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近六年高考全国卷“遗传与进化”模块考查特点分析及教学建议-2019年教育文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0:25: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近六年高考全国卷“遗传与进化”模块考查特点分析及教学建议

“遗传与进化”模块历年来都是高考全国理综生物试卷考查的重点内容,也是最能体现理科思维考查的难点内容。从2012~201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考查的“遗传与进化”内容来看,近六年高考试题均在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要求及内容范围内,符合“稳中求创新,既照顾基础知识,又注重逻辑思维能力考查”的新课改高考命题要求。笔者通过搜集以往考生反馈的情况分析,“遗传与进化”模块内容依然是许多考生的失分点,以基础薄弱的学生尤为突出。鉴于此,下面对2012~2017年高考全国理综生物卷“遗传与进化”模块考查进行专题分析,为该模块备考提供参考资料。

1 近六年高考全国卷“遗传与进化”模块考查特点分析 高考全国卷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卷命题中心组命制的高考试卷,根据不同地区使用的不同教材版本类型分为大纲卷和新课标卷两大类,其中大纲卷是为人教版老教材版本命制的高考卷,在2015年被取消;自2016年起,全国有25个省回归全国卷的考试,命题中心组根据不同地区的使用情况命制了全国新课标I、II、III卷。

以近六年的高考全国理综生物试卷为基础,结合考试说明的“遗传与进化”模块6个板块内容考查要求,模块命题分布统计

见表1。1.1 模块考查形式

近六年高考全国理综生物试卷中,本模块基本考查形式是1道选择题和1道非选择题(填空题或问答题形式)。但是,自2016年全国卷考查“遗传与进化”模块的内容增加到3道题,在新课标I卷中增加了1道非选择题,新课标II卷和III卷中均增加了1道选择题,2017年新课标I卷和III卷仍然是保持3道题的考查,新课标II卷增加至4道题。可见 “遗传与进化”内容增加了考查比重。

1.2 6个板块内容考查形式及考频分布

关于“遗传细胞基础”板块的考查在2013年新课标I卷中的第2题(选择题),并且结合有丝分裂知识内容一并考查,在2017年新课标I卷的第6题和新课标II卷第1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遗传分子基础”板块近6年均有考查,2016年前分布于不同试卷中,2016年新课标I、II、III卷均有考查,其内容多与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病毒的结构及与宿主的关系等相关内容进行综合考查,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但2016年新课标I卷29题中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DNA分子结构和DNA半保留复制的相关内容,2017年新课标I卷29题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DNA病毒和RNA病毒类型相关内容。“遗传基本规律”板块是历年必考内容,也是“遗传与进化”模块考查的核心内容,考查形式以非选择题为主,但在2016年新课标III卷第6题和2017年新课标II、III卷第6题

增加了选择题考查形式。“生物变异”和“人类遗传病”板块在2014~2016年连续3年都有所考查,其中“人类遗传病”板块在新课标I卷中连续4年进行考查,印证了考试大纲的“让考生重视健康生活”考查目标。“生物的进化”板块在近五年考查较少,在2015年新课标I卷和2017年新课标II卷32题以1道非选择题形式考查了种群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相关计算。 1.3 “遗传与进化”模块考查特点 1.3.1 注重考查学生逆向推理能力

逆向推理在数学中又称目标驱动推理,它的推理方式和正向推理正好相反,是从现象或结果事实出发,为验证结果而分析其原因、所需条件或证据,或以设计实验验证其结果的正确性。遗传规律中的逆向推理正是对“假说-演绎”法应用考查,最能体现生物学科从现象到本质规律的理性思维特点,故“遗传规律”逆向推理必然成为高考生物卷命题趋势。如2014年新课标I卷第5题遗传系谱图考查中“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第32题第2小题中“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地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这两道题既考查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又考查了学生的逆向推理能力。再如,2015年新课标I卷第32题第2小题中“若该果蜗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结果最合理的

解释”,2016年新课标I卷第29题第3小题中“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b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_____……”,2017年新课标I卷第32题第2小题中“……如统计子二代中白毛个体的性别比例,若_____,则说明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若______,则说明M/m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这三道题均考查了学生逆向推理能力,充分体现出学生生物学素养,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导向。

1.3.2 简答题逐渐成为非选择题命题一种固定形式 简答题形式是一种半开放式考查,综合考查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充分体现考试大纲的“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力,考查要求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近六年的高考生物卷中关于“遗传与进化”模块的非选择题以填空题为主要考查形式,而命题组在2015年改变了填空题单一考查形式,让简答题逐渐成为新的考查倾向。例如,2015年新课标II卷中第32题第1小题以简答题的形式进行了考查:“如果这对等位基因对于常染色体上,能否确定该女孩的2个显性基因A来自于祖辈4人中的具体哪两个人?为什么?”。在教育部考试中心在2015年权威发布的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分析中得到印证,“该题首次尝试以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该题难度系数较大,区分度较高。再如,2016年新课标I卷第32题“(1) 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

近六年高考全国卷“遗传与进化”模块考查特点分析及教学建议-2019年教育文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zyzt370zh5uqa87qzsz8c83h0epna0167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