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绍夔因为发现“ ”的现象,所以消除了罄自鸣的情况,让僧之疾痊愈,我们在佩服绍夔之余,懂得了 的道理。(4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9分)
“能忍”而后有所为
陈鲁民
①学者张中行在《婚姻》一文中说:“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分等级,婚姻也是这样。以当事者满意的程度为标准,可分为四个等级:可意,可过,可忍,不可忍。”单说这“可忍”,虽不大好听,但却是求实之言,有了一个忍字,就能相互包容,求同存异,化解矛盾,把日子过下去。至于“不可忍”,分道扬镳就是最好出路。
②词作家乔羽也用了个“忍”字来诠释自己的婚姻保鲜秘诀。1994年6月19日,乔羽、佟琦这对恩爱夫妻迎来了结婚四十周年纪念日。有记者问:“你们两个在许多方面都差异极大,怎样走过40年呢?”乔羽回答:“如果说实话,我只有一个字——忍。”夫人赶紧补了一句:“我有四个字:一忍再忍。”一个“忍”,一个“一忍再忍”,两人一晃就大半辈子过去了。可见,忍是夫妻相处的最好润滑剂。 ...
③能忍,不仅有益于夫妻和睦,同样也有益于大家庭里父母、子女、婆媳、翁姑之间的和谐相处。《旧唐书》记,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合家九百人,父慈子孝,兄友弟和,夫正妇顺,姑婉媳听。唐麟德二年,高宗与武则天率文武大臣去泰山封禅。路过寿张,慕名过访。问张何能九世同居?公艺答:“老夫自幼接受家训,慈爱宽仁,无殊能,仅诚意待人,一‘忍’字而已。”高宗连连称善,并赠绢百端,以彰其事。现如今,能三代人和睦生活在一起的都不多,原因无他,就是彼此之间不能忍,不同的习惯、嗜好、秉性、脾气,都会使亲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忍无可忍”。
④能忍,对个人事业的成功有巨大帮助。能忍,不仅能忍出 ;能忍,还能忍出 ;能忍,更能忍出 。司马迁对宫刑带来痛苦和屈辱的忍耐,终著《史记》一书,完成梦想;蔺相如对廉颇一忍再忍,就忍出了大局为重的高风亮节;邓小平对“三起三落”的隐忍坚韧,终于等来了云开雾散大显身手的历史关头。
⑤斗争年代,大凡有作为的人,都深谙“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昔日,文王忍得丧子之痛,孙膑忍得膑脚之羞,勾践忍得尝粪之耻,后来皆成就大业。倘若当时不能忍,文王肯定回不来西岐,孙膑必然逃不出虎口,勾践也得不到赦免,哪还有后来的卷土重来,咸鱼翻身?忍,能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能麻痹对手,令其放松警惕;能出其不意,给予其突然一击,打败对手。面对一时强大对手,能忍,也是一种克敌制胜的斗争策略。
⑥因此,能忍然后才能有所为。但忍不是无原则的、无限度的、无目的的,为忍而忍,一味忍让,也未必是好事,那可能就真正成了软蛋、熊包,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14.填入第④段空格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机遇 抱负 胸怀 B.抱负 胸怀 机遇
C.胸怀 抱负 机遇 D.胸怀 机遇 抱负
15.第②段加点词语“润滑剂”,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16.文章围绕 的观点,由浅入深,从四方面加以论证: (1) ; (2) ; (3)论证了“能忍”对个人事业的成功有巨大帮助; (4) 。(8分) 17.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引用学者张中行在《婚姻》一文中的一段话,引出了本文的论题“忍”。 B.第③段划线句,分析“三代人和睦生活一起不多”的原因,这是从反面论述。 C.第⑤段连用了文王、孙膑、勾践三个事例,构成排比句式,使论述更有气势。 D.本文论述了“忍”在生活工作中的重要性,所以凡事都应忍,方能有所作为。 18. 如果把下列文字放到上文中,你觉得放入哪一段合适?请简述理由。(4分)
韩信年青时仗剑过于淮阴街头,被几个市井无赖拦住去路,为首的是当地的一个屠侩。那人挑衅要韩信从他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为了成就志向,没有硬拼,忍辱从他裤裆下钻过去。后来辅佐刘邦建立汉朝,成为开国功臣。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1分)
我的民工父亲
①父亲在乡下的时候,时常想念城里,其实,父亲是想念城里的儿子。父亲在城里的时候,时常念叨乡下,其实,父亲是念叨乡下的那帮子哥们。
②这几年,父亲乡下的那帮子哥们都来城里打工了,于是,父亲就卷起铺盖,朝着城里走来。 ③父亲不住在城里的儿子家,而是来到城里的建筑工地上,和他的哥们儿住在了一起。白天,父亲和他的哥们在工地上干活,晚上,父亲和他的哥们在工棚里聊天。如果想念儿子了,父亲只需要两元硬币,一元投给公交车,是去,另一元还是投给公交车,是回。
