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教育思想对现代大学教育的启示
摘 要:苏格拉底是西方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哲学思想和教育经验,本文旨在分析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及其特征,并从中借鉴有益的启示,给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教育思想 现代大学教育 苏格拉底
不可否认,苏格拉底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以哲学家的高度、教育家的责任,审视和指导现实生活,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哲学思想和教育问题。本文将分析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特征,分析其对现代大学教育有益的启示。
一.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1.\美德即知识\
伦理道德问题是苏格拉底整个思想体系的中心。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一种善,知识包括一切的善,从而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教育观点。美德是知识,美德可以由教育得来,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的过程就是美德的获得和完善的过程。在西方教育史上,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知识和德行的关系,以及教育在培养德行中的作用。把知识和道德等同起来,那么有知识的
人也就具备了美德?显然,这个说法显然是片面的。但是他认为美德不能没有知识,重视道德品质修养和人的智慧的发展的观点,应该给予肯定的。本文认为,他所说的知识并非人类的全部知识,而是指一种理性的普遍的知识,即伦理道德方面的知识。
2.教育目标是培养治国人才
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目标非常明确,即要培养有德有才,深明事理,具有各种实际知识的治国人才。苏格拉底是爱国者,他生活在雅典民主制面临危机的时代,公民各行其是,政客乘机结党营私,煽动民众,造成审判的不公正,削弱了国力。在他看来要解决当时国家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善灵魂和人的本性,由此才能重振道德,改善政治以复兴雅典甚至全希腊。
3.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美德即知识\,告诉了我们,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去发展和完善人的道德修养。教育是教人如何做人的,他劝人把精力用在高尚和善良的事上,努力成为有德行的人。学会了应当如何做人的话,才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教育理念,告诉了我们,教育内容应注重德育的培养。苏格拉底认为,智慧的发展和道德的形成是促进人自身和谐发展的关键。将人的道德直接建立
在人的认知基础上,明确肯定理性知识在人的道德行为中的决定性作用。
4. \我知我无知\的认知态度
苏格拉底说:\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像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自知其无知\的思想在教育上,苏格拉底首先提出了什么样的人是有智慧的人,以及知识和智慧的关系问题。苏格拉底得出结论,认为所谓有智慧的人其实都不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在于\自知其无知\。这一思想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苏格拉底的\自知其无知\的思想,提出了教师在教育和教学方面所应具有的重要品质和态度,即谦虚品质和真诚\无知\的认知态度问题。作为学生,要认识到自己的知识有限性,反观自己的知识结构,全面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是一种智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秉持这种谦虚品质;学生在求知中应该秉持这种真诚的认知态度。
5.独特的教育方法--\问答法\
\问答法\是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以师生共同探讨的谈话方式传授知识。\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他注重教师的作用是启发学生,发掘学生。当他用各种问题诘问学生,学生回答不了时,使自己感到很无知,从而产生学习和追求真理的愿望。
苏格拉底的问答式的教育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注意调
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如此掌握的知识更加牢固深刻。并使学生自觉地多方面地思考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原则,从而辩证地、具体地看待问题。
二.苏格拉底教育思想对现代大学教育的启示 1.重视德育教育
当前,大学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课程解决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解决学生的信仰问题。可见,大学德育教育形式单一,将德育当成纯粹的知识传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应注重学生的接受过程。因此,大学德育工作需要改善。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教育理念,将人的道德直接建立在人的认知基础上,明确肯定理性知识在人的道德行为中的决定性作用。德育教育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该明确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认知地位。除了课堂教育,课堂教育以外的教育也非常重要,体现在培养大学生的自我修养的培养上。人具有社会性,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活动。因此人的德育培养也离不开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联系中逐渐培养和完善。这是一个学生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2. 更新人才观念
苏格拉底的生存时代是充满危机的,因而,其教育思想的目标非常明确,即要培养有德有才,深明事理,具有各种实际知识的治国人才。那么,对于我们现代教育来说,人才观念应该是富有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与时俱进的。本文认为,这样的人才观念是:培养以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创新、实践的人才。
全面素质应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其中,思想政治素质在人的发展中起价值定向的作用。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能力,身体素质是物质前提,心理素质是动力、潜力。创新观是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获得,同时还有创新性的现实成果的取得。实践观是是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实现知识、能力向素质转化的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里,教育承担了更为重要的使命,在此,我们应该审视教育的功能,更新人才观念,确立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人才教育目标。 3. 更新教学方法
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逐步形成了一套由讥讽、助产、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独特的方法,人们称这为\苏格拉底法\。与这种启发式的教育方法类似,孔子也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二隅反则不复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