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7单元导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2 18:03: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卖油翁》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3.反复诵读,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一、走近作者

本文作者是_____,他是____朝_____家、____家,号_____。是____ _________之一。

二、初读课文,积累词汇。

1.你会拼读出下列加下划线的字吗?

尧咨( ) 自矜( ) 家圃( ) 睨( )之 发矢( ) 颔( )之 杓( ) 遣( )之 2.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意思

善射( ) 自矜( ) 尝射于( ) 睨( ) 释担( ) 但( )微颔( ) 但( )手熟尔( ) 忿然( ) 酌油( ) 乃( ) 因( ) 惟( ) 遣( ) 3.词类活用。

(1)尔安敢轻吾射 (2)汝亦知射乎? (3)康肃笑而遣之 (4)微颔之

4.讨论下列一词多义。

睨之 公亦以此自矜 微颔之 (3)以 以我酌油知之 (1) 之 以我酌油知之 以杓酌油沥之 以杓酌油沥之 尝射于家圃 笑而遣之 (4)射 尔安敢轻吾射 但手熟尔 释担而立 (2)尔 惟手熟尔 (5)而 而钱不湿 尔安敢轻吾射 笑而遣之

5.翻译下列句子。

(1)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2)徐以杓酌油沥之。 6.试用自己的话翻译全文。 三、精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出来。

2.文中出现了哪两个人物?哪个才是主要人物?

3.故事中先出现的陈尧咨这个人物有何特点?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为什么要先概括他的特点?

4.卖油翁是怎么观射的?他观射时的神态说明了什么? 5.卖油翁有什么特长?他对待自己的特长是什么态度?

6.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找出文中词句,并思考原因是什么。

四、提升训练

1.为什么要详写卖油翁“酌油”这段文字? 2.文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五、拓展延伸

1.他们二人的成功经验是什么?有何启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与体验谈谈。 2.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这让你想起哪些相关的名言警句? 3.请根据故事的内容,体味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自编剧本并进行展示表演。

26.《卖油翁》导学案问题解答 一、(略) 二、1.(略)2.(略)3.(1)“轻”,形容词做动词,轻视。(2)“射”,动词做名词,射术。(3)“遣”,使动用法,“使??走”,打发。(4)“颔”,名词做动词,点头。4.(1)之:代词,代陈尧咨,译为“他”;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代词,指葫芦;代词,代卖油翁,译为“他”。(2)尔:罢了; 罢了; 你。(3)以:因为,凭借; 凭; 用。(4)射:动词,射箭; 名词,射术。(5)而:顺接连词; 转折连词; 修饰连词。

三、1.2(略)3.陈尧咨:善射、自矜 ; 为下文作铺垫。4.睨之,久而不去,微颔。说明略表赞许的同时又感到美中不足。5.卖油翁:酌油技精、不自夸6.态度由反感、恼怒到佩服、认输。原因是卖油翁看射箭时的冷淡表情使陈反感,答话时的平淡、轻视更使他恼怒。后来,看到卖油翁从“钱孔“中酌油而钱不湿不由得佩服、认输了。变化的原因是他看到卖油翁酌油技术很纯熟却并未“以此自矜”。

四、1.为了刻画人物和表达中心的需要,详写卖油翁沥油技艺的高超,突出他以理服暴、以“酌油”技艺制胜对方的形象;对陈尧咨恃技骄横则无较详细的描写。突出了各自的性格,文章中心也十分突出。2.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骄傲自满的必要。

五、1.熟能生巧 启示可从只要反复练习,就能成功或做人要谦虚等方面来谈。2.学无止境,要谦虚不自傲,要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追求

更高境界。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8.《古文二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读懂古文,并能复述两个小故事。

2.理解文意,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词的意义、用法。

3.在阅读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一、基础积累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重责诺 ② 且父未尝语我 ③ 卒辇而致之 ④乃能言 ⑤ 敦风义 ⑥ 以千金寄之

⑦就傅读书 ⑧是年 2.一词多义:

①亡 :亡何 其人亡

②然:愕然不受 朱文公何以知然 ③言:日数千言不肯休 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④而:而翁知我 寄千金而无券 卒辇而致之 3.古今义:

①[去] 古义: 今义: ②[非常]古义: 今义: 二、想一想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表现了友人对蔡勉旃的绝对信任?

