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论文
企业降低成本的方法与途径
学生姓名 张春晓 系(部) 会计学系 专 业 会 计 指导教师 2011年05月日
11
摘 要
当今企业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要想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取得竞争优势,企业就必须有足够的现金流量,这就要求企业少投入,多产出。企业的各项支出既企业成本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富的多少,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竞争主体,应始终把降低成本作为企业的核心战略。因此企业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研究成本问题。尤其是对制造业而言,我们既要从产品的成本项目,即传统的角度来研究降低制造成本的方法,又要从现代的、战略的角度出发,研究怎样降低企业的各项经营成本。
本文通过阐述企业降低成本的含义,提出企业降低成本的方法及各种途径,并且列举了雅芳公司降低库存成本的典型案例,加强了企业对成本降低的认识,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好地收益。 关键词:
成本管理,降低成本,方法与途径,案例
ABSTRACT
Enterprise’s environment is now getting more and more complex, the competition is also getting more and more intense. In the market economy to the wave population to obt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enterprises must have enough cash flow, which requires less investment, many enterprises. The expenditure of the enterprise as the cost of enterprise how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enterprise how much wealth, enterprise as the main body, the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competition should always reduce cost as the company's core strategic. Therefore, the enterprise should study cost. Especially for manufacturing, we should not only from the cost of the product, the project to lower manufacturing costs research method, from the modern, strategic perspective, the study of how to reduce the cost of business enterprise.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meaning of reduce cost, reduce cost method and various ways, and lists the HL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to telephone cost control and reduce the cost of inventory Avon company, strengthen the typical case of lower cost of enterprise, thereby obtain better income.
Keywords:
cost management, reduce cost, method and way, case
目 录
前 言
一 企业成本管理概述
(一)企业成本的经济内涵
成本的概念是成本管理的基础,企业应当合理地划分费用和成本的界限。国内外关于成本的研究指出,传统的成本概念具有片面性,局部产品的生产过程,而现代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以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为中心的一个完整性系统,因此,传统的成本理念已不能含概其真正的经济含义。成本管理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成本,因而成本的含义是由它所服务的管理目标决定的。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主要从核算的角度来运用成本,强调将收人与其相应的成本相配比,并不能正确核算一些不能在现阶段产生收益的成本或不可计量的成本。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是为企业内部经营决策服务,又称为内部会计。在“不同目的、不同成本”的指导下,管理会计扩展了成本的内涵和外延,提出多维成本概念,认为只有按照支出的目的来梳理成本的外延,才能从本质上正确认识成本的内涵,并构建出层次分明、前后一致的成本概念框架。
(二)当前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1、观念落后,成本管理观念薄弱
不少企业成本管理的思想和做法深受计划经济影响,成本管理意识淡薄,重投资、轻技术、轻成本现象普遍存在。有一些企业只重视事后算账,不重视事前预测和决策;只采用手工操作,不考虑先进的管理手段;只依靠企业财务部门,不注意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等。这种成本管理是一种消极的而不是积极的成本管理会造成企业成本负担重,严重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
2、科学技术落后,缺乏创新的机制
我国国有企业普遍比较重视引进和模仿,忽视发明和创新;重视科研成果的研究,忽视生产力的转化:重视生产经营的组织,忽视个人创造性;其结果只能是在依赖现有生产力的基础上,从节约的角度去控制和降低成本。我国多数企业忽略科学技术开发的重要性,尤其
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满足现状,而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发明的运用所产生的成本竞争力远比我们通过内部挖潜带来的竞争优势大得多。
3、成本管理方式落后,缺乏成本激励机制
我国很多企业将成本管理工作的重心放在表面分析和行政管理上,放在一些容易被抓住和容易被“看见”的成本与费用上。当前,大多数企业分工过细,人力资源浪费严重。由于过细的分工导致企业管理复杂化,不利于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从而为企业带来一定的低效率高成本,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或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这也是企业管理费用增加的一个原因。企业不能严格执行成本管理制度,而缺乏应有的成本管理的内部牵制制度,缺乏约束激励机制,这就可能使企业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增加从而导致企业管理的失误成本增加。
(二)我国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措施 1、企业开展成本管理与外部环境相适应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中心应由企业内部转向外部,由重生产管理转向重经营决策管理,研究分析各种决策成本作为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如相关成本、差量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付现成本、可避免成本、可递延成本等。企业成本管理应纳入整个市场环境予以全面考察,只有对企业所处环境进行正确分析和判断,才能对未来发展进行合理预测和风险控制。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确定和实施正确的成本管理策略,把握机遇、规避风险,主动积极地适应和驾驭外界环境,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最终实现预定的企业目标。
2、将成本控制范围扩大到整个企业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要以市场为导向。产品的成本只有接受市场的检验,并低于市场的价格,成本所代表的效率才能转化为效益。成本控制应该从整个生产周期去考虑.这样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才能实施真正有效的成本控制,降低企业成本,对现代企业成本的理解应从企业整体战略高度的角度出发,它不仅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有形的物料及人力的消耗,更应包括企业在产品决策、产品销售中消耗无形材料及人力的消耗。要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应要求企业各个部门的协调和共同的努力。
3、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
成本管理保障措施是为了保证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有效性和保证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顺利实施而建立的各种规范。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主要通过建立起一系列的业务处理与报告应该遵循的程序和规范,以及通过对组织结构的设定、职能的划分与分工等来保证组织内的各项活动按照有利于降低成本、有利于进行成本管理的方式进行。这些措施的功能不直接作用于成本发生过程本身,而是对处理业务的行为按照成本管理的需要加以倡导或约束。
二 降低成本的原则
(一)经济原则:是指因推行成本控制而发生的成本不应超过因缺少控制而失去的效益。 (二)因地制宜原则:是指成本控制系统必须个别设计,适合特定企业、部门、岗位和成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可完全照搬别人的做法。
(三)领导重视与全员参加的原则:是指企业领导和每个普通职工都应负有成本责任,成本控制涉及到全体职工的共同利益,只有通过全体职工协调一致的努力才能完成。
(四)成本效益分析原则:成本控制经历了从事后的成本分析与检查、防护性控制,到事中的日常成本控制的反馈性控制阶段。现在的成本控制不是消极地进行成本控制,而应想方设法开辟财源增加收入。应根据成本的效益分析和本量利分析的原理,将成本与收益、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找出利润最大化的最佳成本和最佳业务量。只有这样,才能将损失和浪费消灭在成本控制前,从而有效地发挥前瞻性成本控制的作用。
(五)全面性原则:由于成本形成取决于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因此成本控制要对成本形成的全过程进行控制,而且有效的成本控制与管理,要求企业所有人员都要参与。
(六)责任权利相结合原则:成本控制要达到预期目标,取决于各成本责任中心管理人员的努力,从而调动各级成本责任中心加强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有效的办法在于责任权利相结合,即根据各责任中心按其成本受控范围的大小以及成本责任目标承担相应的职责。为保证职责的履行,必须赋予其一定的权力,并根据成本控制的实效进行业绩评价与考核,对成本控制责任单位及人员给予奖惩,从而调动全员加强成本控制的积极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