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酶。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如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递质种类很多,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酶是生物催化剂,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激素、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失去活性。
9. (2011四川卷)下图表示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种子质量和有机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量糖类输入并参与代谢,导致种子质量不断增加 B.细胞代谢利用大量糖类,导致淀粉含量降低 C.糖类不断转化为脂质,导致脂质含量持续增加 D.糖类不转化为蛋白质,导致含氮物质含量不变 答案:D
解析:糖类可以转化为蛋白质。含氮物质含量不变,但由于种子干重增加,因此蛋白质总量实际在增加,因此糖类在转化为蛋白质。
10. (2011新课标全国卷)下表是根据实验目的,所需阿勇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来源:学科实验目的 试剂 预期的实验结果[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Com] 网ZXXK]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脂肪 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 醋酸洋红 染色体被染成紫红色 A B C 双缩脲试剂 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 甲基绿[来源:Z。xx。k.Com] 葡萄糖与甲基绿作用,生成绿色沉淀 D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斐林试剂 吡罗红 斐林试剂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课本基本实验。双缩脲试剂是用来鉴定蛋白质的,鉴定脂肪用苏丹Ⅲ或苏丹Ⅳ试剂,B错误。鉴定葡萄糖用斐林试剂,鉴定DNA用甲基绿,CD错误。
2010年高考题
1.(2010·江苏高考)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9
A.DNA和RNA中的五碳糖相同 B.组成DNA与ATP的元素种类不同 C.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中 D.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解析】选D。A项,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组成RNA的五碳糖是核糖,由此判断A项错误;B项,组成DNA与ATP的元素均是C、H、O、N、P等元素,由此判断B项错误;C项,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遗传信息贮存在DNA中,由此判断C项错误;D项,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分子中,A=T,C=G,则嘌呤数(A+G)等于嘧啶数(C+T),由此判断D项正确。
2.(2010·海南高考)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 B.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
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 D.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
【解析】选A。葡萄糖和果糖属于单糖,均有还原性,A正确;葡萄糖属于单糖不能够水解,B错;纤维素属于多糖,其基本单位是葡萄糖,C错;乳糖被水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后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D错。
2009年高考题
1.(2009·浙江高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纤维、蔗糖、PVC、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氢在形成蛋白质二级结构和DNA双螺旋结构中起关键作用
C.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的利用、玉米制乙醇都涉及到生物质能的利用 D.石油、煤、天然气、可燃冰、植物油都属于化石燃料
【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知识。蔗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中太阳能热水器不涉及生物能而与太阳能利用有关;植物油不属于化石燃料,而属于酯类。 2.(2009·天津高考)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 ) A.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 B.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10
D.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
【解析】选A。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纤维素酶在催化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化学本质的变化。 3.(2009·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脂肪和生长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解析】选A。构成构成三磷酸腺苷(ATP),五碳糖是核糖,含氮碱基是腺嘌呤,当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得到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即是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CO2和H2O;蔗糖水解产物是果糖和葡萄糖,乳糖水解产物是半乳糖和葡萄糖;生长激素不是能源物质。
4.(2009·福建高考)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B.RNA与DNA的分子结构相似,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 C.DNA分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解析】选A。肽链的盘曲和折叠构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不同结构的蛋白质,具有不同的功能,因此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功能肯定发生改变。 5.(2009·广东高考)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
预期显色结 待测物质 检测试剂 果 ① DNA ② 脂肪 ③ 淀粉 甲基绿 苏丹Ⅲ 红色 橘黄色 斐林试剂 蓝色 ④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D。DNA遇甲基绿呈现绿色;斐林试剂是鉴定还原糖的,淀粉不属于还原糖,而
11
且斐林试剂遇还原糖水浴热后呈现砖红色沉淀。
6.(2009·江苏高考)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有(多选)( ) A.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B.沸水浴条件下,脱氧核苷酸与二苯胺发生作用呈现蓝色 C.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 D.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
【解析】选A、B、D。能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的糖是还原性糖,蔗糖不是还原性糖;B选项沸水浴条件下,DNA与二苯胺发生作用呈现蓝色;D选项常温条件下,DNA(脱氧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
7.(2009·天津高考)水稻种子中70%的磷以植酸形式存在,植酸同铁、钙等金属离子或蛋白质结合排出体外,是多种动物的抗营养因子,同时,排出的大量磷进入水体易引起水华。⑴磷元素除了形成植酸外,还可以出现在下列____分子或结构中(多选)。( ) A.核糖 B.ATP C.核糖体 D.核膜
【解析】选B、C、D。核膜等生物膜结构的主要成分中有磷脂(含磷);组成ATP和核糖体(含RNA)的化学元素有C、H、O、N、P;核糖属于糖类,其化学元素有C、H、O三种。 8.(2009·广东高考)脂质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是( ) A.构成生物膜 B.调节生理代谢 C.储存能量 D.携带遗传信息
【解析】选A、B、C。脂质包括脂肪、类脂(包括磷脂和糖脂)和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中有磷脂;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有调节生理代谢作用;动物往往把多余的能量储存在脂肪中,携带遗传信息是核酸。
2008年高考题
1.(2008·江苏高考)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原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解析】选B。A选项中胆固醇属于脂质,主要含C、H、O三种元素,而脂肪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至少C、H、O、N四种元素;B选项中三种物质均为糖类,均由C、H、O三种元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