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单选题
1.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一书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这一“变局”在秦朝突出表现为( ) A. 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B. 建立完善的选官制度 C.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D. 制定系统的法律制度
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中国从公元前一直到20世纪,中央政府能向每个农民直接征税,是世界上唯一的国家。”能做到这一点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宗法制 B. 中央集权制 C. 世袭制 D. 分封制
3.人民网《秦统一2234年祭》一文提出:“秦始皇比较彻底地消除了旧宗制的羁绊,创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国家制度。”下列不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 A. “坏先王之制,废‘王’号,称‘皇帝’” B. 废旧时世官世职制,任命三公九卿处理中央政务 C. 严格嫡庶权益分配,“封建亲戚,以为屏藩” D. 重视政治体制建设,推广郡县式管理模式
4.实行郡县制是中国古代地方政治体制的一大进步,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 )
A. 郡县长官直接由中央任免 B. 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C. 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 D. 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
5.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现代
1 / 8
2019届高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化”理解准确的是( )
A. 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B. 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C. 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D. 君主专制取代贵族政治
6.分封制和郡县制是中国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下列关于这两种制度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 A.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 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C.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 D.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
7.学者王亚楠指出,“有了这一项根本决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经济政治大权集中于一身,他就有无上的富、无上的贵、无上的尊严,’朕即国家‘。”材料中的的“根本决定”应是:( )
A. 规定王位世袭B. 分封子弟为王C. 推行郡县制度D. 设立皇帝称号 8.秦朝的哪一制度实质上是对夏、商、西周政治体制很大程度的继承和发展( ) A. 三公九卿制B. 郡县制C. 皇位世袭制D. 选官制度
9.西周王朝时,中国己经形成统一局面,建立了封建制度。但只可称为“封建的统一”,与秦以下之“郡县统一”,则有所不同。此处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 A. 西周以礼乐制度规范社会秩序B. 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C. 秦统一的区域远远大于西周时期D. 秦打破了地方官员世袭的传统 10.毛泽东非常欣赏秦始皇,曾称赞他“是个厚今薄古的专家”,感叹“不见始皇帝,天地一苍茫”。以下秦始皇采取的措施中,最能体现其“薄古”思想的是( ) A.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 B.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地区
2 / 8
2019届高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C.用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推崇法家思想,实行严刑峻法 11.嬴政在统一六国后,为秦朝最高统治者定的尊号是: A. 秦王 B. 天子 C. 陛下 D .皇帝
12.《贾谊·治安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 A. 继承周朝的分封制B.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C. 汉武帝颁行推恩令D. 汉武帝的“附益之法”
13.秦代北方的郡只相当于今天的一两个地区,河东郡就略似今天山西省的临汾、运城两地区;而南方的郡有如今天的一个省或更大,九江郡起初就相当于今天安徽省及江西省的大部。后来南方政区的幅员越变越小,其政区幅员的变化效率比北方要快。这种变化表明( )
A. 统治疆域的扩大B. 中央集权的加强C. 北方经济的衰落D. 政区细化的趋势 14.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在其统一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革除东周以来政治弊端的重要决策是( ) A. 建立刺史制度B. 确立三公九卿制 C. 推行郡县制 D. 开创皇帝制
15.关于蒙恬主持修长城一事,秦二世以其“绝地脉”而杀之;司马迁认为其“阿意兴功……遇诛为宜”;而郭嵩焘认为“蒙氏固将也,以任边事,其职应然”,不应被处死。以下立意与材料结合最恰当的是( )
A. 崇尚科学,反对风水迷信 B. 职务追责,应科学而适度 C. 千古长城,功过难以评述 D. 评论历史,应该辩证而为
16.“一些夺取政权的卿大夫,以史为鉴,逐渐摆脱宗法制的束缚,任用自己信任的人掌握要职,减少世袭官员,出现非世袭的职业官吏群体,君主权力逐渐集
3 / 8
2019届高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中,君主专制的倾向也日见显著。”这反映了( ) A. 宗法制度崩溃B. 分封制度受到冲击 C. 官僚政治确立D. 君主专制制度形成
17.易中天先生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写道:“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雄略之主’,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他们吸取的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下列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中,与材料大意相似的是( )
①三公九卿制②中外朝制度③二府三司制④内阁制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
18.有学者认为,正是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本身葬送了大秦帝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皇权高度集中导致暴政加速覆亡B. 争夺皇位的战争瓦解了大秦政权 C. 朝议制度未能制约皇帝独断专行D. 皇帝制度超越了社会的发展水平 19.有学者指出,秦朝以武力统一天下,却没有使原本属于各国的百姓感受到新政权带来的温暖,这成为秦朝短命而亡的“基因缺陷”。秦朝的“基因缺陷”指的是( )
A. 强力推行重农抑商 B. 实行皇位世袭制度 C. 以郡县制控制地方 D. 不合理的治理方式
二、非选择题
20.秦朝和元朝的统治疆域较前朝空前扩大,所以统治者在吸取前代的经验教训
4 /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