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研究《诗经》弃妇诗的意义
作者:高巅
来源:《今日湖北·下旬刊》2014年第05期
摘 要 妇女被弃,自古有之,最早把弃妇写进文学作品中的是《诗经》,开创了“弃妇”这一母题,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如:《卫风·氓》这样的弃妇诗,描述了被抛弃妇女的不幸命运,展示了一个个被弃妇女的形象。《诗经》中的这些弃妇诗都有其独特的社会意义和审美意义,我们可以从这些诗篇中了解到当时弱势群体中妇女的不幸生活,感受她们的婚姻状况,了解当时妇女的社会地位,体会上古女子的整体风貌。 关键词 诗经 弃妇诗 妇女 社会地位 一、弃妇诗的艺术手法
《诗经》中的弃妇诗往往以叙事为主,杂以抒情和议论。《诗经》是一部抒情性很强的文学作品。如《卫风·氓》,全诗共六章,每章各十句。叙述了一个女子轻易爱上一个虚伪的男子,与他结了婚。结婚后,女子辛勤的操持家务,但是最后男子却变心了,抛弃了女子。诗歌从他们相见相恋,结婚,结婚后,一直写到女子被弃回到娘家的生活。在这个完整的故事过程中,又有抒情和议论。触景生情,善用比兴手法。《诗经》中的弃妇诗,大多是描述弃妇在被逐回娘家的路上的所见所感,其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也是其艺术上的一大特色。如《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形成了对比。又如氓婚前“信誓旦旦,言笑晏晏”,婚后则“二三其德,士也惘极”,对比中揭示了氓的喜新厌旧本性,从而更突出了弃妇的悲惨命运。这篇抒情诗,叙述受骗被弃的经过,抒发悔恨交加的痛苦,在抒情的气氛中叙事,寓抒情与叙事,使二者浑为一体,融合无间。不但做到了叙事和抒情相结合,而且还很自然的加了议论,如:“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就使得事实、感情和理智的思考巧妙的结合了起来,从而增强了诗的思想性,深化了该诗的主题。
《卫风·氓》里的回忆和对比手法,不仅写了女主人公的任劳任怨,更加揭露了氓的卑劣品质。尤其边回忆边对比的写法。结婚前后的氓这一形象行为的对比,女主人前后思想感情变化的对比,使得往昔与今时、乐于悲、笑与恨相互照应。 二、研究《诗经》弃妇诗的意义 (一)弃妇诗的历史意义
弃妇诗在《诗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弃妇诗篇主要在《国风》和《小雅》中,其思想价值是不容忽视的。这些弃妇诗大多叙述和抒发自己被弃的无助和痛苦,以及对男子喜新厌旧的怨恨。研究这些诗对于我们了解上古社会的婚姻有很大帮助,给予我们重要的启示。同时也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