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1.说出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最主要的表现;认识到南方经济快速发展,改变了以前以黄河流域为经济重心的全国经济格局,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2.概括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认识到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3.知道从三国时期起,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已经完成南移这一趋势。 4.重点: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1.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类别 发展成就 辽、宋、夏、金并立时期我国南北方农业都有发展,但 南方 的发展特点 速度更快 技术 南方的 灌溉 技术和耕作技术有很大的提高 农业 南方 水稻 产量大幅度增长, 苏州 、 湖州 一带成为著名的水稻产区 作物 原产北方的 小麦 、粟和豆类在南方扩大了种植 棉花 种植面积逐渐扩大,成为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 纺织业 南宋时, 棉纺织 业在南方兴起 手工业 制瓷业 南方的制瓷业发展很快, 景德镇 成为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 北宋 时, 四川 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交货币 子” 商业 商业贸易 南宋都城 临安 既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又是一座繁华的商业都市 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主要有 广州 、 泉州 等。政对外贸易 府在这里设市舶司进行管理 2.经济重心南移
(1)情况:从三国时期起,我国经济开始由北向南转移。 唐朝 中期以后,转移速度加快。 两宋 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
(2)表现:南方商业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看也超过 北方 。与此同时,南方 赋税 收入增加,所占比重超过北方,成为 国家财政 的主要支柱。
【小贴士】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②南方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③南方自然资源得到更多的开发和利用。 【记忆歌谣】两宋南方鱼米香,苏州湖州成“粮仓”;棉纺织业已推广,景德镇瓷美名扬;商业繁荣用纸币,繁华都市临泉广;经济重心向南移,只因北方不安定。
【思维升华问题】请你归纳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及其对今天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历程:(1)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和发展;(3)南宋时,经济重心转移到长江流域。
启示:开放性题,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如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统治者的重视;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经济重心南移是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注意经济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的辩证统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面的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辨析下列史料,探究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材料一 如下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西汉 唐朝 北宋 人口(户) 2470685 3920415 11224760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19.8% 43.2% 62.9% 人口(户) 9985785 5148529 6624296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80.2% 56.8% 37.1%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1)上述材料反映了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自西汉到北宋,南方人口逐渐增加,至宋代大大超过北方,国家赋税仰仗南方。
(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变化?
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
(3)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
材料三 下列两幅图片反映了两宋时期的对外贸易。
(4)请结合以上图片和所学知识,总结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周边民族的兴起与强大;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先进;政府的鼓励政策。
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 课堂小结
见《导学测评》P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