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有15g晶体析出 B.t2℃时,将15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可形成65g溶液 C.甲的溶解受温影响比乙大
D.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考点】固体溶解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
【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曲线的意义、溶解概念进行分析解答,交点表示在该温下两种物质的溶解相等,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式确定是否析出晶体,据此解答.
【解答】解:A、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由于不知饱和溶液的质量,故无法判断析出晶体的质量,故错误;
B、t2℃时,甲的溶解是3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甲,所以将15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恰好形成65g溶液,正确;
C、据图可以看出,甲的溶解受到温影响比乙大,正确;
D、t1℃时甲乙 的溶解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解相等则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不大,主要考查了对固体溶解的理解和对固体溶解曲线意义的应用.
10.验证金属Fe Cu Ag的活动性强弱,下列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 A.Fe CuSO4溶液 Ag B.FeSO4溶液 Cu AgNO3溶液 C.Fe Cu AgNO3溶液 稀盐酸
×100%;根据不同温下物质的溶解
D.FeSO4溶液 Cu Ag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否合理,可根据“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析方案所能得到的结论,确定是否能得出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解答】解:A、铁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铁>铜;Ag与Cu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的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合理. B、Cu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铜>银;Cu 与Fe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铜;由此可得的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合理.
C、Fe、铜均能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铁>银,铜>银;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不能,说明了活动性铁>H>铜;由此可得的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合理.
D、Cu、Ag均不能与FeSO4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铜,铁>银,但无法确定银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 故选:D.
【点评】本题难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三、生活现象解释 11.回答下列问题:
(1)奶制品、豆类和虾皮等含有丰富的钙,青少缺钙会导致 C (填字母序号); A.贫血 B.甲状腺肿大 C.佝偻病
(2)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它由 离子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3)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采取 盖上锅盖 的灭火方法. (4)利用厨房中的 食醋 可以溶解水壶中的水垢;
(5)蔬菜水果应适当多吃,它们是人体获取 B (填字母序号)的主要来源; A.蛋白质 B.维生素 C.油脂 (6)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铁具有良好的 导热 性;
(7)家中蒸馒头要用小苏打,其主要成分的化式为 NaHCO3 ; (8)日常生活中,常采用 加热煮沸 方法降低水的硬.
【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硬水与软水;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式的书写及意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专题】化与生活.
【分析】根据化与人体健康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奶制品、豆类和虾皮等含有丰富的钙,青少缺钙会导致佝偻病,故填:C; (2)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它由离子构成的,故填:离子;
(3)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采取盖上锅盖的灭火方法,故填:盖上锅盖. (4)利用厨房中的食醋可以溶解水壶中的水垢,故填:食醋; (5)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应适当多吃,故填:B; (6)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故填:导热;
(7)家中蒸馒头要用小苏打,其主要成分的化式为NaHCO3,故填:NaHCO3; (8)日常生活中,常采用加热煮沸方法降低水的硬,故填:加热煮沸.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2.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 AD (填字母序号);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C.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2)市场上出售的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很强的 吸附 性,可以用于除去装修产生的有害气体;
(3)生铁是常用的合金,生铁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是一种生活态,举一种“低碳”出行的方式 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
【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生铁和钢;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物质的分类;空气与水;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1)根据水污染的途径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分析解题;
(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解答; (3)根据生铁属于铁的合金进行解答;
(4)根据低碳的理念进行分析,低碳就是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可以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进行
【解答】解:(1)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 D.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B.不使用含磷洗衣粉,可以防止水体污染; C.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 故选AD.
(2)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可以用于除去装修产生的有害气体;故填:吸附;
(3)生铁是常用的合金,生铁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4)低碳经济就是指通过开发新能源,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例如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可以减少石油、天然气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答案为: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与环境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3.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能源包括 煤 、石油和天然气.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不断增长,人类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潮汐能、核能、 太阳能 (写一种即可)等.
(2)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可作为柴油替代资源的清洁燃料,二甲醚中含有 三 种元素,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4:1 ;
(3)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 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充分燃烧等 .
【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专题】化与能源;化知识生活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