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不舍;
当树提出约定,她是如此地——爽快;
当鸟儿飞回来,却不见大树时,她是如此的——迫不及待; 当她得知树被拉到工厂时,她是如此的——惶惶不安;
当大门告诉她树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时,她是如此的——心如刀绞。
鸟儿对大树的感情是如此——深厚。 带着这样的感情,我们再读这个故事。
(4)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师小结: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已的好朋友,尽管那只是用自己好朋友的身体做的火柴点燃的灯火。鸟儿怎能不伤心,他睁大了眼睛,仿佛在说:“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5)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从这两个“看”字,你又品出了什么吗?
(6)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提升。 教师:鸟儿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他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唱完了歌,他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透过那深情的“看”字,我们仿佛听见鸟儿在说?
四、体会道理,把握内涵。
鸟儿飞走了。带着伤感飞走了,但他给灯火留下了歌声,留下了世间最宝贵的东西。你知道这东西是什么吗?(友情,守信)从小鸟
的身上你又学到了什么?(珍惜友情 信守承诺)
五、关注语用,迁移运用。
作为读者,你肯定还有很多话想说,你想对谁说呢?请你说一说。 我想对小鸟说…… 我想对大树说…… 我想对作者说…… 我想对伐木工人说……
六、依法自学《小木偶的故事》。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思考: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读了课文以后,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小组讨论,概括文意。
课件出示:课文先写了老木匠做了一个( ),并在它的脸上添上了( )的表情。接着写了小木偶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系列( ),最后在( )的帮助下,拥有了所有的( )。
2.品词析句,感悟形象。
(1)因为只能笑,小木偶受尽了委屈,漂亮的背包被可恨的小红狐抢走了,熊警察却不信;小木偶头疼得厉害,小兔子和老婆婆却说是撒谎。唉!好可怜的小木偶呀!如果你是小木偶,这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假如小木偶拥有人类所有的表情,那会是怎样呢?请在括号里给小木偶填上体现他真实的表情或心情的词语。
“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 )地尖叫。 “脑袋疼。”小木偶抬起头,( )地回答。 “脑袋很疼。”小木偶是一副( )的表情。 “是,而且越来越疼了。”小木偶( )地说。 由此,你读出了一个_可怜、无助_的小木偶? 3.体会道理,把握内涵。
(1)想一想,由小木偶的遭遇我们得到一个怎样的结论?(笑很重要,但只会笑是远远不够的。)让我们再来看课文的最后一段话。(齐读最后一句话)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谁要是不会笑,就无法体验生活中的快乐。但生活又是复杂的,是丰富多彩的,除了一些高兴的事以外,还有一些伤心的事。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需要我们用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处理、去面对,这样才是完整的生活。
四、迁移运用,续写童话。
拥有了人类所有表情的小木偶后来又会遇到什么事情呢?请大家续写故事。要求:既要大胆想象,又要把握故事的主线,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注意事项:
1.续写故事,必须要读懂材料,抓准中心。比如这篇童话告诉我们: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但生活又是复杂的,是丰富多彩的,除了一些高兴的事,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需
要我们用不同的方式去处理、去面对,这样才能够很好地去生活。按照这样的思路和中心去续编,才符合要求。
2.续写故事,人物特点要根据需要,恰当地继承或改变。比如,小木偶有了所有表情之后,就发生变化了,而其余人物性格不能改变,比如小红狐的狡猾、熊警察的强势和粗暴、小兔子的温柔、老婆婆的唠叨、小女巫的法力无边等。
3.续写故事,既要大胆想象,又要合乎情理。这就要求我们要运用自己平时阅读时的积累和收获,融进自己的生活体验,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出新。 七.板书设计 去年的树
、珍惜友情 信守承诺
《去年的树》学情分析
1.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通过预习和整组教材的字词过关课,生字的学习已不再是难点。
2.学生自读课文后能初步感受鸟儿和树的友情,但对两次“看了一会儿”理解得不深不透。对课文内容的概括可能会罗嗦,应训练学生同类事情合在一起说。
3.学生对童话故事非常喜欢,对童话本身也有一些粗浅的了解,如:歌颂真善美,多采用拟人化的语言等;对童话语言的特点在《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中有了一些了解:语言生动优美。而对于《去年的树》中童话语言“简洁”的特点及其好处则非常陌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