液的腔,主要由金葡菌引起。

蜂窝织炎:指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常发生于皮肤、肌肉和阑尾,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窦道:由坏死形成的、开口于表面的深在性盲管称为~。 瘘管:两端开口的通道样坏死性缺损称为~。

肉芽肿性炎:是一种特殊性增生性炎,以肉芽组织形成为特点,多为特殊类型的慢性炎症。

肉芽肿:由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细胞,在局部浸润增生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炎症介质:介导或引起炎症反应的一系列化学因子。

炎性息肉:是在致炎刺激因子的长期刺激下,局部黏膜上皮、腺体及肉芽组织增生形成的突出于粘膜表面的结构。

炎性假瘤:慢性炎症持续存在引起纤维结缔组织、血管等组织在局部增生形成瘤样病变。 渗出液:

脓液/脓细胞:脓性渗出物称为脓液,是一种浑浊的乳凝状液体,呈灰黄色或黄绿色,脓液中的中性粒细胞除极少数仍有吞噬能力外,大多数已发生变性和坏死,称为脓细胞。

一. 问答题

1.炎症的防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试述各种炎细胞名称、功能、常各自出现在何种炎症? 3.炎症时渗出物中有哪些主要成分?有何生物学意义? 4.试比较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区别。 5.急性炎症过程中白细胞的渗出过程?

6.急性炎症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其常见部位及病理变化和结局。

7. 何谓化脓性炎症?常见的化脓性炎症有哪几类?各举一例说明其病变特点。 8. 纤维素性炎症可以发生在哪些部位?其病变和转归如何? 9.试比较脓肿与蜂窝织炎的异同点。

10.何为肉芽肿性炎?肉芽肿可分为几种类型?学过的疾病中哪些有肉芽肿形成?简述各肉芽肿的形态特点。

11. 简述炎症介质的种类及其主要作用。

2011年五年制病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zsvy42jbh8xswn2y1bo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