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提升练十九 城市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示意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内蒙古城市化变化。读图,完成1、2题。
1.与内蒙古相比,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省的城市化水平和速度是 ( ) A.起步早,水平高,一直发展速度比较快
B.已提前完成城市化中期阶段,初步进入后期阶段 C.城市化水平一直较高,城市化速度一直较快 D.改革开放前速度较慢,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
2.从人口迁移来看,促使浙江、内蒙古城市化发展的拉力因素主要是 ( ) A.城市高楼林立,环境优美 B.城市就业机会多,收入高 C.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D.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解析】1选D,2选B。第1题,读图可知,浙江省城市化水平先低后高,城市化速度先慢后快,转折点是改革开放,即改革开放前速度较慢,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第2题,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收入高是吸引农村人口的主要拉力因素。
下图为中国、英国和美国三个国家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据此完成3、4题。
3.关于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美国城市化进程1970年后停滞
- 1 -
B.英国城市化起步最早,水平最高 C.中国2000年后出现逆城市化 D.美国城市化起步晚,水平最高
4.200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 ) A.气候 B.经济 C.交通 D.资源
【解析】3选B,4选B。第3题,由图可看出美国城市化进程1970年后增长缓慢;英国在1850年城市化水平最高,说明起步最早,目前城市化水平最高;中国2000年以后进入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逆城市化一般出现在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美国比我国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低于英国。第4题,2000年以后,中国工业迅速发展,带动经济迅速发展,促进城市化快速发展。 (2020·惠州模拟)胡同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开放型街区,以居住功能为主。下图示意北京某胡同空间布局,道路转折距离一般不超过30米。据此完成5~7题。
5.与现代城市多数新型居住社区相比,胡同社区 ( ) A.土地利用率较低 C.绿地面积比重大
B.基础设施更完善 D.公共活动空间小
6.胡同虽开放但能保持较为安静的居住氛围,其主要原因是 ( ) A.邻里隔离 B.道路分级 C.人口较少 D.居住分散
7.目前我国正倡导住区开放。胡同街区启示我国兴建开放型住宅小区时应注重
(
)
A.增加绿地面积 C.构建私密空间
B.增加步行道路 D.完善安保设施
【解析】5选A,6选B,7选C。第5题,由图示可知,胡同社区内各等级道路较多,且贯穿其中,活动空间分散在各片区,土地利用率较低。与现代新型居住社区相比,胡同社区基础设施较差。图中没有专门的绿地布局,绿地比重比现代社区小。公共活动空间较大。第6题,由材料结合
- 2 -
图例可知,胡同社区内既有机动车道,也有步行道及次一级步行道,道路多种多样,由于多为步行道,通行能力有限,产生的噪声相对较少,对居民的影响小,所以胡同虽开放但能保持较为安静的居住氛围。第7题,读图可知,图中胡同社区既有大型公共活动空间,穿插在各房屋聚落之间也有小型公共活动空间,且机动车道不能直接进入小型活动空间,给小区居民一个安静的私密活动及居住空间,所以在布局开放性住宅区过程中应注重构建私密空间。图中胡同街区没有专门的绿化用地和安保措施。开放型住宅小区是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增加步行道路,不利于城市合理布局。
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8、9题。
8.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 ( ) 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9.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 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 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 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D.生物多样性增加
【解析】8选D,9选C。第8题,需要认真分析图中各要素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林地面积是先增后减,而不是持续增加;水域面积有增有减,但是变化不大,而不是不断减少;未利用地面积也是先增后减,而不是持续增加;图中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面积持续下降,说明城市化的过程中占用大量耕地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第9题,首先从上题分析或者从图中看出建设用
( )
- 3 -
地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即面积持续增加,带来的影响应从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影响角度分析。建设用地增加,使地表硬化,下渗量减少;城市化过程使城市面积扩大,以及现代交通工具让住的较远的人可以快捷地上班,居民平均通勤距离会变长;建设用地增加,地表硬化,不透水地表面积所占比例增加,会增强城市热岛效应;建设用地增加,会破坏地表,影响生物的栖息地,使生物多样性受损。
下图为“我国城市街道建筑物分布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专家设计的城市街道两侧建筑物的分布有利于缓解城市 ( ) A.交通拥堵
B.热岛效应
C.住房紧张
D.大气污染
11.实施专家设计的城市街道,最可能影响城市的 ( ) A.用地规模
B.交通布局
C.等级职能
D.服务种类
【解析】10选D,11选A。第10题,城市街道现状是建筑物高大密集,不利于空气流动,而专家的设计改变了城市街道两侧的建筑物高度,有利于空气流动,可改善大气污染。第11题,按专家设计方案,道路两侧的建筑低于现有建筑,导致城市建筑平均高度下降,城区外扩,用地规模增大。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0分)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的生态城市,中新天津生态城自2008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得到了中国、新加坡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生态城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选址于距天津主城区45千米的一片盐碱地上。9年来,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城市开发、生态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在国内外形成了良好示范效应。下图为天津主城和生态城简图。
(1)分析该生态城选址的区位优势。
- 4 -
相关推荐: