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的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是C>A>B>D,故D正确。 故选D。
9.高温下硫酸亚铁发生如下反应:2FeSO4Fe2O3 +SO2 ↑+SO3 ↑,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硝酸钡溶液中,得到的沉淀物是( ) A. BaS BaSO4 【答案】C 【解析】
【详解】混合气体中含有SO3和SO2,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硝酸钡溶液中发生SO3+ H2O= H2SO4,则没有SO3逸出,H2SO4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硝酸钡溶液中含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把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也会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所以最终沉淀为硫酸钡,故C正确; 故选C。
10.下列各组粒子半径r之比小于1的是( ) A.
B.
C.
D.
B. BaSO3
C. BaSO4
D. BaSO3和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往右,依次减小,所以原子半径P大于Cl,故故A正确;
B.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原子序数大,则离子半径小,则错误;
C. 电子排布不相同的微粒,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则D.同种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小于原子半径,则故选A。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 11.归纳与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因为稀硫酸能与铁反应放出H2,所以稀硝酸与铁反应也一定能放出H2 B. 因为NO2溶于水形成HNO3,所以NO2是酸性氧化物
>1,故D错误;
故C错误; >
,
,故B
<1,
C. 因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所以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也能生成亚硫酸钠和氧气
D. 因为SO2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所以SO2具有还原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稀硫酸是非氧化性酸,能与铁反应放出H2,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铁反应不放出H 2 ,故A错误;
B. N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水和一氧化氮,不是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 C.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a2O2+SO2=Na2SO4,故C错误; D. SO2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D正确; 故选D。
12.浓硫酸使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并放出刺激味气体。实验中未涉及浓硫酸的性质是( ) A. 吸水性 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时,蔗糖变黑,浓硫酸能将有机物中的H、O元素以水分子形式脱去,体积膨胀,变成多孔的海绵状的炭,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因没有生成盐类化合物,则没有表现出酸性,加水浓硫酸时,溶解放热,表现出吸水性,故C正确; 故选C。
13.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H、Na、NO3、SO3 C. Fe、NH4、NO3、SO4 【答案】C 【解析】
【详解】A. H+与NO3-在一起相当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把SO32-氧化成SO42-,故A错误; B. 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 Fe3+、NH4+、NO3-、SO42-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 D. Fe3+与SO32-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3+
+
-2-+
+
-2-
B. 脱水性 C. 酸性 D. 强氧化
B. NH4、K、Cl、OH D. K、Fe、SO3、Cl
+
3+
2--
++--
故选C。
【点睛】能够发生反应的离子就不能共存,不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才可以共存。 1、在溶液中某些离子间能互相反应生成难溶性物质时,这些离子就不能大量共存。 2、离子间能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时,则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3、离子间能结合生成挥发性物质时,则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4、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则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5、还应注意题目是否给出溶液的酸碱性,是否给定溶液是无色的。
14.一瓶无色气体,可能由CO2、HCl、NH3、NO2、N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此无色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浓H2SO4的洗气瓶,气体体积减少,继续通过装有足量Na2O2的干燥管,气体变为红棕色,将排出的气体通入盛有足量蒸馏水的洗气瓶,无气体排出。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原气体一定含有NO C. 原气体一定含CO2 【答案】D 【解析】 【分析】
气体为无色,则一定不含有红棕色的NO2 ,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发现气体减少, 说明一定含有与浓硫酸反应的NH3,则不含HCl;继续通过装有Na2O2固体的干燥管,发现从干燥管出来的气体颜色呈红棕色,说明含有CO2和NO,CO2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氧气和NO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NO2 ,将排出的气体通入盛有足量蒸馏水的洗气瓶,无气体排出, 说明不含不溶于水的H2。
【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原气体一定含有NO、CO2、NH3,故A正确; B. 由以上分析可知,原气体一定不含HCl、NO2、H2,故B正确; C. 由以上分析可知,原气体一定含有NO、CO2、NH3,故C正确
D. 将排出的气体通入盛有足量蒸馏水的洗气瓶,无气体排出,可说明不含有氢气,故D错误; 故选D。
15.要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的SO2杂质,可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 ①NaOH溶液 ②NaHCO3溶液 ③Na2CO3溶液
④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 ⑤氨水 ⑥酸性KMnO4溶液
B. 原气体一定不含HCl D. 无法确定H2是否存在
A. ②⑥ 【答案】C 【解析】
B. ②③ C. ②④⑥ D. ②③⑥
试题分析:二者均与①③⑤反应,不能用于除杂,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的SO2杂质,先用②NaHCO3溶液,再利用⑥酸性KMnO4溶液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故选A。 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相关知识。
16.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①酸性:H2SO4>H3PO4 ②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③非金属性:Cl>Br ④熔点:H2O>H2S ⑤碱性:NaOH>NH3·H2O ⑥稳定性:H2O>H2S ⑦酸性:HI>HCl ⑧还原性:I->Cl- A. ①③⑥⑧ ②④⑤⑦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S>P,则其酸性H2SO4>H3PO4,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不选;
②碳酸氢盐易分解,碳酸盐难分解,所以热稳定性:Na2CO3>NaHCO3,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选;
③Cl和Br是同一主族的,从上至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非金属性:Cl>Br,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不选;
④水分子间含氢键,故熔点:H2O>H2S,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选;
⑤ NaOH在水中完全电离,而NH3·H2O部分电离,则碱性NaOH>NH3·H2O,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选;
⑥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则稳定性:H2O>H2S,能用素周期律解释,故不选; ⑦ HI不如HCl稳定,则在水中H-I易断裂,则酸性:HI>HCl,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选;
⑧ 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则还原性:I->Cl-,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不选; 故选D。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③④⑤⑥
C. ②④⑤⑦⑧
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