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个有: 4n+2; 故答案为4n+2 15.88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笔试和面试所占的百分比以及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即可: ∵笔试按60%、面试按40%计算, ∴总成绩是:90×60%+85×40%=88(分). 16.144° 【解析】 【分析】
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解:由题知,这是一个10边形,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10?2??180??1440? 每个内角等于1440??10?144?. . 故答案为:144°【点睛】
此题重点考察学生对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应用,掌握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7.3 2【解析】
∵Rt△ABC中,∠C=90°,∴sinA=∵sinA=
a, c1,∴c=2a,∴b=c2?a2?3a , 2b3, ?c2∴cosA=
故答案为3. 2
18.> 【解析】 【分析】
观察平均气温统计图可知:乙地的平均气温比较稳定,波动小;波动越小越稳定. 【详解】
解:观察平均气温统计图可知:乙地的平均气温比较稳定,波动小; 则乙地的日平均气温的方差小, 故S2甲>S2乙.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1)33;(2)①33?m?11;②△AOB与半圆D的公共部分的面积为
4?+3;(3)tan∠AOB3的值为15125或. 741【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由勾股定理即可解答
(2)①根据题意可知半圆D与数轴相切时,只有一个公共点,和当O、A、B三点在数轴上时,求出两种情况m的值即可
②如图,连接DC,得出△BCD为等边三角形,可求出扇形ADC的面积,即可解答
(3)根据题意如图1,当OB=AB时,内心、外心与顶点B在同一条直线上,作AH⊥OB于点H,设BH=x,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
如图2,当OB=OA时,内心、外心与顶点O在同一条直线上,作AH⊥OB于点H,设BH=x,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 【详解】
(1)当半圆与数轴相切时,AB⊥OB,
由勾股定理得m=OA2?AB2?72?42?33 , 故答案为33 .
(2)①∵半圆D与数轴相切时,只有一个公共点,此时m=33,
当O、A、B三点在数轴上时,m=7+4=11,
∴半圆D与数轴有两个公共点时,m的取值范围为33<m<11. 故答案为33<m<11.
②如图,连接DC,当BC=2时,
∵BC=CD=BD=2, ∴△BCD为等边三角形, ∴∠BDC=60°, ∴∠ADC=120°,
∴扇形ADC的面积为S扇形ADCS△BDC?1?2?3?3 , 2120?π?224π?= ,
3603∴△AOB与半圆D的公共部分的面积为(3)如图1,
4?+3 ; 3
当OB=AB时,内心、外心与顶点B在同一条直线上,作AH⊥OB于点H,设BH=x,则72﹣(4+x)
2
=42﹣x2,
解得x=
1749715 ,OH= ,AH= ,
88815, 7∴tan∠AOB=
如图2,当OB=OA时,内心、外心与顶点O在同一条直线上,作AH⊥OB于点H,
设BH=x,则72﹣(4﹣x)2=42﹣x2, 解得x=
841125 ,OH=,AH=,
777∴tan∠AOB=
125. 4115125或. 741综合以上,可得tan∠AOB的值为【点睛】
此题此题考勾股定理,切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解题关键在于作辅助线
20.裁掉的正方形的边长为2dm,底面积为12dm2. 【解析】
试题分析:设裁掉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dm,则制作无盖的长方体容器的长为(10-2x)dm,宽为(6-2x)dm,根据长方体底面面积为12dm2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裁掉的正方形边长. 试题解析:
设裁掉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dm, 由题意可得(10-2x)(6-2x)=12,
即x2-8x+12=0,解得x=2或x=6(舍去),
答:裁掉的正方形的边长为2dm,底面积为12dm2.
?21.(1)n2;(2)??60?,n?2;(3)??45?,2?.
【解析】 【分析】
(1)根据定义可知△ABC∽△AB′C′,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
(2)根据四边形ABB'C'是矩形,得出?BAC??90?,进而得出?AB?B?30?,根据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
(3)根据四边形 ABB′C′为正方形,从而得出?CAC??45?,再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1)∵△AB′C′的边长变为了△ABC的n倍, ∴△ABC∽△AB′C′, ∴
S?AB'C'?n2, S?ABC故答案为:n2.
(2)四边形ABB'C'是矩形, ∴?BAC??90?.
????CAC???BAC???BAC?90??30??60?.
在RtVABB?中,?ABB?90?,?BAB?60?,
????AB?B?30?.
AB??n??2.
AB???60?,n?2.
(3)若四边形 ABB′C′为正方形, 则AB?AC?,?BAC??90?, ∴?CAC??45?, ∴??45?,
又∵在△ABC中,AB=2AC, ∴AC??∴n?2AC,
2 ?故答案为:??45?,2?.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几何变换中的新定义问题,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理解[θ,n]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22.(1)60;(2)302?106 【解析】
(1)由平行线的性质以及方向角的定义得出∠FBA=∠EAB=30°,∠FBC=75°,那么∠ABC=45°,又根据方向角的定义得出∠BAC=∠BAE+∠CAE=75°,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C=60°;
(2)作AD⊥BC交BC于点D,解Rt△ABD,得出BD=AD=302,解Rt△ACD,得出CD=106,根据BC=BD+CD即可求解. 解:(1)如图所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