2.文章题目是“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哪里体现了“坚”字?

3.“券在心心不在纸”是什么意思?你赞成不赞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这种做法?说说理由。

4.蔡勉旃召友人之子,准备将银子还给他时,友人之子“愕然不受”。这表现了友人之子什么样的心理?这对表现蔡勉旃有何作用? 5.《戴震难师》表现了少年戴震的什么精神?

6.你读了《戴震难师》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我们在学习中应怎么做? 三、拓展

有许多表现“诚信”以及“质疑问难”精神的名篇佳句,请摘录下来。 28.《古文二则》导学案问题解答

一、1.①形容词作动词,重视。②名词用作动词,告诉。③名词作动词,用车子装运。名词作动词 归还 ④说话 ⑤重视 ⑥存放 ⑦靠近,跟随 ⑧这2.①亡:通“无”不 动词,死亡,去世 ②然:......的样子;代词,如此,这样 ③言: 字 说话 ④而:你的 却 表修饰 3.①[去]古义:距离;今义:

到??去,往。②[非常]古义:不同寻常,是两个词;今义:副词,十分,很。 二、1.一是“寄千金,不立券”,二是没有告诉自己的儿子。2.蔡勉旃在友人死后,召他儿子来取白银,友人之子“愕然不受”,但蔡勉旃仍“卒辇而致之”。3.“券在心,不在纸”是说信守诺言重在内心和行动,而不在口头上或纸上。诚心守诺言就会表现在行为上,不诚心就是写在纸上捏在手里也无用。在当代法制社会,还是“立券”为好,以免产生纠纷,凭据在手也可避免邪念的产生。4.表现了友人儿子惊愕、不相信的心理,这从侧面反映了蔡勉旃品德的高尚。5.《戴震难师》一文表现了少年戴震善于质疑和敢于质疑的精神。6.勤于思考,善于质疑,认真探究。

29.《陌上桑》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主人公的形象,能复述故事。

2.学习本文正侧面描写和夸张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3.探讨本文主题,欣赏罗敷机智善辩、不慕权贵的古代妇女形象。 一、读一读:流畅地通读全文,读准下列字音

隅 倭 堕 髻 缃 绮 襦 捋 髭 踟 蹰 姝 骊 帩 二、记一记:

1.对照注释,弄懂课文意思,熟记课文注释下的重点词语。 2.找出课文的多义词,区别它们的含义。 3.找出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

三、想一想:

1.课文的三个段落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同学讲讲这个故事。 2.诗歌是怎样表现罗敷的美的?

3.诗歌是怎样刻画使君的形象的?你对使君的行为有什么新的看法吗? 4.罗敷为什么那么夸张地夸她的丈夫?

四、悟一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主题、写法及语言。

再读一遍课文,从内容、主题、写法特点及语言等角度出发,进行发现探究,用“这是一首??的诗”的句式概括这首诗。 五、评一评:感受人物形象。

本文主要塑造了一个动人的女主人公形象——罗敷,她是一个虚构的人物,“罗敷”是古代美女的通称。自读课文一遍,理解罗敷这个形象,用“罗敷是一个??”的句式开头评一评她。

六、写一写:展开想象,增补一些情节,将这首诗改写成一个故事,并在班上和同学相互交流。

29.《陌上桑》导学案问题解答

一、隅(yú )倭(wǒ)堕(du?)髻(jì)缃(xiāng) 绮(qǐ) 襦(rú)捋(lǚ) 髭(zī) 踟(chí)蹰(chú) 姝(shū)骊(lí)

搜索更多关于: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7单元导学案 的文档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7单元导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09gd0it8d1j03v4hze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