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42页。 教材分析
对学生来说,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比较困难。因此,教材首先通过比较小棒数一量的生动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在练习中进行抽象的数的比较。在进行小棒数量比较时,教材体现了“借助实物比较——模型比较——计数器比较——抽象的数比较”的过程,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进行数的比较,同时,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
[ww@w.zzstep.&%com*#教学时,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比较的多种方法,有的学生会运用数数的方法,得到42比37大,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学生比较数的大小的重要经验基础。有的学生可能会借助模型、计数器来比较,这实际上为学生比较数的大小建立了直观表象。有的学生借助中间的数进行比较,如37<40,40<42,所以37<42,这实际是个很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教师也可以利用其他具体题材让学生比较数的大小,也可以鼓励学生列出“37<42”。
来%#源中教网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并能用符号表示其大小,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会数、读、写100以内的数,但对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只是初步认识,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较为困难。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他们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具体、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从中感知两个数的大小,再逐步过渡到借助计数器的比较,最终能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教育出版&~网#@3.利用现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来源:zzste%p@~.c&*om]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难点:正确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数字卡片。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w#ww.zzs%te*p^.com@1.谈话:小朋友们,森林王国这几天可热闹了,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要报名参加数学夏令营活动,想加入吗?
可名额有限,人数又太多,怎么办?于是,聪明的小猴提出:只要你能回答我的三道问题,闯过三关,就有机会去夏令营,谁愿意做勇敢的闯关者?
2. 出示:
第一关:42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9是( )位数,100是( )位数,23是( )位数。
来源#:中教网指名学生回答。
第二关:填上适当的符号(>或<)o 10○7 15○18
集体用手势表示后指名两人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第三关:请数出37后面的5个数。
中国教育出版@*#%网同桌相互数数。
3.谈话:祝贺小朋友们,你们闯关成功了,现在就可以顺利参加夏令营了。 设计意图:首先,用充满童趣的话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勇敢的闯关者”游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来参与学习活动,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同时也为学生学习新知做铺垫。
二、自主探索,灵活比较
1.出示课件(小松鼠和小兔正在海边拾贝壳,小松鼠拾了37个,小兔拾了42个)。
(1)谈话:瞧,小松鼠和小兔正在海边拾贝壳呢,你还看到了什么? 看着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小松鼠和小兔比,谁拾得多呢? 你会比较吗?
(2)合作交流。
谈话:请把你的想法先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小组内交流)。 可能情况:
a.我用数数的方法,42在37的后面,所以42比37多。b.四十几个比三十几个多,所以42比37多。
c.42的十位上是4,37的十位上3,4大于3,所以42比37多。 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在班内充分交流)。 (3)谈话。
在这道题里比较哪一个小动物拾的贝壳多就是比较37与42哪一个数大。你能用一个数学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教师板书:42 37 指定学生板演:>
来源%:中教网#@^]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全班学生读一读算式:42>37。 (4)提问。
谁能起来再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多指名学生充分说一说) 2.出示课件。
来~#@源&:zzste*p.com]
(1)谈话:参加夏令营的小伙伴人人都想取得好成绩,想比比自己的能力,于是他们请来了珠算先生当裁判,出难题考考大家。你能写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学生自己填写。
交流时要求学生说出比较的方法。 (2)指名学生板演:23<\25 0 追问:这时候,你又是怎么比较的? 多指名学生充分说说自己的比较的方法。 (3)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
谈话:再来挑战一次,比一比这次谁的能力更强。
[www.zz^s%~t@ep.#com集体交流,说说你的比较方法是什么。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比较大小的方法,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学生观察、思考等形式,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情境,变“教师讲授”为“经验交流”,在给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的同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互补,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到成就感,品尝到学习的愉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实际应用,形成内需 谈话:比一比谁的反应最快。
1.抢答游戏:填上“>”或“<”(“做一做”的第2题)。
来%&~源^:中教网请你用相应的手势快速表示。 交流,说说自己的比较方法。 2.写数游戏。
(1)下面我们再来动动小手,写出三个个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 学生写好后教师提问:你写了哪三个数?谁最大?谁最小?
中国教育#*~出版网你能把这三个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吗? (这个学生在黑板上排,其余学生在座位上排) 为什么这样排?(可以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排) 个位上是6的两位数有几个?(顺次说一说)
中国教%#&育出版网^](2)写出三个十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比一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让学生都独立完成后再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活动强调在练习和运用中提高,在学生掌握了两个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以后,及时的加以运用,能巩固所建立的知识模型,能提高多种能力。练习题设计,形式活泼、富有弹性,诱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因材施教,多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熟练运用并巩固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整节课使学生经历从直观描述到抽象表述的过程,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参加这次数学夏令营活动,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
(揭示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大小)
学会了什么本领,能和小朋友说说你的体会吗?(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总结本课主要知识,不仅能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同时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节课,是在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和顺序以及2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基础上学习的。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是小学阶段整数大小比较的基础和重点。现对本节课,反思如下: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本节课对教材进行了合理的开发与整合,构建了几个大活动板块,添加了一些活动素材,如创设故事情节——“拾贝壳比赛”,使学习素材富有现实意义,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丰富并促进了他们学习情趣的养成。
中国教&*^育出版网二、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注意思想方法的渗透
本节课注重为学生创设一些开放的问题情境,如“你是怎样比较42与37的大小的?”,“你是怎样想的?”等,而且注重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能充分地进行独立思考、探讨交流等,在这种开放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能积极去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主动去交流自己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充分去感受比较策略的多样化,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步加深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识和理解。
[w*ww.~z#zs%tep.co@m三、尊重学生,兼顾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和发展性
本节课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使他们在借助计数器比较的过程中经历了数学化的过程,有效地进行了比较方法的优化;充分尊重学生的理解,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不断感受到比较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而且充分尊重学生,也使得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知识体验和情感体验不断得以丰富和提升,真正促进了他们的持续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