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四校联考高一(下)期中政
治试卷(文科)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共52.0分)
1.2016年广东省十件民生实事公布,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排名第五。其中,将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将提高至410元/人;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0元以上。上述改善民生的做法,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具有( ) A.政治保障 B.物质保障 C.法律保障 D.制度保障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中“将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将提高至410元/人;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0元以上”可知,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物质保障,所以正确答案为B; 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本题考查: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能正确的做出本题,本题难度较小.
2.近年来,每当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时,公众都会给予广泛关注,并通过各种渠道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说明( )
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②积极建言献策是公民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③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政治素养不断增强 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进步和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①不符合题意,尊重和保障人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与题意无关,排除; ②说法错误,建言献策是公民的权利,排除;
③④说法正确,每当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时,公众都会给予广泛关注,并通过各种渠道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的体现,也是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政治素养不断增强的体现,故入选; 故选:D
题目考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管理国家的政治制度.
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核心是人民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高中政治试卷第1页,共19页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所以我们要不断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巩固人民当家作主地位,更好的落实和实现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但是,我国的民主程度还不不成熟、不完善,我们要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基层民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并不断发展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题目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3.2016年1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居住证暂行条例》开始施行。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符合办理条件的,可在居住地申领居住证,作为常住人口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该条例的施行( )
①体现了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有序扩大,公民主人翁地位得以确立 ②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③将督促各级政府加强社会建设,进一步提高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④将督促各级政府加强市场监管,进一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①说法错误,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并没有扩大; ②符合题意,《居住证暂行条例》开始施行,公民可在居住地申领居住证,作为常住人口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③符合题意,《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的“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符合办理条件的,可在居住地申领居住证,作为常住人口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的实现,需要政府加强社会建设,进一步提高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④不合题意,该条例未涉及政府加强市场监管; 故本题选B.
本题考查: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我国政府的职能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2、我国政府的职能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④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例如,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优化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等等.
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
高中政治试卷第2页,共19页
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和错误的选项.
4.2016年伊始,司法机关依法公开审理“快播”涉黄案,被告人辩称“做技术不可耻”、“技术无罪”。但爱因斯坦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 来灾难,完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因此,对于公民来说( )
①实现自身利益的技术必须符合法律的规范 ②不能披着技术的外衣而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③任何谋取个人私利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④使用技术过程中要以不损害社会的利益为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①不符合题意,技术与法律无关,关键是技术的运用; ②符合题意,技术的运用要在法律的范围内;
③错误,非法手段谋取私利的才会手段法律的制裁; ④符合题意,技术运用过程不能损害社会的利益. 故本题选C
本题考查: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1.科学技术有其造福人们的一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当人类变得理性时,技术之剑所开辟的将是一条通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2.当科技被不合理的运用,它也会给人类带了灾难,譬如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等.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5.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广场舞”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时下,“广场舞”在满足居民的休闲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因其扰民引起极大争议。甲同学家楼下广场“广场舞”音乐声音太大,影响了家人日常休息。对此,甲同学应该( )
A.在网络上发表言论,号召网友抵制“广场舞” B.向政府机关反映,要求解决“广场舞”扰民问题 C.组织附近居民到政府抗议,要求取缔“广场舞” D.向“行风热线”节目投诉,行使公民的监督权 【答案】 B
【解析】
A.不符合题意,不能在网上随便发表言论,号召网友抵制“广场舞”; B.符合题意,公民有权向政府反映意见,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体现; C.不符合题意,选项是公民没有有序政治参与的表现;
D.不符合题意,公民的监督权,监督的对象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员. 故本题选B
本题考查: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1)意义:公民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有利于公民提高政治素养,真正享受民主生活.
(2)要求: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
高中政治试卷第3页,共19页
合的原则;遵循法律、规则、程序,依法有序参与.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6.现代国家的崛起应当有配套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作支撑,否则其崛起很可能成为一种暂时现象。从这个角度看,认为国民心态事关中国的崛起成败,似乎并不过分。培育健康务实的国民心态,需要公民( )
①增强权利意识,自觉履行义务 ②丰富民主形式,拓宽参与渠道 ③完善制度建设,健全民主法制 ④提高政治素养,维护国家利益。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①符合题意,培育健康务实的国民心态,需要公民增强权利意识,自觉履行义务; ②不符合题意,选项的主体不是公民; ③不符合题意,选项不是对公民的要求;
④符合题意,选项属于对公民培育健康务实的国民心态的要求. 故本题选A
本题考查: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①原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不可分离的;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②要求: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由投票时不会写票到投票时能够根据自己的判断投下神圣的一票;由只知打市长热线电话反映情况,到熟悉利用网络反映更多人的呼声;由写书信反映民意到开微博微信“晒”自己的观点与主张……;这表明( ) A.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更加广泛
B.我国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渠道越来越丰富 C.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与能力不断增强 D.我国公民的政治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答案】 C
【解析】
A、C与题意不符,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公民的民主权利更加广泛,公民的政治自由是相对的等内容,排除;
B说法错误,在我国公民不是直接参与国家管理,而是通过选举出人大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排除;
D说法正确,材料反映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种种变化,这种变化体现的是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与能力不断增强,故入选; 故选:C
题目考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管理国家的政治制度.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核心是人民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所以我们要不断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巩固人民当家作主地位,更好的落实
高中政治试卷第4页,共19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