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循环结构》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高中数学必修3(北师大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18:20: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循环结构》是数学必修3的内容。(1)算法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新内容,算法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算法思想已逐渐成为每个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数学素养。(2)本节课的内容是循环结构,它与顺序结构、条件分支结构是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可以表示任何一个算法。并且循环结构是算法这一部分的重点和难点,它的重要性就是充分体现计算机的优势,也即能以极快的速度进行重复计算。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循环结构,能识别和理解简单的框图的功能,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运用循环结构设计程序框图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和体会算法思想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意义;

【情感与态度目标】

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循环结构,能识别和画出简单的循环结构框图。 【教学难点】:循环结构中循环条件和循环体的确定。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概念梳理

循环结构

(1)概念: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的条件重复执行某些步骤执行某些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步骤称为循环体.可以用如图①②所示的程序框图表示.

1 / 3

(2)直到型循环结构:如图①所示,其特征是:在执行了一次循环体后,对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不满足,就继续执行循环体,直到条件满足时终止循环.

(3)当型循环结构:如图②所示,其特征是:在每次执行循环体前,对条件进行判断,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否则终止循环. 总结:

对循环结构的理解:

①循环结构中必须包含条件结构,以保证在适当的时候终止循环. ②循环结构内不存在无终止的循环.

③循环结构实质上是判断和处理的结合,可以先判断,再处理,此时是当型循环结构;也可以先处理再判断,此时是直到型循环结构.

④循环结构中常用的几个变量:

计数变量:即计数器,用来记录执行循环体的次数,如i=i+1,n=n+1. 累加变量:即累加器,用来计算数据之和,如S=S+i. 累乘变量:即累乘器,用来计算数据之积,如P=P*i.

⑤在程序框图中,一般要根据实际情况先给这些变量赋初始值.一般情况下,计数变量的初始值为1,累加变量的初始值为0,累乘变量的初始值为1.

⑥循环过程非常适合计算机来处理,因为计算机的运算速度非常快,执行成千上万次的重复计算,不过是一瞬间的事,且能保证每次的结果都正确. 二、当型循环结构和直到型循环结构的区别

分析:循环结构的功能是根据条件是否成立,以决定是否重复执行某些操作.根据执行循环体的条件可以分为两种循环,如图(1)(2)所示.

2 / 3

当型循环结构:对应的程序框图如图(1),它的特点是:先判断条件,只要条件满足, 就反复执行循环体,当条件不满足时才终止循环.当型循环结构可能一次也不执行循环体.

直到型循环结构:对应的程序框图如图(2),它的特点是:先执行一次循环体,再判断条件,只要条件不满足,就反复执行循环体,直到条件满足时才终止循环.直到型循环结构至少要执行一次循环体.设计程序框图时,如果用当型循环结构和直到型循环结构解决同一个问题,其循环终止的条件对立.当型循环结构终止的条件是不满足条件,而直到型循环结构终止的条件是满足条件.

三、布置作业

P97【练习1】

教学反思

略。

3 / 3

《循环结构》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高中数学必修3(北师大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15pf8s9w60fvqu4yw276b8ve00zsa00v4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