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完整版)文言虚词“与”练习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5 22:35: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与”

一、解释下列句中虚词“与”的意义和用法。

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君安与项伯有故 去时里正与裹头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蜩与学鸠笑之 与人刃我,宁自刃

3、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则与一生彘肩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蹇叔之子与师。 (《蹇叔哭师》) 4、无乃尔是过与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5、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1

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虚词

吾与徐公孰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冯婉贞》) 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 (《童区寄传》)

总结:

二、实战练习:

朝过夕改,君子与(1)之,吾亦赞同。然今人与(2)古人孰智,庙堂与(3)坊间之识,相去甚远。为国者,与(4)清 廉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身体力行,事乃成。今恩足以及外夷,而功不至于彼百姓者,独何与(5)?吾等与(6)君建言,又恐君自与(7)吾复算耳。

1、 2、 3、 4、 5、 6、 7、

一、

1、介词。和,跟,同。给,替。

2、连词。(1)表并列。和。(2)表选择。与其。

3、动词。给予,授予。结交,亲附。赞许,同意。参加,参与。 4、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5、【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与其坐着等死,哪如奋起抵抗拯救我们村庄。(《冯婉贞》)

二、

(1)动词,赞许。

(2)与“孰”组成文言固结构“与……孰……”,相当于“跟……比较,哪一个……”。

2

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虚词

(3)连词,表并列,和,跟,同。 (4)动词,结交,亲附。

(5)通“欤”,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呢。

(6)介词,表施动者发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相当于“为”。 (7)介词,和,跟,同。 译文:

(一个人如果)在早上犯了过错到晚上就能改正,(那么)君子就会赞许他,我也赞同。但是,现代人与古人谁更有智慧,(对此)朝廷与百姓的认识,相差很大。治理国家的人,亲近清正廉明的彬彬君子,远离奸邪而善于谄媚的小人,(凡事)以身作则亲身实践,事业才会成功。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惠及外邦,但却不能到达本国百姓那里,(这)唯独是为什么呢?我们给您提建议,又害怕您跟我们算账啊。

3

搜索更多关于: (完整版)文言虚词“与”练习及答案 的文档
(完整版)文言虚词“与”练习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zxxc8qacr10e609m87w9sc9l3ppnv019z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