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显示技术复习材料
(1) 电子碰撞电离
+
e +Ne=Ne+2e
(2) 电子碰撞激发(亚稳激发)
m
e +Ne=Ne+e (3) 潘宁电离
m+
Ne+Xe=Ne+Xe+e
(4) 电子碰撞跃迁(不稳态)和复合发光
+**
e+ Xe---- Xe (2p6或2p5)+hν (5) 能级跃迁发光
**
Xe (2p6或2p5)----Xe (1s4或1s5) +hν (6) 碰撞转移
**
Xe(1s5)---- Xe(1s4) (7) 共振跃迁
*
Xe(1s4)---- Xe+ hν (8) 光致发光
hν1 (紫外线147nm)---- hν2 (可见光)
2、AC-PDP和DC-PDP的异同点及其优缺点? 放电类型 结构 寿命 对比度 反应速度 工艺 AC-PDP 交流 简单 长 较低 较慢 复杂 DC-PDP 直流 复杂 短 较高 较快 简单 AC-PDP具有结构简单、亮度和光效高的优点 DC-PDP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在亮度、寿命效率等方面略逊于AC-PDP
3、 PDP着火电压的降低的方法有哪些? 要使PDP着火电压降低可通过改变
(1)阴极材料(2)气体种类及气压(3)杂质气体种类及气压(4)器件结构(5)驱动方式
4、PDP采用什么的方案减少亮度梯度的现象?
第三章 LCD
摘要:
1、液晶的定义、种类 P105
2、液晶的物理特性、光学特性、电光效应。 3、常见液晶显示器件工作原理及结构
(TN P139、GH P144、STN P149、 FLCD P151、PDLCD P158) 4、液晶材料P166
5、有源矩AM-LCD(代表类型TFT-LCD P221)
电子信息显示技术复习材料
6、液晶显示器的主要材料及制造工艺 P238
液晶的物理特性是:当通电时导通,排列变的有秩序,使光线容易通过;不通电时排列混乱,阻止光线通过。
液晶显示中,液晶面板包含了两片玻璃基板,中间夹着一层液晶。当光束通过这层液晶时,液晶本身会排排站立或扭转呈不规则状,因而阻隔或使光束顺利通过。通过改变电压而改变液晶的旋光状态,液晶材料的作用类似于一个个小的光阀。
问题讨论1
1、叙述液晶的基本种类及其主要特点?
(1)层列液晶:棒状分子成层状结构,构成分子相互平行排列,与层面近似垂直。
特点:层间结合较弱;层与层之间易于相互滑动;基本特征是粘度较高的二维液体的性质 (2)向列液晶:棒状分子都以相同的方式平行排列,每个分子在长轴方向可以比较自由地移动,不存在层状结构。 主要特点:富于流动性。 (3)胆甾相液晶
液晶分子形成层状结构,分子长轴在同一层面内呈平行排列。但相邻层面间分子长轴的取向方位有所不同,整个液晶形成螺旋结构。 主要特点:光学性质都与这种螺旋结构有关
问题讨论2
1、叙述液晶显示的电光效应
在外加电场影响下,液晶分子将从某种排列向其他排列状态发生变化,其光学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这种通过外加电场产生光学变化,进而产生光变换的现象,称为液晶的电光效应.
