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6 队管人员 合计 1 12 1 22 1 22 3 56 矿井劳动定员控制表
序 人员类别 号 一 (一) 1 2 (二) 二 三 原煤生产人员 原煤生产工人 井下工人 其中:采掘工人 其中:采煤工人 地面工人 管理人员 其中:工程技术人员 服务人员 其他人员 全矿合计 一班 二班 三班 合计 系数 人数 78 78 156 170 出勤人数 在籍 在籍 劳动生产率指标
项 目 年工作日 矿井设计年产量 日产量 全员工效 单 位 天 Kt/a t/日 t/工日 指 标 330 90 139.39 0.89 生产工人工效 井下工人工效 采掘工人工效 回采工人工效 t/工日 t/工日 t/工日 t/工日
0.9 0.92 0.96 1.09 (三)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主扇型号为4—72NO.16B,配套电机功率37kw的离心式主要通风机,备用主扇型号为4—72NO.16B,配套电机功率37kw的离心式主要通风机。两台主扇均具有反风装置。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矿井实测总进风量1600m3/min,总回风量1650 m3/min。主要通风机排风量2000 m3/min。
经计算矿井采掘工作面的需风量为1500 m3/min,矿井实际进风量1600m3/min,。说明主要通风机满足要求。
按矿井通风能力核算:
P?Q入?3500.0926?q相??K?104万t/a
式中:P——通风能力,万t/a;
Q入——矿井总进风量,1600m3/min;
0.0926——总回风巷按瓦斯浓度不超过0.75%核算为单位分钟的常数;
q相——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m3/t;在通风能力核定时,当矿井
有瓦斯抽放时,q相应扣除矿井永久抽放系统所抽的瓦斯量。q
相
取值不小于10,小于10时按10计算。(2008年瓦斯鉴定:相对涌出量为7.38 m3/t,式中按10计算)
考虑10%的富余系数,我矿核定通风能力为
P?=35
0.0926?10?1.20?1.20?1.05?1.05?10000 1500?350万t/a;
(四)矿井供电系统
矿井采用两回路电源供电,一回由石溪镇35kv地方变电站经架空线路(LGJ-3×70/1.5km)以10kv电压送至该矿作主供电源(981);另一回由犍为地方电站经架空线路(LGJ-3×70/2km)以10kv电压送至矿作备用电源(941)。
矿井现有设备总容量675.45KW,工作容量519.05KW,其中地面 KW,井下 KW。矿井原煤电耗34.16KW.h/t,原煤电耗为34.16KW.h/t。
矿井供电能力核定情况: 电源线路供电能力为 万t/a; 变压器供电能力为 万t/a; 矿井供电系统能力为 万t/a;
因此在现有负荷前提下,矿井综合供电能力满足矿井9万t/a生产能力需要。
(五)矿井排水系统
矿井为一级排水。主水泵型号为:80(F)30×5,均有备用泵和
检修泵,排水管道均为两路且已连通。
排水高度:89m
排水水泵型号:80(F)30×5 电机功率:37KW 水泵流量:43m3/h 水泵扬程:210m 按排水能力核定
Pn?=470.4
0.0372?10000 43?20?350万t/a;
式中:
Pn——排水正常涌水能力(万t/a) 25——工作水泵小时总排水能力(m3/h)
0.0372——平均日产吨煤所需排正常涌水量(m3/t) 排矿井最大涌水
Pm?50?20?3500.438?10000 =79.9万t/a;
式中:
Pm——排最大涌水能力(万t/a)
50——工作水泵及小时总排水能力(m3/h) 0.438——平均日产吨煤所需排正常涌水量(m3/t)
上述计算表明:矿井排水系统完全满足年产9能力万t/a能力需要。
(六)矿井提升运输系统:
主井和暗斜井为绞车提升。其型号分别为:主井2JT12-10/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