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因炭疽病死亡的动物尸体不能解剖?发生炭疽病后如何处理? 答:炭疽死亡的动物尸体不能解剖是因为:
(1)炭疽是各种家畜、野生动物共患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人可经皮肤局部感染而造成死亡。 (2)病死畜体内及其排泄物常含有大量菌体,当尸体处理不当,形成大量有强大生命力的芽孢污染土壤、水源、牧地等则可成为长久的疫源地。
处理:当病畜诊断确定为炭疽后,应立即上报疫情,划足疫区,封锁发病场所,实施一系列防疫措施。病畜隔离治疗,可疑畜用药物防治,假定健康群应紧急免疫接种。 三、猪瘟的主要临床特征和主要病理变化有哪些?
答:症状:体温升高41℃以上,食欲废绝,有脓性结膜炎,鼻盘干燥,行动缓慢,背腰拱起;常挤卧一起;初便秘后下痢,耳根、腹下及四肢内侧皮肤上有暗红色出血点;阴茎鞘积尿,呈浑浊白色液体,具恶臭。 病变:主要为出血性败血症和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变化。全身皮肤、浆膜、勃膜和实质脏器有程度不同的出血点,以肾脏和淋巴结最常见。淋巴结边缘出血,断面呈大理石样花纹;肾脏呈土黄色,表面有多量针尖大暗红色出血点。脾脏边缘有呈球状梗塞性坏死灶,色黑而隆起。肠管的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变化主要在大肠,尤其在回肠口附近呈轮状、扣状溃疡(扣状肿)。 三、动物检疫常用的方法有:
(1)流行病学调查法。主要应了解当地和邻近地区过去和现在发生疫病的情况,动物疫病的一般和特殊症状,发病率、病死率和死亡数,发病动物的年龄和发病的季节性,疫病的病程经过,治疗的方法和效果,免疫接种情况。综合分析所掌握的资料,结合临床和病理材料,对动物疫病进行确诊。 (2)病理学检查法。可分为尸体剖检和病理组织学检查两种。
尸体剖检对于一些疫病在临床上不显示任何典型症状,而在剖检时却可能找到特征性病变。这将帮助检疫人员作出正确判断。
病理组织学检查,对肉眼看不清楚或疑难疫病,可酌情采取病料送实验室作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检查,观察其细微的组织学病理变化,借以帮助诊断。
(3)病原学检查法。一般常用的方法和步骤为:①病料的采集。②病料涂片检查。③分离培养与鉴定。④动物接种试验。
(4)免疫学诊断法。一般分为血清学实验和变态反应。
血清学实验利用抗原和抗体特异结合进行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都很高,方法简易而迅速。常用的有沉淀反应、凝聚反应、补体结合反应。
变态反应常用于某些寄生虫和某些慢性传染病的诊断,常用于诊断马鼻疽、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等的检查。 (5)临床检查法。可分为群体和个体检查。
(6)分子生物学诊断:a)PCR技术2)核酸探针技术3)DNA芯片技术 四、病毒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操作要点
(1)吸取稀释液50μl;加入微量凝板的第一孔,再取浓度为4个血凝单位的抗原依次加入3~12孔,每孔50μl;第二孔加浓度为8个血凝单位的抗原50μl。
(2)吸被检血清50μl于第一孔(血清对照)中,挤压混匀后吸59μl于第二孔,依次倍比稀释至12孔,最后弃去50μl。
(3)置室温(18~20℃)下作用20min。
(4)滴加50μl 0.5%红细胞悬液于各孔中,振荡混合后,室温下静置30~40min,判定结果。 (5)每次测定应设已知滴度的标准阳性血清对照。 五、简述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要点:
在出现禽流感疫情时,应对所有禽流感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内容包括发病和就诊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暴露因素及密切接触者情况和转归等。同时,应确定禽流感病例或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可疑病例、死禽的密切 接触者,并进行追踪调查。
六、1、列举5种重要的鸡免疫抑制性病原体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贫血、鸡网状内皮细胞增殖症、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2.口蹄疫病毒有几种血清型:A、O、C、SAT1、SAT2、SAT3、AsiaⅠ型 我国流行:A、O、AsiaⅠ型
3.引起猪繁殖障碍的传染病主要是哪几种?简述其鉴别诊断及防制要点。
(细小病毒感染、乙型脑炎、伪狂犬病、蓝耳病、猪瘟)——防制无法治疗,疫苗预防
、链球菌病(早治有效,疫苗预防)、布鲁菌病(无治疗价值,疫苗预防)、附红体病 (贝尼尔、四环素有特效)
4.列举5种可经蛋传播的重要禽病,并说明控制或消灭它们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步骤。 新城疫、鸡传染性贫血、禽腺病毒感染、禽脑脊髓炎、禽白血病、禽沙门氏菌
a一旦发生可疑病,要及早确诊,鉴定。划定疫区,严格封锁,扑杀所有感染的禽类,并进行彻底的消毒,并严格按照动物卫生法和农业部的要求,严格执行防疫措施。
b对查出血清型阳性的场,要加强监测,密切注视流行动向,防止疫源扩散 c治疗基本无效,加强饲养管理,合理免疫,做好消毒工作 5.我国规模化养殖场目前主要的呼吸道疾病有哪些?
