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试题点评】本题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得体的能力。所给图表是构思框架,要求
考生把图示中的各类信息转化为语言表述出来。这类题目曾经是课标卷的常考题目,属于常规题型。解答这类题目一般可以分两个步骤:第一,按照构思框架的结构分层,理清各层次之间的关系,看是否属于因果、条件、递进、并列、承接等,并据此来选定过渡词语或关联词语实施连缀;第二步,按一定顺序表述各层次的具体内容。表述时要注意涵盖框架图中的所有信息,条理清晰,可按内容安排的时间先后顺序,也可按事理逻辑顺序。本题所给框架图中,圆圈内的“拒绝”照应题干中的“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而四个方框内的内容则是四种具体反应,因此答案必须将四种反应完整的写进去,同时注意词语的准确和表达的清晰。
三、【2018年高考江苏卷】下列选项中,对右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过程特别艰难,可能预示着这一次收获很大。 B.在我们不注意的地方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困难。 C.对努力挣得的东西,人们会牢牢地抱住不放。 D.懂得知足常乐,会使生活中的困难更少一些。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漫画的理解。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
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画面是一只兔子拔萝卜,它已经拔出了一些小萝卜,正在奋力拔一个大萝卜。地面下的是大萝卜,不是“困难”,所以排除B、D项,大萝卜还在地里,并未拔出来,所以还不属于“挣得的东西”,排除C项,所以选A项。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试题点评】图文转换题一直是江苏卷的宠儿,之前是以主观题的形式来考查,不同类型的图,考查的方
式有所不同,如是漫画,一般从描述漫画内容和概括漫画寓意两个角度考查,如是图表,一般从结论和建议两个角度考查。近三年中,江苏卷的前五题都变成了选择题,故涉及图文转换的时候,也变成
5
了客观的选择题。如2015年是考查“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理解”,提供的材料是徽标;2017年是考查“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提供的材料是漫画;而2018年还是延续了2017年的内容,也是考查对漫画寓意的理解。解答漫画题,要特别关注漫画上的文字信息(包括标题)、夸张变形的部分,还要明确漫画人的情感态度。
四、【2018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答。(6分)
鲁迅提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丰子恺的漫画《村学校的音乐课》却没有画人的眼睛。你觉得二者矛盾吗?请结合画面说明理由。
【答案】不矛盾。鲁迅说的“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主要是针对文学创作
而言,在写作中注重刻画人物的眼睛,更能突出人物的个性。丰子恺的漫画《村学校的音乐课》,突出的是小学生的嘴巴,很符合漫画的题目中的“音乐课”,因为音乐课主要是唱歌,突出小学生的嘴巴更能突出漫画的主题,所以二者没有矛盾之处。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回答丰子恺的漫画《村学校的音乐课》却没有画人的眼睛,与鲁迅的观点矛盾么?在
记叙文中,截取最鲜明、最动人、最能反映本质的闪光的瞬间而加以表现的选材方法,称之为截取法。而“闪光的瞬间”在不同的文章中有不同的表现。有的在人物的眼睛上,而音乐课的闪光瞬间却在嘴巴上,所以本幅漫画的重点,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闪光点不是眼睛,所以没有画人的眼睛。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试题点评】图文转换算是老题型,但2018年天津卷的这题图文转换却“翻新”了。考生不但要观察漫画,
还要分析鲁迅观点所指的意思。首先观察漫画,读懂漫画的标题,漫画的标题往往是诠释漫画主旨的点睛之笔,对漫画主旨有提示、启发作用;读懂漫画中的对白或说明文字;读懂漫画的构图;读懂漫画中的要素,要素包括:“人”“物”“对白”等。比如本题的漫画,标题是“村学校的音乐课”,再看漫画中构图组成部分,是老师和学生,进一步把握漫画中突出的细节部分,即凸起的嘴巴,结合音乐课即可知道漫画的用意。再看鲁迅的话,“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这是说文学作品中,故二者是不矛盾的。
【2017年高考】
6
一、【2017年高考江苏卷】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
A.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 B.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 C.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 D.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首先观察漫画的内容,从图上
来看,两个人物正向小船走去,船上的人正撑起长篙准备开船,树上一只鸟儿正对着人物离开的方向啼叫。A项,“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从图中看不出“小梅”“白马嘶”等内容;B项,“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图上根本没有“桥”,且“归来”说反了,应是离开;C项,“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偏离了画面的主题。故选D项。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应先明确画面的内容,明确主体和主题,比如本题中,主体应是黄莺和人;主题
应是离开的时候,黄莺不舍而啼叫。然后再分析备选的诗句,可以采取排除的办法,找出与画面不合的内容。“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这应是写春游的内容;“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是写归来的内容;“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这是纯粹的写景。
二、【2017年高考天津卷】下面是2006年度和2016年度有关“天津旅游”的词云图,是根据国内十大旅
游网站筛选出的高频词汇生成的,字号越大,表示该词出现的频率越高,关注度就越高。(9分)
7
(1)请对比两幅词云图,简要概括天津旅游十年间发生的变化。(3分)
(2)结合2016年度词云图反映的情况,为天津旅游写一段80字左右的宣传推介短文。(6分) 【答案】
(1)例:2006年游人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关注度较高,侧重景观欣赏; 2016年游人对城市文化和民俗特色的关注度较高,侧重文化体验。 (2)内容 表达
【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本题题干是“请对比两幅词云图,简要概括天津旅游
十年间发生的变化”,根据题前的文字说明:“字号越大,表示该词出现的频率越高,关注度就越高”。仔细观察这两幅图,发现这两幅图中字号不同的字有哪些,根据这些变化概述天津旅游十年间发生的变化。2006年的云图中人们主要关注对“海河”“风景”“蓟县”等景观的欣赏。2016年的云图中,人们更关注“文化”“休闲”“特色”“民俗”等文化体验。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名师点睛】图文转换题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
想象甚至虚构。这类题答题思路是:先看标题,再看画面,不放过图中的文字,然后看图中内容,明确图中寓意指向,最后联想现实,概括答题。比如本题要求注意题干说明“字号越大,表示该词出现的频率越高,关注度就越高”,然后根据两幅图中字号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概括,组织答案。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