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七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初赛工作小结
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初赛答辩于11月14日结束,我校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初赛工作圆满结束,为复赛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培训体系完整,学生受益面广
在2009年7月份至11月份之间,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先后举办了七次旨在引导我校学生正确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的系列主题讲座。分别邀请了我校各个专业领域中的优秀老师为学生传授和讲解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所需的相关知识。闫涛蔚教授、梁文玲教授、刘永仁教授、曲国霞教授、许先副教授、付宜强老师以及第六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铜奖作品获得者团队的核心成员王文娟分别应邀为同学们做了不同专业角度的培训讲座。此次培训规模较大,体系完整,参与人数众多,为广大学生创业知识体系的构建和丰富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赛前准备充分,确保初赛进行
在第七届“挑战杯”创业大赛开始之前,在吸收往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组织经验的同时,制定了一系列适应我校情况、满足学生需求的工作计划。同时在本次初赛活动中,我们首次引进了“信息发布会”制度,旨在提高竞赛信息传播效率,增强竞赛组织的规范性,增加同学们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的为同学们参赛提供各种帮助,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引进初赛答辩,拓展学生锻炼的舞台
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初赛参赛作品总数为114件,与上届176件作品相比,作品数量有较大幅的减少。结合这种情况,为了给学生带来更
多展示自我的机会,此次初赛采用了预审环节与答辩环节相结合的初赛赛制设计。将114件初赛作品,随机分成三组,经由三组评审老师评分,按照分数高低,取82件作品进入初赛答辩。答辩阶段,每组按照分数高低,取各组排名前70%的作品,共计58件作品进入复赛。初赛答辩分为作品陈述和自由问答两个环节进行。在作品陈述环节中,参赛队员在三分钟时间内,从产品服务/介绍、目标市场、财务分析与管理等方面陈述了自己的创业项目;在自由问答环节,评委老师认真细致的为参赛作品提供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团队成员在回答评委提问的过程中也在思考作品的缺限与自身的不足。初赛答辩取得了较好效果,参赛选手纷纷表示,通过这种形式,尤其是通过评委老师专业的点评及相互的沟通交流,受益匪浅,收获良多,一方面参赛项目得到有效建议,另一方面自身素质也得到锻炼。
报:有关校领导,团省委学校部 送:机关各部处室,各学院分管领导 发:各学院团总支
(印55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