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内蒙古通辽市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23:50:5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月考考试

高一年级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Cu-64

第Ⅰ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C和C互为同位素 B. 甲烷的燃烧热很高,是较清洁的燃料,但它是温室气体 C. 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IIIB族 D. 碱金属元素自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熔沸点依次升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A.C和C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 B. 甲烷的燃烧热高,是较清洁的燃料,是温室气体,故B正确; C. IIIB族包含镧系和锕系元素,含元素种类最多,故C正确

D. 碱金属元素自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熔沸点依次降低,故D错误; 故选D。

2.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的一种过渡金属的新核素

185

12

14

14

12

14

,不易被腐蚀,可应用于高科技领域。

Hf可由180Hf转化而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85Hf与180Hf质量数相同

B. Hf、H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同 C. 1 mol Hf比1 mol Hf的中子数少5NA D. 180Hf 和185Hf核外电子数分别为108、113 【答案】C 【解析】

【详解】A. 85Hf与180Hf质量数不相同,故A错误;

B. 180Hf、185Hf是同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相同,故B错误;

C.1个 180Hf比1个185Hf的中子数少5 ,故1 mol 180Hf比1 mol 185Hf的中子数少5NA,故C

180

185

180

185

正确; D.

180

Hf 和

185

Hf核外电子数都为72,故D错误;

故选C。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H、D、T互为同素异形体 B. Cl-的结构示意图:

16

18

16

16

18

18

C. O与O互为同位素;H2O、D2O、H2O、D2O互为同素异形体 D. 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答案】B 【解析】

【详解】A. H、D、T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 B. 氯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7,Cl的结构示意图:

,故B正确;

C. 同素异形体的前提必须是单质,H216O、D216O、H218O、D218O是化合物,故C错误 D. 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故选B。

4.农业上有一句俗语“雷雨发庄稼”,该过程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正确的是( ) A. 2NO+O2===2NO2 C. N2+2O2盐 【答案】C 【解析】

【详解】“雷雨肥庄稼”原理是在放电条件下,氮气跟氧气能直接化合生成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N2+O2

2NO,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在常温下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化合,2NO+O2=2NO2,2NO2

B. 3NO2+H2O===2HNO3+NO

D. HNO3与土壤中的矿物作用生成硝酸

,故D错误;

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易溶于水,它溶于水后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HNO3与土壤中的矿物作用生成硝酸盐,供植物吸收,错误的为C,故选C。

5.随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 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C.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答案】B 【解析】

B. 卤素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D. 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详解】A. 均为分子构成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沸点大,则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单质的熔沸点逐渐增大,故A错误;

B. 卤族元素从上到下,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则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卤素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故B正确;

C. 卤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故C错误; D.卤族元素从上到下,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则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卤素的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同主族元素及单质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6.依据下列说法来判断相应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不合理的是( ) A.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 非金属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或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C. 金属单质与氧气,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D. 等量Na、Mg、Al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失电子的难易程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A.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故A正确;

B. 应该是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或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故B错误; C. 金属单质与氧气,水或酸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故C正确;

D. 金属性强弱与失去电子的能力有关,与失电子数目无关,失去电子的能力越强,金属性越强,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1) 金属性强(弱) -- -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容易(难);②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弱);③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

(2)非金属性强(弱) --①单质与氢气易 (难)反应;②生成的氢化物稳定(不稳定);③最高

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④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

7.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正确的是 ( ) 甲 丙

A. 原子半径:丙<丁<戊 C. 氢氧化物碱性:丙>乙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给表可知它们是二三周期元素。

【详解】A.同一周期,从左往右,随着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丙>丁>戊,故A错误; B.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金属性:甲<丙,故B错误;

C.越往元素周期表左下角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氢氧化物碱性:丙>乙,故C正确; D. 最外层电子数:甲<乙,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同一周期的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8.已知A、B( ) A. C>D>B>A C>A>B>D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意知,A、B、C三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三者位于D的下一周期,A、B、C在所处周期的左边,且按B、A、C的顺序从左往右依次排列,D在所处的周期的右边,故A、B、

B. D>C>A>B

C. B>A>C>D

D.

n+

(n-1)+

乙 丁 戊 B. 金属性:甲>丙 D. 最外层电子数:甲>乙

、C

(n+1)+

、D

(n+1)-

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B、C、D的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是

内蒙古通辽市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003y5s6084x67j2pwjr92i2p9mf5d01do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