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我国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作者:王厚香 戴春阳 吴 昊 来源:《新闻世界》2010年第07期
【摘要】本文结合了全球化语境下国内外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与失败案例,分析我国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受众定位模糊、本土文化资源挖掘不深、创新精神缺乏、动画产业链不完整、动画技术不成熟、各环节人才缺失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尝试从受众定位、本土文化资源、题材、艺术、产业发展、技术、人才、新媒体等方面提出我国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关键词】中国动画电影 跨文化传播 问题 策略
“全球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关键词,成为中国电影置身其中的宏大现实背景。①在此背景下,国外动画电影《花木兰》、《功夫熊猫》等等成功登陆中国,迅速占领我国动画电影市场。而我国原创动画电影则仍在为能否收回成本担忧。面对这样的窘境,我们不得不思考,我国动画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哪些问题?又应采取何种应对策略来顺利实现我国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一、我国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1、受众定位模糊
一部影片传播的成功与否,受众定位至关重要,只有将目标受众定位准确,影片才能有的放矢,取得成功。要想走出国门成功实现跨文化传播,得到国内受众认可是基础。《功夫熊猫》在美国本土首映周末便以6000万美元的成绩拿下周末冠军,不难看出,影片并没有放弃国内受众,影片还是更了解美国本土受众的口味,尽管用中国元素加以包装但内核仍旧是美国的。本土放映成功后,立即转战中国,成绩也是令人满意的。而我国动画电影受众定位太过模糊,努力将成人囊括进受众的行列,但结果是大人看了嫌幼稚,小孩看了嫌深奥。 2、本土文化资源挖掘不深
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国外动画电影都是运用中国的文化资源来进行包装而取得成功的,例如《花木兰》取材于中国人尽皆知的木兰替父从军的传统故事,《功夫熊猫》更是利用了在中国文化中具有象征意义的各种动物作为动画人物的原型。而我国的动画电影,没有能够深入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