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区气候特征见表2-1。
表2-1 新疆各地区农业气候特征表 地区范围 吐鲁番地区 塔里木、哈密盆地 准葛尔盆地 天山南北坡 准噶尔盆地北西部、博尔塔拉河上游、伊犁河谷、塔额盆地 昭苏、巴里坤盆地 湿润度 (A) < 0.33 < 0.33 < 0.33 < 0.33 > 0.33 农田水分供求差 I(mm) >900 700-900 700-600 600-500 500-400 大风日数(d) 23-73 3-76 7-76 10-41 12-67 高效节水 技术选择 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 微灌、喷灌技术 0.33-0.66 400-200 13-37 微灌、喷灌技术 注:湿润度为作物生长季节内的有效降雨量与参照腾发量的比值。
一般当湿润度A<0.33或水分供求差I>500mm(333.5m3/亩)的地区,优先采用的高效节水技术是微灌技术,不适宜采用喷灌技术。
在湿润度A>0.33,水分供求差I<500mm的地区,适宜采用微灌技术,也适宜采用喷灌技术。
不同喷灌技术的允许风速为:远射程喷灌小于2~2.5m/s;中射程喷灌小于5m/s;短射程喷灌小于6~7m/s;悬臂多支点式喷灌小于8~10m/s。当风速小于允许风速的频度大于90%的地区,方可采用喷灌技术。
2.2.2 根据土壤条件优先选择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基础,直接影响灌溉方法的选择。影响灌水方法和灌水技术的土壤因素有土壤的保水能力、渗透性、盐渍化程度、土层厚度、土壤的水侵蚀稳定性。
土壤质地决定土壤的保水能力及渗透性,土壤的保水能力及渗透性又决定作物的灌水定额。土壤的透水性应根据1m土层的机械组成
7
评价,一般由耕层(0~30cm)和耕层(30~100cm)两层的机械组成综合评判。也可以用田间最大持水量和渗吸速度来确定。根据各种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单位时间末的渗吸水深和土壤的透水性,优先选择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见表2-2。
对于盐碱化地区,为减轻和消除盐碱对作物的危害,应该配合改良措施,综合采用适宜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表2-2 不同的土壤特性 土壤 最大持水量(%) (占干土重) 4-12 12-18 18-25 15-30 <5 <5 单位时间末的渗漏量渗吸水深 透水性 (mm/h) (mm/h) >15 15-5 32-50 29 25 5-15 高 中 低 低 高效节水 技术选择 微灌、喷灌 微灌、喷灌 微灌、喷灌 微灌 砂土、沙壤土 轻壤土 中壤土 重壤土、粘土 2.2.3 根据地形地貌优先选择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技术
微灌能适应各种地形地貌,喷灌对地形坡度有一定的要求,当地面坡度较大时,允许喷灌强度将会降低。如:地面坡度为5~8%时,允许喷灌强度降低20%;地面坡度为9~12%时,允许喷灌强度降低40%;地面坡度为13~20%时,允许喷灌强度降低60%;地面坡度大于20%时,允许喷灌强度降低70%,因此地面坡度较大时,应采用喷灌强度较小的喷头。自压喷灌要求有形成自压条件的坡度,地面坡度大于2%时,宜采用自压喷灌技术;而在地形复杂、高差起伏大的地区,应优先考虑采用微灌或喷灌技术。
2.2.4 根据作物优先选择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技术
各种作物都有其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和栽培技术,而高效节水灌
8
溉技术也都有其适应的作物,如:浅根作物适合采用微灌、喷灌;深根作物(成龄果树)宜地下灌(渗灌)。根据作物生长特点优先选择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见表2-3。
表2-3 根据作物生长特点优先选择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作物 适宜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密植作物 微灌、喷灌 宽行作物 微灌 浅根作物 微灌、喷灌 深根作物 微灌 高杆作物 设施农业 微灌 果树 微灌 微灌 2.2.5 根据水源条件优先选择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与泥沙处理方法
新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微、喷灌)今后发展的趋势对水源条件的要求是: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地表水以具备自压条件为优先,加压为辅;地下水与地表水混合灌区,以地表水为主,机井加压为辅;纯井灌区以加压微灌为主,逐步代替地面灌。
微、喷灌工程对水质的要求相对于地面灌和低压管道灌要高。 (1)对于多泥沙地表水优先利用控制性工程(水库、塘坝)发展微、喷灌工程。泥沙处理方式可选择为:
①多泥沙地表水微灌工程一般采取3—4级过滤,即:水库、塘坝或引水渠→前池→砂石过滤器→网式或叠片过滤器;
②多泥沙地表水喷灌一般采用3—4级过滤,即:水库、塘坝或引水渠→拦污栅→前池→拦污栅;
③一般泥沙含量或通过水库调蓄的地表水微灌一般采取3级过滤,即:引水渠→前池→砂石过滤器→网式或叠片过滤器;
④一般泥沙含量或通过水库调蓄的地表水喷灌一般采取3级过滤,即:引水渠→拦污栅→前池→拦污栅。
9
(2)对于地下水机井加压微灌工程泥沙处理一般采用2级过滤,泥沙处理方式可选择为:
①机井→离心式过滤器→网式过滤器; ②机井→离心式过滤器→叠片式过滤器。
(3)对于地下水与地表水混合加压滴灌工程泥沙处理一般采用3级过滤,泥沙处理方式可选择为:
① 机井→引水渠→前池→砂石过滤器→网式或叠片过滤器; ② 引水渠→前池→砂石过滤器→网式或叠片过滤器。 2.2.6 根据生产力发展与管理水平优先选择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先进的灌溉技术和灌水方法,一般一次性投资都较高,对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要求较高,消耗能量较大。
在经济条件较好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地区,可优先选择节水增产效果好、劳动强度低的微灌或固定式喷灌系统;在经济水平低和管理水平不高的地区要量力而行,先示范后推广,逐步推行微灌、喷灌等技术。投资效益情况可参见下表综合评价。见表2-4。
表2-4 微、喷灌工程经济指标 灌溉方式 投资 (元/亩) 地表水 加压 滴灌 机井 加压 地表水 自压 地表水自压半固定 喷灌 地表水自机井半压固定式 固定式 机井 固定式 700-900 500-700 800-1000 600-800 800-1200 400-600 800-1000 与地面灌相比节水效果(%) 与地面灌相比增产效果 (%) 40-60 30-40 30-50 30-50 50-70 30-40 20-40 20-30 30-50 20-40 20-30 20-30 30-40 20-40 2.2.7 新疆节水总体区划
(1)塔里木盆地内陆河区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