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音部位:发辅音时,口腔对呼出气流构成阻碍的部位。 发音方法:发辅音时,呼出气流破除发音部位所构成阻碍的方法。 声母、韵母、声调:汉语传统音韵学,把汉字的字音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这叫音节的三要素。
声母是汉字字音开头的辅音。 韵母是汉字字音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声调是贯通整个字音高低升降的调子,这种高低升降的变化是音高的变化。
普通话音节(或字音)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有些音节开头部分没有辅音,叫作“零声母音节”。“零声母”不等于没有声母,例如“阿姨”āyí两个音节都是零声母音节。
第二单元 声母
教学要求:
掌握声母的概念、分类,全面了解普通话的声母系统,了解声母辨正的方法。通过对普通话声母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的分析与有针对性的发音训练,使学生使用普通话声母做到发音准确,到位,去除为后续发音训练打好基础。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声母
声母指的是一个汉语音节起头的辅音。 二、声母的分类
(一) 按发声部位分类
分为双唇音(b、p、m),唇齿阻(f),舌尖前阻(z、c、s),舌尖中阻(d、t、m、l),舌尖后阻(zh、ch、sh、r),舌面阻(j、q、x),舌根阻(g、k、h) (二) 按发声方法分类
塞音(b、p、d、t、g、k),擦音(f、h、x、s、sh、r),塞擦音(j、q、zh、ch、z、c),鼻音(m、n、ng),边音(l)
送气与否:普通话塞音与塞擦音声母根据呼出气流的强弱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分。
清浊的区分:发音时声带颤动为浊音,声带不颤动为清音。 三、结合根据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进行发音练习。
第三单元 韵母
教学要求:
掌握韵母的定义、结构和分类,了解普通话韵母系统,通过对韵母的学习和有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带鼻尾音韵母的发音要领。 教学内容: 一、 什么是韵母
按汉语语音学的传统分析方法,把汉语音节中声母以后的部分叫韵母。
二、 韵母的分类
普通话39个韵母可以按不同的条件进行分类。
按语音结构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
按汉语语音学的传统分析方法,又可以按韵母开头元音的唇形特点把韵母分为四类,叫“四呼”,即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和撮口呼韵母。 三、 韵母练习
(一) 单元音韵母练习 1. 单元音韵母发音要领简表 2. 单元音韵母发音要领及训练 (二) 复合元音韵母练习 1. 复韵母发音的特点
复韵母的发音过程有两个特点:一是复韵母的发音不是简单的两个或三个元音的相加,而是舌位唇形由一个元音滑动、变化到另一个元音,没有哪一个元音单独、明确地表现出来。二是无论二合复韵母还是三合复韵母,一个复韵母中总有一段元音成分在发音过程中口腔开度最大,声音最响亮,而且发音持续时间较长。我们把它叫做“韵腹”。
2. 9个二合复韵母发音要领及训练 3. 4个三合复韵母发音要领及训练
4. 区分宽窄复韵母(舌位动程大小)的发音训练 (三) 带鼻尾音韵母(鼻韵母)练习
1. 带鼻尾音韵母发音的特点
2. 带鼻尾音(—n)韵母(前鼻音韵母)发音要领及训练 3. 带鼻尾音(—ng)韵母(后鼻音韵母)发音要领及训练 4. 前后鼻音韵母辨读训练 5. 宽窄带鼻尾音韵母辨读训练 (四) 韵母按四呼进行分类及练习 1. 韵母按四呼进行分类
开口呼:指没有韵头,韵腹又不是i、u、v的韵母。 齐齿呼:指韵头或韵腹是i的韵母。 合口呼:值韵头或韵腹是u的韵母。 撮口呼:指韵头或韵腹是v的韵母。 2. 齐齿呼、撮口呼韵母辨读训练
第四单元 声调 教学要求:
掌握声调的定义与性质,了解普通话声调系统,掌握普通话的调值和调类等概念,通过学习和有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准确、熟练地掌握普通话的四个声调的发音要领。 教学内容:
1.声调的定义:汉语音节中可以区别意义的音高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声调贯穿音节始终,主要作用在韵腹上 2. 声调的作用:区别意义
3. 声调的性质:声调的性质主要决定于音高。声调的音高是相
对音高。
4.声调的调值和调类,
调值指的是声调高低、升降、曲直的变化,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调值通常采用声调的五度标记法记录。
6.调类指的是对声调的分类。普通话声调课分为四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7.声调的发音要领 阴平:高平调,55 阳平:中升调,35 上声:降升调,214 去声:全降调,51
第五单元 普通话音节结构与声韵拼合关系
教学要求:
了解普通话音节结构特点,掌握普通话声韵拼合关系和拼合规律,并使学生能够结合普通话音节结构与声韵拼合关系对照自己的发音问题做出纠正。 教学内容:
1.普通话音节结构:声母、韵母(韵头、韵腹、韵尾)普通话音节最多有四部分组成。
2.普通话音节结构有哪几种?8种结构。 3.普通话音节的声韵拼合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