猪喘气病、胸膜肺炎、萎缩性鼻炎、猪肺疫、猪流感、蓝耳、伪狂犬、副猪嗜血杆菌 6.列出5种以腹泻为主要临诊表现的猪病
流行性腹泻、仔猪黄痢、仔猪红痢、猪传染性胃肠炎、猪痢疾(螺旋体、副伤寒 7、主要引起鸡呼吸道症状的传染病有哪几种?
新城疫、禽流感、传喉、传支、慢呼(支原体)
8、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住伪狂犬、传侯、马立克、鸭瘟、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9、很小的病毒:细小、圆环、口蹄疫 七、怎样来区分猪口蹄疫和传染性水泡病?
血清学诊断常用补体结合试验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放只羊进去。感染者为口蹄疫,健康者为水泡饼
八、请简述禽病的诊断原则。1.禽场基本情况的调查和分析。2.临床检查3.病理解剖学检查。4.微生物学检查。5.寄生虫学检查。6.饲料营养成分的分析。7.毒物检验。8.预防和治疗实验。9.其他实验 九、 请分析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原因。
1.母源抗体的干扰。2.早期感染。3.疫苗质量欠佳。4.强毒株的出现。5.免疫抑制。6.应激反应。7.饲养管理。8.遗传易感性。
十、试述禽流感、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鉴别诊断要点。(8分) 要从易感动物,发病日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几个方面进行区别。
禽流感:临床症状:头颈肿胀,鸡冠肉髯肿胀,出血,坏死,眼睑周围肿胀,呼吸困难,咳嗽,张口呼吸,板有神经症状,病鸡痉挛,头颈后折,运动失调;病理变化:头部面部水肿,肌胃腺胃出血,胰腺出血充血坏死,腿部鳞片出血。
传染性喉气管炎:临床症状:呼吸困难,气喘,咳嗽及咳出带血的渗出物,气管干罗音;病理变化:喉头及气管上部充血出血,内有血性渗出物。。
传染性支气管炎:临床症状:咳嗽,喷嚏,流黏性浆液性鼻液;病理变化:喉头及气管下部充血出血,呼吸道黏膜形成假膜,有出血,溃疡
十一、 以鸡新城疫为例,试述如何控制或消灭家禽烈性传染病?(10分)
1.平时的预防措施:全进全出、保温、通风,防疫制度,免疫程序制定,参观访问控制。
2.采用紧急措施:隔离消毒和封锁,病死鸡的妥善处理,深埋、焚烧等。
3.紧急接种,原则:先注射健康群,一般用两倍量的疫苗,多换针头,预防继发或并发细菌病 十二、猪瘟流行病学、临床诊断、病理变化、诊断
(1)、流行病学——易感动物:仅猪易感,。不同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猪均易感,外种猪更易感;传染源:病猪和带毒动物均是传染源,
传播途径:一般由消化道,还可经呼吸道黏膜感染,垂直感染。 (2)临床诊断
1、 最急性型:突然发病,高热稽留,皮肤、黏膜发绀、有出血点,与其他急性败血症类似, 1-8天病程。 2、急性型:最常见。
(1)体温41℃—41℃或更高,稽留、畏寒、白细胞数减少。 (2)眼有多量黏性、脓性分泌物,清晨可见两眼粘封。 (3)先便秘,后腹泻,时有呕吐。
(4)皮肤病初充血,紫绀,出血,鼻端、耳、四肢、腹下、会阴等处明显。
(5)公猪包皮积尿、有些仔猪可见神经症状,磨牙、运动障碍,痉挛(病程10—20d) 3、亚急性:较缓和,病程可达 30天。 4、慢性型:
(1)消瘦,贫血,衰弱,常伏卧,行走无力,时有轻热,咳嗽,食欲时好时差,便秘与腹泻交替。 (2)有时皮肤出现紫班或结痂,病程100天以上(国外分为3期)。
5、温和型:(由低毒株引起,是非典型猪瘟,也有划归为慢性型)皮肤无出血,死亡多是幼猪,通过易感猪传代后,毒力增强,则引起典型猪瘟症状与病变。 6、繁殖障碍型(迟发性)
