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节诗各讲了什么,初步体会情感。 1.仔细观察“我会写”中的1.教师出示要求会写的9个生字。 2.指名读,说偏旁,组词。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用3.教师重点指导“冒”和“洒”的书写,“冒”上边写生字,找出带“雨字头”的字的特点。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把字写好看 3.观察教师示范书写生字,6.填上合适的词语。 5.〖STBZ〗看拼音,写词语。 时:20分钟) 得略宽,下边“目”写得略窄,书空生字,了解“雨字头”的正稍长。“洒”右边是“西”,里边没有一横。 4.指导学生书写,评议。 确写法。 4.描红生字。 5.交流自己识记字形的方法。 6.读完课文,我知道课文中写“我1.学生在教师总结的基础上四、总结,拓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畅谈本课学习所得。 展。(用时:52.布置作业。 分钟) 进一步巩固生字新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2.继续描红写字,抄写词语,迈的大娘。我们可以从文中感受到他溪边帮助迷路的孩子,在小路上帮助年们”在寻找______________,他曾在小 强调朗读,以“读”贯穿全文。本文是一首诗,语言简炼,内容也是比较清楚明白,因此并不需要教学反思 过多的琐碎分析。我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读中感悟。古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掌握了生字词,理解了课文内容,初步体会到了雷锋的精神。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29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 学前准备 教学环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生字卡片。(教师) 导案 1.齐读课文。 一、复习巩固,导入课文。(用2.卡片认读生字词: 1.齐读课文。 冒着 雷锋 需要 年迈2.认读生字词。 时:5分钟) 迷路 足迹 叔叔 汗滴洒下 泥泞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感悟课文的语言美。 2.出示自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雷锋叔叔到底在哪里呢? 3.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诗句教学。 (1)他在小溪边把迷路1.听老师范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小组合作朗读,交流。 (1)通过联系实际和观察图 7.积累摘抄佳句。 学案 达标检测 片理解“蒙蒙的细雨”和“荆棘”。 (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2)想象雷锋叔叔抱着迷路的孩子怎样冒雨在泥泞的路上走,怎样背着大娘在布满荆棘的车。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3)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8.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孩子送回家。(板书:雷锋 路上走,体会雷锋的辛苦。 二、精读课文,探究交流。(用小溪边 冒雨抱小孩) ①你是从诗中哪一节知(3)带着对雷锋的敬佩之情朗读课文。 (4)分角色朗读,男生读第1、3小节,进行发问,读好两个疑问句,女生读2、4小节,“瞧”以后的诗句可适当提高声调,读时:25分钟) 道的?(第2节诗) ②出示第2节诗,理解“迷路”的意思。为什么要说迷路的孩子? ③理解“泥泞”的意思,出敬佩之情。 想象雷锋叔叔冒雨送小孩回家的情形。 ④有感情地朗读第2节诗。 (2)他在小路边背着年
4.自由选择伙伴合作朗读。 5.用简洁的话交流雷锋助人的其他故事。 6.朗读第5小节,理解“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9.课内阅读。 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 30
迈的大娘回家。(板书:小路旁 背大娘) ①你是从诗中哪一节知道的?(第4节诗) ②出示“背着年迈的大现在哪里”。 (1)思考:雷锋叔叔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为什么我们还能找到他? (2)说说哪些地方需要我们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四处( ) 寻觅( ) (2)选段中画“____”的句子的意娘,踏着路上的荆棘”一句,献出爱心。 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背”和“踏”两个动词,从这两个词语中体会到雷锋的辛苦。) ③出示“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一句,指名读。(从“露珠”联想到“汗滴”,让我们体会到雷锋不辞劳苦,乐于助人的可贵品质。) ④齐读第4节,想象雷锋叔叔背大娘的情形。 (3)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①你是从诗中哪一节知道的?(第5节诗) ②出示“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说一说自己的理解。(雷锋叔叔时时处处都想着别人,他把爱心洒遍了祖国各地。)(板书:爱心) ③齐读第5节。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身边的“小雷锋”。 (3)说说这里的“雷锋叔叔”思是(____) 指的是谁。(所有奉献爱心的人。) 7.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小节 A.雷锋叔叔时时处处都想着别人,他把爱心洒遍了祖国大地。 B.在需要人们奉献爱心的地方,到处都有像雷锋叔叔那样的人。 C.雷锋叔叔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31 1.小组讨论,说说身边的雷1.读文后的学习伙伴的锋。 话,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2.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读出像雷锋叔叔一样的人呢?学三、学唱歌曲,生联系生活实际自由畅谈。 拓展延伸(用2.你想对雷锋叔叔说些时:10分钟) 什么? 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3.学唱歌曲《学习雷锋好的人! 榜样》。 4.听录音,学唱歌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口头表达:雷锋叔叔,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己对雷锋叔叔的无限赞美和崇讲关于他(她)的故事。 10.介绍一下自己身边的小雷锋,讲一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课文最后两行诗句有两层含义。表层含义是雷锋叔叔时时处处都为别人着想,他把爱心洒遍祖国各地。对于这层含义的理解,我引导学生抓住“送迷路的孩子”和“背年迈的大娘”两个场景朗读感悟,体会雷锋叔叔的伟大精神;深层含义是希望处处都有活雷锋存在,奉献爱心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拓展延伸,让学生说一说:我们身边有这样的同学吗?使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身边像雷锋叔叔一样的人并从中受到教育。 读的能力得以培养。 1.搜集有关食品、衣服、文具等物品的制作过程。(师生) 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教师) 2课时 32
6.千人糕
课题 千人糕 课型 新授课 本课通过爸爸给我讲述“千人糕”,让“我”明白了“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设计说明才能摆在我们面前”的道理,通过简单的对话向我们揭示了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主题。借助插图启迪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生活的能力,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识字和独立阅学前准备 课时安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