2、叙述几种常用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TN-LCD、STN-LCD的显示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液晶分子的扭曲角度有些差别。 (1)TN-LCD 在透明的两电极板之间充入△ ε >0的向列液晶, 使液晶分子的长轴在基板
o
间发生90连续的扭曲, 由此制成扭曲向列(TN)排列的液晶盒. P138
oo
(2)STN超扭曲向列型STN-LCD是在2片偏振片之间充以超扭曲(180-360扭曲角)向列液晶,使入射光的直线偏光轴相对于入射光侧电极基板面的液晶分子长轴方位依次发生小的偏移,利用液晶双折射性而产生的光干涉现象而进行的显示。 P149
(3)GH-LCD宾主效应型LCD在一定分子排列的液晶(主)材料中,溶解二色性染料(宾),该二色性染料的分子在长轴方向和短轴方向对于可见光的吸收具有各向异性,二色性染料的分子与液晶分子呈平行排列。当作为主体的液晶分子排列随外加电场变化时,作为客体的染料分子排列也一起连动地发生变化。这样,通过二色性染料,可以由外加电压控制可见光的吸收量。 P144
(4)PD-LCD 高分子分散型LCD由向列液晶和高分子构成,并利用复合体的光散射效应来进行显示。 P158
3、液晶显示器实现彩色显示的方案
(1)受动型①彩色滤光器方式②彩色光源方式 (2)主动型①光干涉方式②G-H方式
电子信息显示技术复习材料
4、彩色液晶显示器的基本结构如何
问题讨论3
1、液晶盒的基本结构如何(笔记有图) 反射式TN型液晶盒断面结构:(从上而下)
偏振片→玻璃基板→透明电极→分子取向层→液晶(外侧封接剂)→分子取向层→透明电极→玻璃基板→偏振片→反射板。
2、液晶模块的主要材料及功用 (1)液晶材料 (2)分子取向剂 (3)透明电极基板 (4)封接材料 (5)隔离子 (6)偏振片 (7)反射板 (8)滤光器 (9)接线端子 (10)背光源 (11)驱动电路
3、LCD用背光源分类及其特点。P249 点状光源 白炽灯泡 发光二极管 线状光源 冷阴极荧光灯CCFL 热阴极荧光灯HCFL 优点 简单、价格低 长寿命、不发热 亮度高、寿命长、彩色化 亮度高、彩色化 缺点 亮度不均匀、色温低、寿命短 亮度不均匀、单色光、调色难 不能调光、易破碎、驱动电压高 不能调光、易破碎、驱动电压高、寿命短、发热 不能调光、易破碎、驱动电压高 寿命短、电压高 彩色难、寿命短 面状光源 扁平荧光灯 电致发光 有机电致发光 冷阴极场致发射 亮度高、寿命长、彩色化 发光均匀、轻薄、耐震抗冲击 发光均匀、轻薄、耐震抗冲击、电压低 发光均匀、亮度高
4、分子取向层的功能及制作方法。P243
分子取向层是液晶盒内直接与液晶接触的一薄层物质,它用于规范与基板接触的上下层的液晶的排列状态。
制作方法:在ITO电极制作完成后,在上下基板分别涂上一层PI膜烘干,再用带有棉毛材料的高速滚筒沿某方向高速摩擦PI膜表层形成一定取向的取向沟槽。
电子信息显示技术复习材料
5、液晶显示的一般制作流程
PI膜导电玻璃 →图形电极形成→分子取向层形成→液晶盒组装→液晶盒周边封装→液晶注入→注入孔封合→装配各种配件(偏振片、反射板、滤光器、接线端子)→各种检查→LCD显示器件
问题讨论4
1、液晶显示器几种常见的驱动方式?P187 (1)静态驱动
(2)多路传输(单纯矩阵)驱动 (3)有源矩阵驱动 (4)热寻址驱动 (5)光寻址驱动
2、叙述TFT型LCD的工作原理?P221
TFF-LCD即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属三端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件,基于场效应管工作原理。
TFT-LCD液晶显示器的显像原理是采用“背透式”照射方式。在液晶的背部设置特殊光管,当光源照射时,通过下偏光板向上透出,借助液晶分子来传导光线。由于上下夹层的电极改成FET电极和共通电极,在FET电极导通时,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同样会发生改变,也通过遮光和透光来达到显示的目的。但不同的是,由于FET晶体管具有电容效应,能够保持电位状态,先前透光的液晶分子会一直保持这种状态,直到FET电极下一次再加电改变其排列方式为止,这样响应时间大大提高。
第四章 真空荧光显示VFD(Vacuum Fluorecent Display)
摘要:(老师课件上基本有完整笔记)
1、VFD是由阴极、栅极、阳极构成的,在栅极控制下由阴极发射低速电子束碰撞阳极上的荧光体而发光的真空器件。
2、VFD的基本结构(直视型、透视型) 3、VFD的基本原理P443
4、VFD的电学及光学特性(伏安特性、截止特性)P446 5、VFD材料
6、VFD与CRT的比较
第五章 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
(参考老师课件笔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