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创造性的策略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2 9:01: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不怕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牛顿在暴风雨来临时,不畏恶劣环境,专心投入自己的兴趣研究??我们解析这些范例,训练学生阅读的同时,应不断引导他们努力把模范人物的坚韧精神移植到自己身上,克服脆弱,勇敢地迎战挫折,拼搏进取,只有具有良好的创造个性,我们创造能力的提高才有了可能。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必须会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未来社会需要会独立学习,有创造才能的人才,一个学生如果自己学习也不会,就更不可能单独去创造,因此加强对学生方法的指导,便成了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迫切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①对语言好的文章要熟读成诵,形成规范的语感。②善摘取书中精彩之笔,为已所用。③经常看书读报,重要的材料要自己概括中心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④要勤于观察,善于动笔。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例指导学生自学《饭钱》这篇课文时,可以先设计自读提纲。①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他有哪些主要活动。②和主人公有关的还有哪些人物?③主人公在付饭钱的过程中表现出怎样的性格特点?④主人公与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来表现出的?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归纳出如下两种分析主题的方法:a.人物、情节、环境是分析故事主题的前提。b.写作手法,如人物神态、语言、动作是准确把握故事主旨的必要条件。掌握这些方法以后,再要求学生分析《饭钱》主人公的特点,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案例分析。

为更好说明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创造性的策略方法,在此我将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案例一: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也是激发学生在课堂中创造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教师设计的问题富有思考性,启发性,又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

例如在上《玩石子的孩子》这篇课文时,课文中写了秋生和二喜见到日本鬼

5

子来了,他们就假装玩石子。二喜每看见一个鬼子就往口袋里放一个石子,秋生每看见一挺机关枪,就往口袋里放一个石子。然后他们带着这些石子去报告游击队,最后游击队把日本鬼子都消灭了,赞扬了秋生和二喜的机智、勇敢。一讲完文章内容后,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儿童团员,看到日本鬼子进村来,你怎么办?”话音刚落,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他们的回答有:“我要与日本鬼子搏斗”;“我用石头扔在他们头上”;我赶快大声喊:“日本鬼子来了”。学生的想象是很丰富,但是这些答案大都不符合实际。其中有个学生的回答我引导学生说这些方法是很好,他问我:“老师,如果敌人太多了,石子又比较大,那么口袋会不会放不下啊,而且也太重了。”我反问他:“那你会怎么做呢?”“我会折树枝,折小一点,它比石子轻多了。”随后,我又引导学生来说说有什么好方法来取代放石子,学生想出了很多,如摘小草叶,摘野花等等。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课文中讲述的内容不一定就是权威的内容,老师通过有效的提问来引导学生对课文文本的内容进行质疑,质疑是学生展开想象,创造性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案例二:

《邻家的星期四》这篇文章,本文通过描写邻家每星期四晚上都热心的提醒我们不要忘记把一周的生活垃圾放到门口的事情,反映出悉尼人很强的环保意识及对人的热情友好。

这篇课文的结尾处,在学生明白了“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现在整个儿成了邻家的星期四”这句话的基础上,我启发学生想象,“我的心情怎样?”我又会联想些什么?在让学生充分讨论、想象的基础上,小朋友们纷纷讨论发言:

生1 :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可现在却成了邻家星期四,我的心情非常内疚,我会联想到,以前在雏鹰小区的时候,从来没有人对我们那么关心,那么照顾,只有我去提醒别人,但每次他们总是先把垃圾堆到门前,路边,理也不理我,当时我觉得很不快乐不象现在,有邻居提醒,我的心里很惭愧,我为什么不能去提醒邻居呢?

生2:原本是我们家的星期四,现在却成为邻家的星期四,但我的心里却感到了无比的喜悦,因为,我从这里感到了家庭般的温暖,生活在这样的大家庭里,

6

我感到无比温馨,这使我联想到,如果我们生活在这样的大家庭里,我感到无比温馨,这使我联想到,如果我们生活在社区里的人,每人都像这么邻家一样,那么,我们的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充满亲情,充满爱。

????

课文最后一小节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为了帮助学生读懂它,所以,我先让学生说说:“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现在整个成了邻家的星期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再从文中找找,从哪些地方看出“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现在整个成了邻家的星期四”?学生从找出的句子中进一步体会了文中表达的意思,同时,为课文结尾处让学生展开想象作了铺垫。最后,通过让学生想象这时,我的心情怎样?我又会联想到什么?把课文内容内化成自己的需要,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化的源泉,事实真是如此,有了想象力就能在脑海中再现各种事物的形象,就能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创造出种种新形象,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富于想象,但他们的想象力不是天生的,想象力的形成依赖于教师的启发诱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让他们的头脑储存各种各样的表象,并且努力创造出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创新的天地里翱翔。 四、结束语

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创造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是民族振兴的希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资源,就能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就能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大量具有创造能力的新世纪英才。

7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志勇,《关于创新教育的理论构想》[J],《创新教育》(2001年第4辑) [2]张云亭,《创新性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初探》[J],《创新教育》(2000年第1辑) [3]孙春成,《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模式》[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 [4]龚春燕,《创新学习:学习方式的革命》[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 [5]黄淑琴,《论教师的创造性素质与创新教育》[N],华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6期)

[6]田汉族,《现代教师创新素质的建构》[J],现代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 [7]路甬祥,《创新与未来》[M],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8]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9]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10]吴式颖,《外国教育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11]施良方、崔永漷,《教学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12]叶运生、姚思远,《素质教育在中国》[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2月)

8

搜索更多关于: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创造性的策略 的文档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创造性的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0r007ucpe4mn0g1lug6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