④我去工地看望父亲的时候,没敢开车,因为父亲是个小气的人,所以也和父亲一样为公交事业做了两元的贡献。
⑤在工棚里,我看到了父亲休息的板床,父亲的被褥有些单薄,秋风渐凉,工棚又不严实,到了晚上,寒意肯定会乘着夜色袭击父亲,并且,父亲还有关节炎的毛病。工地附近就有超市,我为父亲买了一条被子,被子是鹅黄色的,暖融融的。我把被子给父亲送去的时候,父亲喜得脸上绽满了桃红。
⑥我早就说过,父亲是个小气的人,无论是在乡下还是在城里。秋末,当我再次来到工地的时候,在
父亲的板床上,那条新被子安稳地摆放在角落里,父亲根本没舍得用。我对父亲说:“天这么凉了,怎么不用呢?”父亲笑笑说:“还不冷,等上冻了再用。”
⑦今年冷得早,冬初,就上冻了。我对小气已经成为恶习的父亲很不放心,抽空又赶到了工地。令人欣慰的是,那条被子没有闲置角落里,可是很快我又发现,那条被子根本没在父亲的床上。我真的生气了,责怪父亲:“新被子让你卖掉了?”父亲浅浅地一笑,摇了摇头。
⑧父亲的姿势和表情让我莫名其妙,后来,还是父亲的伙伴们帮我解开了疑云。父亲把新被子送给了“小山东”。“小山东”是山东人,家里穷,小小年纪就出来打工,来的时候,仅仅带了一条薄被子,所以,父亲把被子送给了“小山东”。后来父亲解释说,小孩子皮薄骨嫩,不禁冻。
⑨对于父亲的解释,我既啼笑皆非,又无话可说,只是觉得父亲管的挺宽的,从河南管到了山东。 ⑩没办法,冷风中,我又为父亲买了一条被子。临走的时候,还塞给父亲一部手机,并教给他使用的方法,我告诉父亲,因为工作忙些,来工地看他时间可能会少些,有什么事情或者需要啥的,打个电话就行了。此时的父亲,脸上又绽满了桃红,嘻嘻笑着说:“咋想这样周到呢。”我回了一句:“谁让你是父亲呢。”
⑾过了两天,我就给父亲打电话,可是父亲关机了,隔了一天,再打,还是关机,以后打了多少次,父亲一直都是关机。我知道,父亲关机的原因一定是为了节省电话费,说来说去,还是源于父亲的 (A.性格 B.习惯 C.劣根):小气。
⑿父亲生日那天,我准备把父亲接过来,好吃好喝一顿,我试着拨打父亲的手机,居然通了。我说:“老爸啊,你猜今天是个啥日子?你的生日——”我的话还没说完,对方传来一个怯怯的声音:“你打错了,打错了——”我看了看号码,没错呀。我明白了,一定是父亲错了。
⒀不出所料,是父亲把手机送给了“小安徽”。“小安徽”是父亲工地上的一个小伙子,安徽人。他牵挂乡下的对象,常常到外面的话吧给对象打电话。父亲为了方便“小安徽”打电话,就把手机送给了他。看看吧,父亲又从河南管到了安徽。
⒁我忽然觉得,父亲不仅是个小气的人,还是个大方的人。
19.第⑤和⑩两段都刻画了父亲的脸上“绽满了桃红”,但原因不完全相同,第⑤段是因为 ,第⑩段是因为 。(4分)
20.联系语境,第 ⑾段画线处可填入的词语是 ,理由 。(4分) 21.第⑧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1) ; (2) 。(6分) 22.下列对⑤—⑩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父亲住的工棚并不暖和,但他一直不用被子,是因为他舍不得用。 B.对父亲送被子给“小山东”,“我”非常理解,也赞成父亲的做法。 C.“我”给父亲买被子,并提醒他用被子,写出“我”对父亲的关心。 D.父亲起初不说出被子送给“小山东”的真相,是担心“我”不同意。
23.文章最后一段能否删去,说说你的理由。(4分)
三、综合运用(1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24—26题(10分)
校园绿化
校园是师生活动的天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校园,不仅为师生创造一个优美、安静、舒适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也陶冶着师生的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 24.目前,校园绿化的主要两项功能是 、 (4分) A.可以柔和光线,适当地保护学生的眼睛。 B.降低风速,阻挡风沙。
C.展现校园文化气息,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D.提升学校外部形象,扩大学校的知名度。 E.净化校园空气,美化校园环境。
25.为了爱护校园绿化,提高师生的护绿意识,学校向广大学生征集爱护绿化宣传语,许多宣传语句式工整,朗朗上口,富有韵味,如:手上留情花自香,脚下留意草如茵;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请你也模仿写一则爱护绿化的宣传语。(2分)
26.教室内要建立植物角,你觉得下面哪种植物最适合,并阐述理由。(4分)
A.绣球花 著名观赏植物,其伞形花序如雪球累累,簇拥在椭圆形的绿叶中,煞是好看。 接触绣球花会出现皮肤过敏或发生皮肤瘙痒症。
B. 吊兰 叶片细长柔软,四季常能吸收空气中有毒气体。 花小而白,往往会被人们忽视。 C. 君子兰 文雅俊秀,有君子风姿,花朵赏心悦目。能净化空气。 生长要求比较高,种植要有一定技术。 绿。养殖容易,适应性强,受人喜爱。叶片如碧玉琢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