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教育管理方向)
教育哲学案例分析与讨论
刘文霞选编
2004年6月
1
目 录
案例1 教育活动需要哲学吗 --------------------------------3 案例2 教育哲学的价值问题 --------------------------------4 案例3 20世纪西方教育哲学流派及其观点 --------------------5 案例4 案例四则 ------------------------------------------9 案例5 我们教给孩子什么?---------------------------------11 案例6 中学语文教材改革访谈节选 -------------------------12 案例7问题太多太怪就是有心理问题吗?---------------------15 案例8 由四种老师想到教风和学风--------------------------15 案例9 女儿不喜欢标准答案--------------------------------16 案例10 美国优秀教师行为守则26条------------------------17 案例11 两种自由教育观-----------------------------------20 案例12 《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省思--------22
2
案例1
教育活动需要哲学吗
对于实际教育工作者来说,他们似乎从未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应用”过哲学。在他们看来,教育是具体的不能再具体的实践活动,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的琐事。例如,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找学生谈话、课堂提问、擦黑板、放幻灯、组织课外活动,如此等等,真的很难说与哲学有什么关系。而哲学呢?则是一门抽象的不能再抽象的学问,根本就不关注实际的教育问题。因此,教育活动与哲学可以说真是风马牛不相及。 讨论题
结合上述案例分析教育活动需要哲学?
3
案例2
教育哲学的价值问题
20世纪初,一些人认为,“教育科学”是唯一合法和有价值的教育研究形式,教育哲学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可言。
20世纪中叶,教育哲学流派林立,搞乱了人们的思想,使教育实践不知如何进行;同时,无论在英国还是美国教育哲学几乎成了“哲学的附庸”,其研究的问题和学术话语严重脱离教育实践。 历史上,不少唯心主义教育家和唯物主义教育家关于教育的作用都有不同的见解。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王阳明说:“满街是圣人”,荀子说:“涂之人可以为禹吗?”,竺道生说:“一阐提皆得成佛”。洛克认为人在形成过程中,教育起决定的作用。卢梭认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18世纪,法国一些唯物主义思想家认为教育是万能的。他们认为,每一个具有良好感官的人都具有同样的认识能力,都可以认识真理。杜威认为“哲学就是教育的普通理论”,“哲学就是教育学,教育学就是哲学”,并且认为“教育就是哲学的实验室”。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实用主义提出“教学做”合一,从做中学的教育理论。
讨论题:
运用所学理论,评析各家观点并谈谈你对教育哲学的价值怎样理解?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