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二章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23:37: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1. 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将它们鉴定出来。

(1)用一种试剂将上述4种溶液区分为两组,这种试剂是 ,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 和 两种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可以用 试剂来区分两种溶液。

(2)区分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 ①将发生显色反应的两种溶液分别取2ml加入2支试管,然后分别加入 ;

②用斐林试剂分别处理上述两种混合溶液,观察现象

③分析结果:观察到 现象的是淀粉酶溶液; 观察到 现象的是稀蛋清溶液。

32. 有些元素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作用,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铁是合成人体血红蛋白不可缺少的成分,人体缺铁可引起贫血症。食物中的铁一般是有机铁,人体只能吸收利用其中的10%左右,铁锅中却含有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的无机铁,用铁锅烧菜,对防治缺铁性贫血大有好处。

钙在人体内的总量达1 300 g,其中99%存在于骨胳,一旦钙离子在血浆中的浓度明显下降,神经肌肉兴奋性会大大增加,出现手足抽搐症;相反,血钙过高会引起心脏呼吸衰竭。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

(1)贫血症患者血液运输 的能力低。一般的贫血症患者除要补充铁以外,还应多吃一些 含丰富的食物。

(2)人体中含钙最多的是 。

(3)人在长跑后,因流汗过多常出现抽搐现象,这是因为身体中 含量太低。 (4)由上述铁、钙在人体中的作用可以说明无机盐在生物体内有哪些重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在细胞中有两种存在形式,即自由水和结合水。在植物细胞中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的变化,是与生命活动相适应的。

(1)农民将新收获的种子放在场院晒,是为了除去部分________,然后再将其储存。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防止水分过多而霉变;二是可降低种子的________作用,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2) 种子燃烧后剩余灰分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

(3) 种子和幼苗相比较,________的核酸较多,________的有机物较多

34. 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请据图回答:

(1)上图中,图________是幽门螺杆菌结构模式图,其区别于酵母菌的最主要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幽门螺杆菌可产生脲酶、蛋白酶、磷脂酶,其中的________可直接破坏胃黏膜的完整性,进而破坏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要得到图C细胞的原生质体,需要用________来处理细胞。

(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填标号),A、B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

(3)B、E两类生物主要区别:B类生物一般含________,能进行光合作用,故其代谢类型是________型。

35.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如图中a、b为有机小分子物质,甲、乙、丙代表有机高分子物质;已知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人体细胞内,a共有 种。

(2)b经 反应合成丙;连接两个b之间的化学键是 。

(3)在某人的神经细胞和肝细胞中,甲类物质一般是 (相同、不完全相同)的;乙类物质一般是 (完全相同、不完全相同)的;丙类物质一般是 (完全相同、不完全相同)的。

第一章 第二章 练习题答案

练习题:

1-5 DACCD 6-10 CBDDD 11-15 ABBBC 16-20 AACBD 21-25 DDACB 26-30 CACBC 31.

32.

33.

34.

35.

搜索更多关于: 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二章 的文档
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二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17zq5sl5l1cf865cb7b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