(1)母猪妊娠时感染低毒,可致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畸形胎,弱仔,后者有些可存活半年。 (2)先天感染的外观正常仔猪,可终生性病毒血症,长期带毒。 (3)病理学诊断特点
急性、亚急性猪瘟呈现多发性出血为特征的败血症变化。如全身皮肤、粘膜、皮下出血。 1、淋巴结:水肿,周边出血,呈大理石样或血瘤。
2、脾:不肿大,边缘梗死,稍突出,紫黑色(猪瘟所特有)。
3、肾:针尖大小出血斑,皮质严重,有时在髓质或肾盂、肾乳头;称“麻雀蛋”,色淡。 4、其它:喉头、胆囊、膀胱粘膜等处针尖状出血。、 慢性猪瘟:上述出血、梗死变化不明显。
1、坏死性肠炎一般见于回肠末端,盲肠、结肠。炎症从淋巴滤泡开始,向外发展,形成纽扣状肿(坏死),色褐色或黑色,中央低陷,突出黏膜面,同心轮层状,有的脱落,是原发猪瘟又继发细菌感染而致,是慢性猪瘟的特征。
2、肋骨末端与软骨交界处骨化障碍,可见黄色骨化线。 3、纤维素性肺炎。
温和型猪瘟:肾、膀胱、淋巴结出血等少见; 1、扁桃体充血、水肿、化脓型坏死、溃疡。
2、“纽扣状肿”,脾梗死、胆囊肿胀,出血、溃疡,胃底有片状充、出血。 (4)诊断: 1、综合诊断与鉴别诊断
2、生物学诊断:包括兔体交互免疫和猪接种 3、病毒分离与NDV强化法 4、病毒抗原检查
5、血清学:琼扩、ELISA 与组化法(反向间接血凝,反向炭血凝,对流免疫电泳)
6、RT—PCR :敏感性可达10,000 TCID50.,巢式引物,敏感性可达1000倍。
方法: 将病猪淋巴结,脾脏磨碎后加入抗生素处理后,接种家兔,7天后再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静脉注射,每隔6h测温一次,连续测3天,试验组的试验结果判定见下表 7、兔体交叉免疫试验结果判定
接种病料后 接种猪瘟兔化弱毒 判定结果 体温反应 后体温反应
— — 含猪瘟病毒 — + 不含猪瘟病毒 + — 含猪瘟兔化病毒 + + 含猪瘟病毒以外物质 注:“+”表示多于或等于三分只之二的动物有反应
(5)防制综合性防制措施
– 加强饲养管理:执行有效的卫生防疫制度,定期消毒、杀虫、灭鼠和粪便的无害化处理 – 加强检疫:在已消灭猪瘟的国家和地区,主要采取严格检疫,禁止从疫区引进动物和产
品,如出现疫情,扑杀、销毁动物和彻底消毒;养猪厂应采取自繁自养,必须引进时,作好调查,加强检疫
– 定期预防接种:在疫区和受威胁区,加强检疫,作好预防注射
十三、口蹄疫
(1) 流 行 病 学
易感动物:可感染多种动物,但以偶蹄动物动物最易感,野生动物和人也能感染 传染源:带毒动物、发病动物分泌物和排泄物
? ? ?
传播途径: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均可,主要经消化道传播
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秋季开始,冬季加剧,春季减轻、夏季基本平息); 周期性:每隔1-2年或3-5年就流行一次
(2)猪临床诊断 潜伏期1-2天
1、症状以水疱为主要特征,有如下特点
2、水疱以蹄部、鼻部、口腔内多见,尤其以鼻部,另乳房、乳头皮肤也常发生 3、病猪可发生明显跛行,不愿站立、地上跪行、蹄壳脱落
4、仔猪发病较重,多发急性胃肠炎、剧烈拉稀、迅速脱水死亡,出现瘫痪症状的仔猪,死亡率达50%以上 (3)病理变化:1、虎斑心:恶性口蹄疫的病例心肌变性、麻痹,剖检可见色泽似虎皮的病变,其以左、右心室平切面最明显
2、 心内膜、心外膜、真胃有出血小点 (4)诊断
a) 临诊诊断或现场诊断
b) 实验室诊断:分离和鉴定FMDV i. ii. iii. iv.
1.
采集未破溃的水疱液、水疱皮
细胞培养:原代细胞(胎猪肾细胞或犊牛甲状腺细胞) 病毒型的鉴定 病毒亚型的鉴定
(5)发生口蹄疫的紧急扑灭措施
上报疫情,及时确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