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南北朝主要文官士族成分的统计分析与比较 毛汉光 Phonetic and Phonemic System of the Kanakanavu Language, Formosa Margaret M.Y.Sung 附载:
战国时代的战争 劳干
集刊第三十七本上册
Notes on the T'en or Yanghwang Language:Texts Fang-kuei Li
战国时代的战争方法 劳干 释黹屯 屈万里
清代中央政权形态的演变 李宗侗 再记「箕子朝鲜」 李光涛 「朝鲜壬辰倭祸史料」序 李光涛 三国吴地的地方势力 许倬云 坞堡溯源及两汉的坞堡 金发根 战国时代的一把包金剑 陈瑞丽
明代前期(洪武四年─正统十四年)辽东的边防 陈文石 论明初北元君主世系 黄彰健 明代皇室中的洽和与对立 吴缉华 刀斧葬中的铜刀 高去寻 宰官考原 王恒余 国语虚词训解商榷 张以仁
集刊第三十七本下册
奴儿哈赤所建国号考 黄彰健
论张儒绅赍夷文至明年月并论奴儿哈赤的七大恨及满文老档讳称建州国 黄彰健 满洲国国号考 黄彰健 清太祖天命建元考 黄彰健
论清太祖于称汗后称帝,清太宗即位亦称帝 黄彰健 论满文nikan这个字的含义 黄彰健 明史纂误再续 黄彰健
我国中古大士族之个案研究──琅琊王氏 毛汉光 冬饮庐藏甲骨文字 甲骨室 附(一)周法高跋 周法高 附(二)张秉权跋 张秉权
汉代河西四郡的建置年代与开拓过程的推测:兼论汉初西向扩张的原始与发展 张春树 「战国的统治机构与治术」读记 陈槃 清初顺治康熙年间减免赋税的过程 刘翠溶
Problems of the Author and Title of the “Hou-hua-lu” Chuang Shen 附录:
中国境内黄土期以前的人类文化 张光直 甲骨文的发现与骨卜习惯的考证 张秉权
春秋列国的交通 陈槃
集刊第三十八本
史记斠证导论 王叔岷 史记斠证 王叔岷 祭祀卜辞中的牺牲 张秉权
古书虚字集释的假借理论的分析与批评 张以仁 跋「毛大将军海上情形」 李光涛
The Phonology of a Gyarong Dialect Kun Chang 大学出于孟学说 劳干 唐上津道考 严耕望 谭嗣同全集书札系年 黄彰健 康有为衣带诏辨伪 黄彰健
论明代税粮重心之地域及其重税之由来 吴缉华 明末清初裁节驿费史事研究 苏同炳 「大学出于孟学说」初稿后案 陈槃 周人的兴起及周文化的基础 许倬云
集刊第三十九本上册
论翻译中信达雅的信的幅度 赵元任 唐骆谷道考 严耕望 炎帝与黄帝的新解释 李宗侗 李郑屋村古墓砖文考释 饶宗颐
经传释词补经传释词再补以及经词衍释的「音训」问题 张以仁 殷代的豆 石璋如 文法与诗中的模棱 梅祖麟 南昌音系 杨时逢 中国语文记 杨联升 「论货币单位镮」札记跋 陈槃
跋干隆三十一年给暹罗国王谕 李光涛 殷虚「骨简」及其有关问题 刘渊临 金室完颜氏婚制之试释 桑秀云
律解辩疑大明律直解及明律集解附例三书所载明律之比较研究 黄彰健 论汉简及其它汉文献所载的黑色人问题 杨希枚 不见于春秋大事表之春秋方国叙论 陈槃 斝的形制及其原始 李济
The Division of Time in the Han Dynasty as Seen in the Wooden Slips Kan Lao
The Shih-Ching: Its Generic Significance i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and Poetics Chen Shih-Hsiang Some Internal Evidence for the History of Vietnamese Tones Laurence C. Thompson The Philosophy of Mind as a Form of Empiricism Vincent Y. C. Shih
A Dravidian-Sanskrit Etymology M. B. Emeneau
集刊第三十九本下册
唐蓝田武关道驿程考 严耕望
史记斠证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王叔岷 清朝中叶苏州的米粮贸易 全汉升 维州在唐代蕃汉交涉史上之地位 饶宗颐 论明代前期税粮重心之减税背景及影响 吴缉华 僮人来源初探 芮逸夫
国语中双音节并列语两成分间的声调关系 丁邦新 殷代大墓的木室及其涵义之推测 高去寻
金元之际孔元措与「衍圣公职位」在蒙古新朝的继续 姚从吾 Peiping Tonal Phonotactics Hugh M. Stimson The Semivowel i in Vietnamese and Mandarin E. G. Pulleyblank
The Formulaic Language of the Chinese Ballad
“Southeast Fly the Peacocks” Hans H. Frankel Fang Yen Ⅳ, 5 and 31. Knee Covers and Apron Paul L. M. Serruys On the Initial h in the Yuan-Ch'ao Pi-shih Nicholas Poppe
Burmese Disguised Speech Mary R. Haas Cognates of Tibetan rans-pa ('entire complete') with Guttural Stem Initial Walter Simon
The Origin of Headhunting──An Atayal Text with Vocabulary Soren Egerod
Tibetan Sdud 'Folds of a Garment', the Character 卒, and the *St-Hypothesis Nicholas C. Bodman On the Meaning of the Morpheme 嫌 Shyan in Pre-Han and Han texts N. G. D. Malmqvist
Apex and Terminal Nodes in the Linquist's Taxonomy of Genetically Related Languages C. F. & F. M. Voegelin
Notes on Non-Chinese Terms in the Yuan-Imperial
Dietary Compendium Yin-shan Cheng-Yao 饮膳正要 Yan-shuan Lao 附载: 墨家 梅贻宝
李方桂先生著作目录 张琨编
集刊第四十本上册 楚缯书疏证 饶宗颐 楚缯书疏证跋 陈槃 古文字试释 劳干
Vowel Harmony in Spoken Lhasa Tibetan Kun Chang & Betty Shefts Chang
族谱中关于中西交通若干史实之发现 罗香林 Prefectures and Population in South China in the First Three Centuries A. D. Rafe de Crespigny 刘子集证续补 王叔岷 唐金牛成都道驿程考 严耕望
满族入关前的文化发展对他们后来汉化的影响 管东贵 释内外转名义 杜其容
清太宗时代的重要政治措施 陈文石 明代之弘文馆及弘文阁 吴缉华
Notes on the Casting of the Handles of Some Bronze Vessels in the Yin Dynasty Wan Chia-pao Notes on the T'en or Yanghwang Languages: Glossary Fang-kuei Li
附载:本所成立四十周年纪念会学术讲演记录 主席报告 李济
史学与世变 沈刚伯先生讲
中文里音节跟体裁的关系 赵元任先生讲
集刊第四十本下册
史记斠证卷八──高祖本纪第八 王叔岷 史记斠证卷九──吕后本纪第九 王叔岷 国语辨名 张以仁
小屯第四十墓的整理与殷代第一类车的初步复原 石璋如 匈奴社会组织的初步研究 谢剑 朝鲜「壬辰倭祸」酿衅史事 李光涛 春秋时代之秽、孤竹、厹由、义渠 陈槃
王符生卒年岁的考证及潜夫论写定时间的推论 金发根
从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藏「圣母颂报会杂钞」论耶稣会士所创中国人西来说‘Li’ as Ideal Patterns of Culture in Chinese Tradition Ruey Yih-fu 「和卓」考释 陈庆隆 附载:
法家述要 陈启天
战国时代儒家思想及其发展(一) 成中英 安阳发掘与中国古史问题 李济
集刊第四十一本第一分
史记斠证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第一 王叔岷 史记斠证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二 王叔岷 蜀布邛竹传至大夏路径的蠡测 桑秀云 山涛论 徐高阮遗作 附载:
殷代的夯土、版筑、与一般建筑 石璋如
怀念陈寅恪先生(本刊编辑委员会附识) 俞大维
李龙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